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再探论文_范萨措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再探论文_范萨措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1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是当前教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主客体之争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探讨,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现代转型问题准确地把握主客体关系,必须要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实践是由主客体间关系与主体间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实践的一种形式,也是由上述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关键词: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源于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八对基本范畴之一,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这一对基本范畴的理解尚存在分歧,随着实践活动的推进,该理论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发展历程的角度对其加以探讨。

1主体性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它是在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主体的特性。”在主体性理论影响下形成了单一主体说,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受教育者,形成的教育模式是“主体—客体”的单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采取灌输方式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的传输过程中处在主导地位,决定着传授知识的内容、教学方式和目的,以及教学过程的推进和设定。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只能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单一主体说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活动的管理有序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制定教学计划,由此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育目的,有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二,角色分明,职责明确。在单一主体说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各自的分工,行使自身权利,履行自身义务。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负主要责任;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单向接受思想灌输。主体性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无处安放的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单一主体说强调教育者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具有被动性和受教育性。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受教育者已开始借助新媒体主动进行学习,对教育者教授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有选择地接受,受教育者身上出现的主动选择性与客体的特性不吻合。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平等。教育者按照教育的目的制定教育计划,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达到教育者的预期。在该模式下的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对受教育者进行单向的理论灌输,只是向受教育者传达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发言权、选择权,两者地位严重不平等。因此,主体性理论影响下的单一主体说导致教育者拥有绝对权力,忽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二者的地位严重不平等,这不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求,也不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于是,有学者提出将“主体间性”这一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研究中。

2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主体间性是两个或是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双主体说,其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客体分为两种:一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为主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内容、方法及环境,这些教育资料共同作为客体;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谁担任客体这一角色要依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而定。双主体说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合理安置。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拥有了主动性,其主动地吸收、选择,内化成为自身需要的思想,从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第二,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地位具有平等性。虽然两者分工不同,但两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尊重。第三,有益于教育活动的深入认识。双主体说将教育活动细化,分为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有利于深入研究教育活动,优化教育活动过程。双主体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主体说的认识困境,但双主体说依然存在问题。第一,双主体说容易导致称谓混淆。在双主体理论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我们不能用主体一词去区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如果加以区别说明,势必导致材料中的称谓混乱。第二,将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分割成两个过程。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双主体说把该过程分割成两个过程,分割了教育活动。第三,违背教育活动的实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门培养人的学科,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双主体说将教育资料作为客体,那么研究的就是人与物的关系,也就违背了教育活动的实质。从单一主体说到双主体说,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主体性理论的负面影响,克服了教育者的个人中心,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主体间性理论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依然具有主体性理论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缺陷。

3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客体

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其主体性,而非能动性,无疑是必要和紧迫的。但将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是否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一种没有对象的实践活动呢?或者如刘建军所担忧的那样,“当我们把教育双方都称为‘主体’的时候,我们至少在称呼上就无法区分他们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马克思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有机统一。简言之,马克思实践是主客体间关系与主体间关系、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有机统一。两位学者人为地将马克思两种实践形态割裂开来。因此,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实践,它处理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无关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分工产生以来,精神实践虽然可以相对独立地去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实践,表面上看它是以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对象,处理的是人与人的思想关系,但实际上它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正如张耀灿所言:“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概括地说就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正如有学者所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类主体,而直接客体就是人自身的思想,间接客体是人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

结语

近年来,主客体问题成为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究其根源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教育者主体性意识的日渐增强,他们不满足于仅仅接受教育者所传授已有的文化知识,他们在与教育者的互动过程中,自主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增强是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这也充分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因此,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体性,与教育者一同来构建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是教育者必须要认清的现实问题之一,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现代转型的一个良好契机。那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问题仅仅是一个名称问题,用什么名称来称呼受教育者并不重要的观点是有待进一步商榷的。

参考文献:

[1]孙云,孙镁耀.新编哲学大辞典[K].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2]冯建军.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6,(8):5.

论文作者:范萨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再探论文_范萨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