一起幼儿园群体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刘芳

一起幼儿园群体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刘芳

云南省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63000

摘要:目的 了解食物中毒原因,为救治中毒患儿和减少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龙葵素定性检验。结果 在当日中餐进餐前预留的白糖拌生西红柿样本中检出龙葵素。结论 本起幼儿园群体性食物中毒是因生食未熟透西红柿而致的龙葵素中毒。

关键词:未熟透西红柿;龙葵素;群体性;食物中毒

2015年5月18日文山市人民医院报告,文山市新世纪幼儿园幼儿因集体用中餐后部分幼儿发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头昏,疑似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生食未熟透西红柿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19人,无重症和死亡。现将调查情况如下报告。

1 事件简述

2015年5月18日11:30,新世纪幼儿园434名幼儿在各自班级进食中餐:瘦肉炒西葫芦、煮青菜汤、白糖拌生西红柿、米饭。12:20出现首例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的病例,随后各班级部分幼儿出现类似症状。至17时,该幼儿园共有91名类似症状的患儿被送到文山市医院治疗。25日均治愈返园。

2流行病学调查

2.1 幼儿园基本情况 文山市新世纪幼儿园现共有幼儿450人,教职工40人。分13个班教学:3个大班117人,4个中班137人,4个小班135人,2个托班61人。

2.2 园内食堂卫生状况 园内设有1个食堂,持有效卫生许可证,2名厨师负责烹调,并持有有效健康证。一日三餐所用食材均由幼儿园后勤人员到菜市场采购。食堂有加工间、烹调间及仓库,操作间物品堆放整齐,卫生条件好,饮用水为自来水。

2.3 中毒当日情况 18日入院儿童434名(16名请假),教职工39人(1人请假)。8时进食早餐:蛋糕、牛奶,11:30进食中餐:瘦肉炒西葫芦、煮青菜汤、白糖拌生西红柿、米饭。

3 临床表现

91名患儿临床症状为:上腹不适57人、恶心69人、呕吐91人(先为胃内容物,后为干呕)、腹痛48人,发热2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病例发布

大班32人,中班53人,小班5人,托班1人;2岁1人,3岁5人,4岁18人,5岁42人,6岁18人,7岁7人;男孩47人,女孩44人。

5 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现场采集了患儿呕吐物2份,18日早、中餐留样6份(蛋糕、牛奶、瘦肉炒西葫芦、煮青菜汤、白糖拌生西红柿、米饭)、食盐1份、白糖1份共10份样品。

对采集的10份样本进行毒物检测,氟乙酰胺、毒鼠强、有机磷、砷4种毒物均为(-)性;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未培养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用Wotczal法检验白糖拌生西红柿样本,龙葵素定性检验阳性。

6 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均不支持细菌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而是有毒生物碱——龙葵素所致食物中毒,所进食的食物中只有西红柿中含有龙葵素,因此中毒食物为白糖拌生西红柿。

龙葵素是马铃薯中的有毒物质,也叫马铃薯毒素,也可见于茄子、未熟透西红柿,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能溶于水,有腐蚀性和溶血性,但遇醋酸加热后能分解破坏。一般每100克马铃薯含有的龙葵素只有10毫克左右,不会导致中毒,但是如果一次吃进200毫克龙葵素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较轻者经过1-2小时会通过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如果吃进300-400毫克[1]或更多的龙葵素,则症状很重,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瞳孔放大、怕光、耳鸣、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极少数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2]。

综上所述,中毒儿童在相同时间共同吃进未熟透的白糖拌生西红柿,食用后致群体性发病,并且临床症状相似,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虽多数儿童未中毒,可能是白糖拌生西红柿中,只有少部分西红柿未熟透,因拌不均匀,多数儿童没有吃到未熟透的西红柿或是吃进的未熟透西红柿量少,不足以发病。

可以确定本次中毒是因西红柿加工方法不当所致龙葵素食物中毒。

7 建议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食堂对食堂人员加强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进购成熟的蔬菜和新鲜的食材,加工马铃薯时要剔除发芽、变绿、腐烂部分,不加工、提供、售卖生冷食物。

参考文献:

[1]罗时忠.龙葵素中毒16例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08,28(11):84

[2]刘志宁,龙丽.发芽马铃薯中毒引起的精神症状[J].中国医学导报,2009,6(30):131

论文作者:刘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一起幼儿园群体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刘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