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恒泰金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层建筑数量也随之增加,对其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结构体系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常见的问题
1.受力性能
对于一个建筑物来说,建筑师最初进行方案设计时并不是详细的确定建筑物的具体结构,而是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空间组成特点。建筑物是由一些构件构成,这些构件既大又重,建筑结构必须将本身的重量传到地面,因此,建筑物底面的稳定性对建筑物空间形式的水平方向和竖向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搞清楚结构荷载向下作用力与地基土底面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在结构的方案设计阶段,必须对总体建筑的承重墙数量、承重柱数量以及各自的分布做出总体设想与规划。不论是低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水平方向和竖向结构体系的设计原理是相同的,但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竖向结构体系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势必产生更大的垂直荷载力,这就对墙、柱、井筒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侧向荷载力对建筑物的影响不是呈线性增加,而是随着建筑物高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建筑物高度增加时侧向力引发的剪切变形和倾覆力矩要大得多。所以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低层建筑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仅要抗剪,还要做到整体抗弯和抵抗变形。
2.建筑过高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很多房地产商开发的建筑楼层越来越高,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抗震需求,建筑规范严格限定了建筑物的高度,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必须以抗震需求为前提。在建筑物的高度上,原来的规定把高度限制为A级高度,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成熟,对建筑物的高度限制规定越来越详细,不仅设有A级高度,还增设了B级高度,这进一步改进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措施与方法。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忽略了建筑超高问题,到了图纸审核阶段肯定会发现问题,这时候再重新对建筑物进行审计或者由专家进行重新论证,势必会延误施工进度,增加建筑成本,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1.选择合理经济的基础方案
在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阶段,可以对上部结构的类型和负载分布、施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相邻建筑物影响等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制定合理又经济的基础方案,在基础方案里要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并整理成详尽的报告,对于一些缺少勘察报告的地质也要进行参考邻近建筑的报告资料,并进行现场查看,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2.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
当完成基础设计方案后,还要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即结构方案。在选择结构方案时要对工程项目的材料供应、施工条件、设计要求、地理环境等所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还要与建筑、水、电、暖等各行业专家充分协商,做好准备工作,进行结构选型,一般来说,同一结构单元最好不要选用不同的结构体系,地震区要遵循竖向和水平方向规则,综合分析做出多个结构方案,并一一对比,选择最佳结构方案。
3.采取构件措施
在结构设计环节要牢记“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压弱拉”的原则,加强建筑结构的薄弱部位,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钢筋的锚固长度,特别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长度,同时还要考虑到温度应力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1.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中,是由柱和梁通过节点构成的承载结构体系。优点是能够灵活布置建筑空间,使用方便。随着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水平作用力不断加大,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剪力和弯矩明显提高,配筋量和梁柱截面尺寸也呈上升趋势,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对建筑空间处理和平面布置造成困难,进而影响空间的正常使用。由于框架结构体系抗侧刚度较小,构件界面较小,如果遇到中震或强震很容易出现结构层间位移和整体位移,进而引发震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综合对比分析,框架结构体系更适合在层数较少的建筑或者非抗震区的建筑工程中使用。
2.剪力墙体系
受力主体结构的构件全部由平面(下转)(上接)剪力墙构件构成,即为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体系属于刚性结构,它的位移曲线呈弯曲型,与框架结构相比空间整体性更好、结构刚度更大,用钢量更少,结构层间位移与顶点水平位移更小,可以满足抗震需求。同时剪力墙体系抗倒塌能力强、传力直接均匀,并具有一定的延性,适用于旅馆客房、住宅中墙体较多、开间较小的建筑。
3.筒体体系
筒体体系指的是以筒体作为抗侧力构件的结构体系,包含筒中筒、单筒体、成束筒、筒体-框架等多种形式。筒体作为一种空间受力构件,也可分为空腹筒和实腹筒两种。空腹筒指的是由开孔钢筋混凝土外墙或者窗裙梁和密排柱构成的空间受力构件,实腹筒指的是由曲面墙或者平面墙围成的三围竖向构件。通体体系各组成构件受力合理均匀,抗震、抗风能力强,具有很大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超高层建筑以及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
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1.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复杂性,针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在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技术措施包含以下几种:①选择适当的转换结构与楼面结构;②对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必要时可以模拟中震或大震,检验建筑结构在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化;③材料方面可以选择空心楼盖、组合楼板、高强混凝土材料等来降低楼面自身重量;④合理设置腰桁架和伸臂桁架,选择合理经济的结构抗侧力体系;⑤强化专业技术分析和研究工作,包括多种分析软件对比、大震下动力弹塑性分析、时程分析、必要的实验研究、受力复杂部位详细有限元分析等各个方面。
2.做好重力荷载传力
在重力荷载传力方面,要降低结构自重,选择合理的传力路径:首先,要确保重力荷载传力的途径明确、直接,其次,可以采用“组合楼板+钢梁”,用以降低结构自身重量,并适当缩短施工周期,当大跨楼板采用混凝土平板方案时,可以填充球形、圆柱形、块体形状等不同的轻质材料,形成空腔进而降低结构自身重量;当采用组合次梁时,可以借助组合梁效应,采取下大上小的钢梁翼缘进而提高结构的经济性,第三,对建筑设备要求、经济性、净高要求、建筑吊顶做法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平板、楼板方案分别设置一到三道单向次梁方案、双向次梁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结构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还要兼顾合理性和经济性。只有将结构设计环节常见的问题找出并遵循设计原则规范加以改进,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施工操作环节各种影响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这样才能为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奠定基础,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节约能源、资源,进一步推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垚,梁枢果,彭德喜,邹良浩.考虑二阶振型的矩形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响应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11,(04).
[2]李阎魁.高层建筑的发展研究与展望——兼论现代高层建筑在上海的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
[3]叶献国,种迅,李康宁,周锡元.Pushover方法与循环往复加载分析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
论文作者:王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体系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