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口腔医院儿科 730000
【摘要】目的:分析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修复乳牙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儒乳牙龋患儿110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充填技术进行修复,观察组则采取非创伤性充填技术进行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6、12个月的失访率、失败率、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12个月继发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修复乳牙龋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可以减少患儿疼痛,是可行性较高的乳牙龋修复方法之一。
【关键词】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乳牙龋;临床效果
乳牙龋是十分常见的儿童牙科疾病,而充填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充填会带来创伤以及疼痛,患儿容易不配合治疗,因此无创的充填技术十分重要,在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基础上,减轻患儿疼痛,使患儿以及家长更加容易接受[1]。本研究采用ART对乳牙龋进行修复,并且与传统充填技术进行对照观察,旨在分析该技术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10日-2014年6月10日收诊的儒乳牙龋患儿110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61颗),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4-8岁,平均年龄(5.8±0.6)岁;对照组55例(60颗),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在5-8岁,平均年龄(6.0±0.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个,或者多个牙本质龋,且龋洞大小可以采取最小挖器进入;排除标准:排除有牙痛史者,龋坏太深,已经累及到牙髓者,牙髓暴露者,有瘘管者。
1.2方法
1.2.1观察组
本组采取非创伤性充填技术进行修复,隔湿,采取较为锋利牙用挖匙,将龋坏的组织尽量挖除,清洁干燥窝洞,采取雕刻刀钝端将玻璃离子粘固粉填充至窝洞里,用挖匙将凸面牙紧实,在充填材料失去光泽前,将玻璃离子置入龋洞内,直至材料不再有粘性,用雕刻刀去除多余充填材料,给予凡士林进行覆盖,维持干燥30秒,嘱咐1小时内禁食。
1.2.2对照组
本组采取传统的充填技术进行修复,采取牙钻将已经软化龋坏的组织进行去除,制备洞型,清洁干燥窝洞,将3M玻璃离子进行充填修整。
1.3观察指标[2]
观察两组患儿术后6、12个月的失访率、失败率、保留率及继发龋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术后成功及保留情况
两组治疗后6、12个月的失访率、失败率、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儿术后继发龋的情况
观察组患儿术后6、12个月继发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儿童乳牙患病率非常高,一般需要进行充填,但儿童对于钻牙十分恐惧,充填带来的疼痛也会使患儿依从性降低,不利于乳牙龋的治疗。而ART技术则是目前广泛推广的一种无创填充技术,施展方便,不产生明显的疼痛,也无需昂贵的设备,在乳牙龋的修复中属于值得认可的技术之一[3,4]。
ART技术使用的是粘结性玻璃离子材料,是一种可减少牙体损伤的的技术。采用手用器械对龋坏牙体组织进行去除,减小对牙髓和牙本质的刺激[5]。本研究使用的3M是一种高强度的充填材料,产生酸碱反应后形成的凝胶基质将玻璃粉粒表层包裹。粘固为整体,可以促进修复体边缘密合。与人体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对牙髓刺激性也较小。材料中所包含的氯化物释放出以后与周围牙本质羟基交换,提高抗龋能力,牙与材料间的间隙小,封闭效果显著,提高了充填效果。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治疗后6、12个月的失访率、失败率、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ART技术并不会增加失败率,疗效和传统充填技术相当,在同样的疗效下,无创,无明显疼痛的ART技术明显具有优势,而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6、12个月继发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ART技术采用的玻璃离子材料有着阻止继发龋发生的效用,较对照组更好。而ART仍然可能发生充填失败,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玻璃离子缺乏足够的机械强度,因边缘缺损以及充填材料磨损过大导致的充填失败是主要原因。
总之,使用ART技术修复乳牙龋简单可行,且不会带来明显的疼痛,患儿容易接受,其修复效果也较好,开展ART操作的人员在经过培训后使用可明显提高充填质量。
参考文献:
[1]孔璐.乳牙龋坏非创伤性充填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44.
[2]任飞,刘建平,黄少宏等.玻璃离子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与光固化树脂封闭乳牙窝沟的效果观察[J].广东牙病防治,2012,20(1):30-33.
[3]薛松涛.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临床应用回顾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3):212-214.
[4]张岩.乳磨牙龋病中非创伤性充填术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3):145-146.
[5]刘伟,万浩元(通讯作者),张芸等.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龋齿的护理配合[J].医药前沿,2013,(18):290-290,291.
论文作者:杜玲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4
标签:乳牙论文; 技术论文; 患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个月论文; 《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