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规律论文,文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索发展规律是任何学术的核心工作。文字是语言的延伸,但是语言的发展规律不等于文字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文字发展规律的研究还停留在众说纷纭的状态。文字发展规律的探索是文字学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文字有外在的形体和内在的结构两个方面。文字的发展规律主要有如下的问题:一、文字形体的发展规律:1.字体的发展规律。2.字形的发展规律,包括简化和繁化、方化和圆化、同化和分化的规律。二、文字结构的发展规律:1.表达方法的发展规律。2.字母的发展规律,包括音节字母、辅音字母和音素(音位)字母的发展规律。本文对这些发展规律尝试作一番新的探索。
一 文字形体的发展规律
1.1 字体的发展规律 古今文字的字体可以归纳为三类:a.图形体,b.笔画体,c.流线体。
汉文从甲骨文、钟鼎文,到大篆、小篆,图形性逐步减弱,都属于图形体。隶书、楷书属于笔画体。草书、行书属于流线体。
丁头字有图形体(早期体)和笔画体(丁头体),没有流线体。
圣书字有图形体(碑铭体)和流线体(僧侣体和人民体),没有笔画体。
马亚字只有图形体。
云南规范彝文像是篆隶结合,四川规范彝文像是小篆,都属于笔画体。
纳西东巴文只有图形体,文字内部的音节符号也是图形体。哥巴文像是篆隶结合,属于笔画体。
几种古典文字的字体比较
(图形体)(笔画体) (流线体)
汉字甲、金、篆书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丁头字 图形体丁头体(早期繁、后期简) 无
圣书字 碑铭体无 僧侣体(
繁)、人民体(简)
马亚字 图形体无 无
彝文早期字体 四川体、云南体 无
纳西文 东巴体哥巴体 无
从图形体到笔画和流线体是一个发展和演进过程。图形体是原始字体,笔画体和流线体是后起字体。笔画体和流线体,二者基本上是分工关系。笔画体是便写字体,用于印刷和庄严场合。流线体是快写字体,用于手写和急就场合。笔画体或流线体通用之后,有的文字抛弃了图形体,有的文字把图形体用于庄严的场合。
为什么汉字的字体有三类,而丁头字和圣书字各缺一类?主要是书写工具的影响。丁头字用泥板和簪笔,方便压写、不便划写,难于形成流线体。圣书字用纸草和芦笔,曲折笔画容易裂开纸草,所以没有笔画体。汉字用毛笔书写,在任何承载物(甲骨、简牍、纸张)上面,都可以自由挥毫,所以字体最多。
马亚字的发展水平比较低,还没有产生便写和快写的要求。云南和四川的规范彝文都发展到便写字体,可是没有快写的要求。东巴文停留于古老的图形体,但是它的衍生文字哥巴文已经变成便写字体。
阿拉伯字母曾有过笔画体(Kufa),后来变成流线体(Naski)。斯拉夫字母和拉丁字母都有分工并用的笔画体(印刷体)和流线体(手写体)。字母是后起的文字,没有图形体。
总的来看,字体的形成决定于三个因素:a.书写快速的主观要求,b.书写工具的外在条件,c.书写习惯的传统影响。
1.2 字形的发展规律
1.2.1简化和繁化
汉字的笔画变化,是从简到繁,还是从繁到简,还是简化和繁化双轨并行的?人类的诸多文字是否有一条共同的简化规律?这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2.1.1繁化和简化并存,而繁化为主导。例如, 《商周古文字读本》说,(注:刘翔、陈抗、陈初生、董锟等编著《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89年。)使用汉字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须便于学习和书写,形体不能过于复杂;一是必须便于识读和区别,形体之间要避免混淆。前者使汉字具有简化的趋向,后者使汉字具有繁化的趋向。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简化在古文字中有如下情况:绘图性的减弱(如古“馬”字),笔画的简省(如古“車”字),偏旁的归并(如古“汝、河、沈”字);繁化有如下情况:笔画的增加(如古“齊”字、“保”字),新部件的增添,包括增加义符(如古“爵”字)和增加声符(如古“寶”字)。添加偏旁部件的繁化,使象形字和会意字转化为形声字,或用以明确词义,或用以标明读音,这是汉字形体发展的大趋势。
以上的论点认为:汉字是简化和繁化双轨并行的,而繁化为主导(大趋势)。
1.2.1.2简化和繁化并存,而简化为主导。例如, 《文字学概要》说,(注: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从形体上看,汉字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由古文字变为隶书,应该看作是汉字形体上最重要的一次简化。隶书变为楷书也是一次重要的简化。汉字变为楷书之后,字形仍在不断简化。另一方面,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字形繁化现象。字形繁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外形繁化,一类是文字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纯粹的外形繁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避免混淆:例如“上”、“下”两字中的一竖是后加的,避免跟“二”字相混。“玉”字的一点是后加的,避免跟“王”字相混。“肉”字原来接近“月”字,后来繁化成“肉”字,避免跟“月”字相混。另一种书写习惯:多数情况的繁化是书写习惯的变化,没有什么目的。例如“辛”、“角”、“侯”,是早期古文字的繁化。这类在古文字阶段繁化的字,后来有不少又恢复到原来的较简形式,例如“正”、“天”。以上两种繁化,只占全部汉字的很小一部分,繁化的程度也很轻微,通常只不过增加一两笔。结构变化的繁化,最常见的是增加偏旁。例如“凤”字中的声旁“凡”,“渊”字中的部首“水”,“钺”字中的部首“金”,都是后加的。汉字里有大量加旁字。大部分加旁字跟未加旁字分化成为两个字。例如:“尚羊”、“徜徉”;“吴公”、“蜈蚣”。加旁字的出现应该解释为文字的分化,或字数的增加,不应该解释为字形的繁化。跟原字毫无区别的加旁字为数不多。加旁字的存在,并不影响汉字形体变化主要是简化这一论点的成立。偏旁跟独立的字一样,写法也是绝大多数不断由繁趋简。有些偏旁还经历了比一般的字形演变更为剧烈的简化。就汉字的单个符号来看,并不存在繁化的趋向。当然,少数例外还是有的。总之,汉字形体上的变化主要是简化。繁化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其影响跟简化不能相提并论。
以上的论点认为:汉字的简化和繁化同时并存,但是简化是主导,繁化只占微不足道的地位。
1.2.1.3形体简化是一切文字共同的演变趋向。 “复合”不是“繁化”汉字中形声字的不断增加,经常被看作是“繁化”的证据。我从汉字中的形声字跟其他古典文字中的形声字进行比较中,领悟出一条原理:形声化是符号的“复合”,不是符号的“繁化”。“复合”和“繁化”有本质的区别。例如,圣书字中有很多形声字,没有人认为是繁化。为什么汉字中的形声化就成为繁化呢?原来,汉字把形声字中的多个符号紧密叠合,写成规格一致的正方形“字块”,由此产生繁化的感觉。圣书字中的形声字把多个符号线性排列,写成可长可短的长条形“字条”,所以没有产生繁化的感觉。汉字如果采取线性排列法,例如把挤压成方块的“礴”字写成“石草水甫寸”,这样就没有“繁化”的感觉。
“复合”促进“简化”比较一下《康熙字典》正文的楷书和页额的篆书就可以看到,由于符号复合,许多部首简化了,许多偏旁简化了。《康熙字典》事实上是一部由篆书到楷书的“简化字典”。例如:“法”字,部首“水”简化为“氵”,偏旁“去”是古文字的大胆简化。《说文》中所谓“省声”和“省形”,大都是复合促成的简化。
部首和偏旁由于叠合挤压而发生简化,是普遍现象。马亚字和东巴文也采取方块叠合,也发生复合时候的简化。例如,马亚字“啄木鸟”的字符是一个形声字,部首是“鸟”(鸟形,复合时候发生简化),声旁是树叶形,叠合成一个字块。东巴文中“舅”的字符是一个形声字,部首是“人”(人形,复合时候发生简化),声旁是“eggv”(兽形),叠合成一个字块。
钟鼎晚于甲骨,可是钟鼎文不一定晚于甲骨文。甲骨文是实用文字,要求简洁。钟鼎文是艺术文字,不怕繁复。以古为美的心理,使装饰性文字经常出现繁化的“反祖”现象。今天印章喜欢刻古文字,这就是繁化的“反祖”现象。钟鼎文中有些字比甲骨文繁复,往往是美化要求所产生的“返祖”现象。认为这就是繁化的证据,容易发生推断错误。
简化是普遍趋势 丁头字从早期丁头体到古典亚述丁头体,发生显著的简化。圣书字的人民体是僧侣体的简化体,简化得十分大胆。没有一种发达的文字没有简化的演变。
历史上字母的出现,不仅是表音化的结果,也是符号简化的结果。拉丁字母已经很简单了,可是大写(例如“BH”),又简化成小写(例如“bh”)。
从上面的论证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简化是汉字形体变化的总趋向。复合不等于繁化。个别的繁化现象,只是一般规律的例外。古今文字的宏观研究告诉我们:形体简化是一切文字共同的发展规律。
1.2.2方化和圆化
比较多种文字,包括多种字母,可以得到一条规律:文字在应用频繁之后,笔画自然发生散乱到聚合的变化。聚合形成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直线为主的“方化”,一种是以曲线为主的“圆化”。究竟形成方化还是圆化,主要决定于书写的习惯,而所用文字也起了一定影响。从散乱到聚合是文字演进,方化或圆化只是书写习惯的变化。
汉字常常用方格纸书写,方化很特出,被称为“方块字”。隶书楷书,尤其是铅字印刷体,方化特点十分明显。但是,汉字并非从古到今一直是方化的。汉字也有过圆化时期。篆书,特别是小篆,有显著的圆化倾向。方化不是汉字所独有的特征。古今中外文字中有多种方化文字。例如:以色列的近代希伯来字母也被称为“方块字”。可是,它也是从非方化的字体演变成为方化的。最著名的圆化文字是缅甸文,它几乎是“一路圈儿圈到底”。但是,缅甸文并非一向是圆化的。这在历史上也经过方化体,后来渐渐变成圆化,而且越来越圆。印度文在本国从印地族流传到其他民族之后,也发生从非圆化逐步变成圆化的现象。印度有一条文字的圆化分界线。从印度中部Orissa邦北面边境起,向西南画一条线,连接Andhra邦和Karnataka邦的北面边境。这条线以南有5种“一邦独用”的民族文字,全是圆化显著的文字。据说,用铁针笔在棕榈叶上书写,直线容易划破,曲线书写安全,所以发生圆化。可是北方也用铁针笔在棕榈叶上书写,没有发生圆化。可见圆化和方化是一种书写习惯,没有谁优谁劣之分,更没有什么神秘性。
1.2.3同化和分化
文字还有同化和分化现象,二者同时存在。例如汉字“春、秦、泰、奉”四字,头上的所谓“春字头”是相同的。可是在篆书中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符号组合,经过同化变成相同了。汉字的分化现象也很突出。一字多形,繁简纷呈,产生使用的不便。同化和分化,有的有利于实用,有的不利于实用。国外文字也往往被同化和分化所困扰。阿拉伯字母的同化现象最为严重,它变成彼此难于分辩,必须附加重重叠叠的点子来区别。印度字母在历史上传到许多民族,所到之处,各自变异,同出一源而彼此无法通用。拉丁字母在全世界流通,而形体保持一致,这是长期大力进行规范化教育的成果。拉丁字母成为国际通用字母,不是轻易得来。
二 文字结构的发展规律
2.1 表达方法的发展规律
这里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文字的表达方法是不是沿着从表形到表意到表音这个方向前进的。有没有逆向的演变。探索这个问题,需要对一些文字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
2.1.1彝文的历史演变 近年来彝文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传统彝文的基础上,产生了两种规律化的彝文:“云南规范彝文”(1987)和“四川规范彝文”(1980)。传统彝文属于什么类型?这有3 种说法:表意文字说。“彝文发展初期也是跟世界各国文字发展的规律相同,即由象形文字发展到表意文字”。(马学良)“彝文是表意类型的文字,因为它具有从形见义、因义知音的特点”。(丁椿寿)表音(音节)文字说。“现存彝文中大多数符号,既不表达彝语或词素,也不表达彝语的音素,因此罗常培、李方桂等认为是音节文字”。(陈士林)“彝文既不是表达彝语的词或词素的表意符号,也不是表达彝语音素的音素符号,而是表达音节的音节符号”。(李民)意音文字说。“传统彝文的类型是:主要具有表意特点、也具有表音特点的综合型文字”。(武自立)“云南和贵州的彝文,一部分有固定的意义,另一部分同音假借;四川彝文不同,文字本义都已消失,同音词都用同音字书写;从整体看,彝文从表意文字逐渐向表音文字转化,类型是表意兼表音”。(朱文旭)
一种文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状态,这是少数民族文字的常见现象。从整体来看,彝文处于从“意音文字”(表意兼表音)向“表音(音节)文字”发展的过程之中。云南彝文处于表意兼表音的状态。四川彝文处于表音(音节)的状态。他们各自根据本地的具体发展水平,规定了规范彝文。云南规范彝文是“意音文字”(表意字2300个,表音字350个)。四川规范彝文是“表音(音节)文字”(音节字819个)。彝文的表形时期已经过去。最近的发展是从表意向表音前进。这种变化符合“表形、表意、表音”的发展规律。(注:参考:陈士林《四川规范彝文》,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武自立《传统彝文》,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字》,1992年,武自立专家的通信资料。武自立、纪嘉发、 肖家成《云贵彝文浅论》, 《民族语文》1980年第4期。朱文旭《彝文类型浅议》、 毕云鼎《云南规范彝文概况》,载《文字比较研究散论》,民族出版社,1993年。毕云鼎专家的通信资料。凉山州编译局选编《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集》,1988年。丁椿寿《彝文论》,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李民《彝文》,《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姚昌道专家的通信资料。 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文史研究室编《彝汉简明辞典》,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年。马黑木呷等编《汉彝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2.1.2东巴文的历史演变 纳西族的东巴文是一个文字系统, 包含衍生文字两种:哥巴文和玛丽玛萨文。
东巴文的表形特点是显著的,很像幼儿园看图讲故事的连环画。它是一种表形兼表意的“形意文字”,但是已经有了少数表音符号。从东巴文衍生来的哥巴文,放弃了表形和表意,变成完全表音的音节文字。它有常用音节字686个,但是一音多字,有的音节缺少符号。 它跟东巴文一样,是主要书写东巴教经文的文字。
彝文 云南表意字
东巴文 意义:“事主一家”。(两式写法,意义相同)
篇章符号音节符号
从东巴文衍生出来的另一种文字玛丽玛萨文,也是表音的音节文字。有常用音节字105个,部分音节缺少符号。 它书写的是一种地区的方言。
这两种音节文字都处于还没有规范化的状态。它们的产生,说明东巴文系统正在按照“表形、表意、表音”的方向前进。
东巴文自身内部,在晚期也出现了一些音节符号。同样一个词组或句子,可以写成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表意符号,另一种是“几个”音节符号。二者写法不同,而意义完全相同。东巴文内部的演变也正在从表形和表意向表音发展。(注:参考:方国谕《纳西象形文字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傅懋績《傅懋績先生民族语文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纳西麽些语研究》,1940年;《丽江麽些象形文字古事纪研究》,1948年;《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1981年;《纳西族〈祭风经——迎请洛神〉研究》,《民族语文》1993年第2、3、4、5期。和即仁、姜竹仪编著《纳西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3年。和志武《纳西族古文字概况》,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民族出版社,1984年。姜竹仪《纳西族的象形文字》,载同上。周有光《纳西文字的演变及其六书》,载《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52期,1997年6月。)
2.1.3日文的历史演变 日本在长期使用汉语文言之后, 借用汉字书写日语,使汉字逐步发生功能变化。第一步,借用汉字的读音,表示日语的音节、记录日本的歌曲,在公元759年编成和歌集《万叶集》,其中表示日语音节的汉字叫做“万叶假名”。这一步的意义是:把原来表意的汉字,变成表音的汉字。第二步,简化万叶假名,使表音的假名有独特的面貌。跟表意的汉字区别开来。这一步的意义是:分化意符(汉字)和音符(假名),突出表音的假名。第三步,假名起初给汉字注音注义,写在汉字旁边(旁注);后来写进正式文字,成为文字的构成部分(夹用)。从“旁注”到“夹用”,是假名功能的升华。这一步的意义是:注音符号变成正式文字。第四步,假名的规范化,这有两方面。(1)符号的单一化:一音多符改为一音一符。(2)符号的序列化:字无定序的字符集,变为次序井然的字母表(五十音图)。异体多而无定序的音节符号称为“音节字符”,无异体而有定序的音节符号称为“音节字母”,这是音节文字的发展指标。这一步的意义是:假名从“音节字符”变为“音节字母”。第五步,日本的正式文体是汉字和假名的混合体。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例如打电报等,可以完全用假名,称为“假名文字”。二次大战后,日文从汉字中夹用少数假名,变成假名中夹用少数汉字。这一步的意义是:假名从依附于汉字正在变为独立于汉字。
日文的历史变化,是从表意汉字到表音汉字,从音节字符到音节字母,从假名依附于汉字到假名独立于汉字。汉字在日本演变说明了文字发展的前进规律。
2.1.4朝鲜文的历史演变 朝鲜使用汉语文言更加长久, 后来借用汉字书写朝鲜语,成为两种文字。一种是用汉字的读音记录朝鲜的民族歌,称为“乡歌”。另一种是实词用汉字汉义,虚词用汉字读音记录朝鲜语音,称为“吏读”。两种都是现成汉字的表音化。1446年朝鲜创制朝鲜字母,采用音素化原则,称为“谚文”。谚文并非源出于汉字,但是跟汉字笔画的类型相同,叠成音节方块,适合在汉字中夹用。这是汉字文化圈初次产生的音素字母。谚文的出现比假名晚500年。现在, 南方用汉字和谚文的混合体,这是“意音文字”。北方完全用谚文字母,这是叠成音节的“音素字母文字”。
2.1.5越南文的历史演变 越南起初通用汉语文言, 后来仿造“喃字”书写越南语。法国占领时期,推行拉丁化的越南文。1945年独立后,拉丁化的越南文成为正式文字“国语字”。这是从表意到表音、从汉字到字母的演变。
2.1.6汉字的内部演变 汉字中的假借字是表音, 形声字也是表音。甲骨文中形声字占20%,《说文》中占80%;现代字典中占90%。形声字不断增加,就是表音成分的不断增加。形声字的声旁占主要地位,形旁只占次要地位。声旁至少一部分能具体表音,形旁只表类别意义,不表具体意义。形旁和声旁都在不断减少,而形旁的减少尤其迅速。《说文》(公元100年)有部首540个;《现代汉语词典》(1979)减少到189个。《广韵》(1011年, 根据《广韵声系》)有声旁(第一主谐字)947个;《新华字典》(1971)有声旁(基本偏旁)545个。形旁的迅速减少,表明表意功能的削弱。古汉语基本上是单音节语。现代汉语多音节化,主要是双音节化。适应汉语的多音节化,汉字大部分从“词字”变为“词素字”。“词字”能独立成词,“词素字”不能独立成词,只能构成多音节词的音节。“词素字”的大量增加,是汉字向“音节化”和“表音化”发展。在7000个现代汉字中,只有三分之一是“词字”,其余三分之二都变成“词素字”了。
从语言段落来看,中文已经从“语词文字”发展成为“语词·音节文字”。汉字系统从甲骨文开始,经过内部的形声化和音节化,日本产生音节假名,朝鲜产生音素谚文,这一系列的演变反映了“表形、表意、表音”的文字发展规律。
2.1.7丁头字系统的历史演变 丁头字系统包含十几种文字。 55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一种图形文字,不久写成丁头笔画,称为丁头字。笔画丁头化之后,表形完全变为表意这跟汉字“隶变之后无象形”相同。苏美尔丁头字表意为主、表音为副,是人类最早的“意音文字”,有基本符号2000多个。
阿卡德人继承了苏美尔丁头字。他们的语言跟苏美尔不同。为了学习苏美尔丁头字,需要把一些丁头符号改为注音符号,犹如日本用假名给中文注音。这样就推动了表音的发展。阿卡德人把丁头字传给巴比伦人。巴比伦语是阿卡德语的一种方言。由于应用扩大了,巴比伦丁头字发生简化,基本符号减少到640个,表音符号进一步增加, 出现一套丁头笔画的音节字符。
巴比伦人把丁头字传给亚述人。亚述语也是阿卡德语的一种方言。亚述人建立一个强大帝国。 亚述丁头字又进一步把基本符号减少到570个,常用的300个,表音符号逐渐形成系统,接近音节文字。 亚述丁头字是当时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广大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
丁头字传到埃兰民族,成为新埃兰丁头字,只用113个丁头符号,其中33个表意,80个表音,变成表音为主的“半音节丁头字”。
早期波斯帝国采用丁头字,形成波斯丁头字,只用41个丁头符号,其中36个音符,4个意符,1个分音符号。4个意符表示“王、州、国、神”,这是表意字的尾巴。此外完全是表音丁头字,有完整的音节字母表,拼音时候可以脱去元音,用作辅音字母。
在3000年中,丁头字从表形到表意到表音的变化,步骤十分清楚。另外,丁头字传到叙利亚,那里已经有腓尼基人的辅音字母。略作变通,形成一套“乌加里特”(Ugarit)丁头字母。
2.1.8圣书字的历史演变 圣书字起初是图形文字,后来笔画化,成为流线的僧侣体,又简化为人民体,在结构上始终是“意音文字”。圣书字的特点是,在文字内部发展出一套表示音节的字母,表示辅音明确,表示元音模糊,被称为“辅音字母”。人们认为这是字母的起源。
圣书字传到域外,产生麦罗埃字母(meroe),有23个字母, 分为两体:图形体采取埃及碑铭体,草书体采取埃及人民体。埃及在民族和文字消亡之后,遗留一种教会用的柯普特文(Copt),有32个字母,共中7个来自埃及人民体,其余采用希腊字母。 圣书字系统总的演变也是“表形、表意、表音”。
2.1.9有无逆向演变 综观5500年的历史, 人类文字的发展方向是“表形、表意、表音”,个别文字如此,文字系统也如此。有没有跟这个顺序相反的逆向演变呢?有人认为,公路上的标志、各种科技符号、晚近出现的大量字母缩写等等,都是超语言的表意文字。这比表音的字母文字方便,文字正在从表音回到表意。这类符号一定还会增加。可是这不可能成为文字,因为书写语言的文字要复杂万倍。有人认为,彝族设计拉丁化新文字失败了,后来回到传统的表意彝文。这是从表音到表意的逆向发展。汉语的拉丁化新文字也失败了,这更说明表意文字不可能改为表音文字。从历史来看,这些都是一时的变化,不能代表长期的趋向。我们还没有找到真正的逆向演变。文字演变和发展是极其缓慢的进程。文字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原理。某种表意文字是否改为表音文字是主观的愿望。只有历史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出现原理和愿望统一的现象。
2.2字母的发展规律,包括音节字母、 辅音字母和音素(音位)字母的发展规律
这里要探索的问题是:字母是怎样产生的。音节字母、辅音字母和音素(音位)字母是怎样逐步发展的。
2.2.1字母的起源 最早的字母是个什么样子, 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产生的,它是什么民族写的什么语言,它是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根据近百年来的文字考古,可以简单综述如下。
古代的字母都是在地中海东部岛屿和东岸地区(包括西奈半岛)发现的。时间主要是公元前17世纪到前11世纪,约当中国的商朝。多数字母碑铭没有释读,不能作为依据。其中已经释读的最早的字母碑铭是公元前11世纪的阿希拉姆国王(Ahiram)墓碑文字,根据发现地点命名为“比拨罗字母”(Byblos古城,在今黎巴嫩)。这种字母的创始者是腓尼基人的祖先北方闪米特人(Semite),文字写的是古代北方闪米特语,所以字母称为“北方闪米特字母”。这块墓碑的字母跟公元前17世纪以来好多块尚未释读的碑铭上的字母相同。可见“比拨罗字母”起源于公元前17世纪。今天世界上各国的字母,极大多数都是从它传衍而成。
字母为什么在相当于中国商朝时期就能在地中海东岸产生呢?地中海东岸是古代两大文化之间的走廊。东北有西亚两河流域的丁头字文化,西南有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文化。这两大文化兴起于公元前35世纪之前,到字母产生的时候已经经过了二千年以上,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这时候,文化走廊中从“意音文字”脱胎出“字母文字”来,是合乎历史发展的情理的。可是,为什么不是两河流域的亚述人或者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创造字母,而是北方闪米特人创造字母呢?这跟北方闪米特人的职业和语言有关系。
北方闪米特人是一个商业民族。比拨罗是一个商品海口。商业民族没有工夫“十年窗下”学习繁难的丁头字或圣书字。他们需要的是简单的记帐符号。在熟悉了丁头字和圣书字中间的表音符号以后,他们自然地简化或另创表音符号来记录他们的商品和金钱。这是不登大雅的文字,只求有效,不求优美。闪米特语的特点是辅音多而重要,元音少而可变。闪米特人书写时候,按照辅音,忽视元音,其实他们不能辨别辅音和元音。在长期书写中渐渐统一了符号的形体,无意中创造了一套音节字母,辅音有定,元音无定,后世称为“辅音字母”。可以说,比拨罗字母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会合的结晶。天时:两大文化已经高度发达。地利:地中海东岸是文化走廊。人和:商业民族的需要和辅音为主的语言。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这里聚焦,于是产生了字母。
2.2.2字母的发展
2.2.2.1音节字母的创造 字母的发展经过了“音节、辅音、 音素”三个步骤。人们的直觉只能感觉到音节。音节字母自然是最早的字母。早期的音节字母,多数还没有释读。
在地中海东部克里特岛( Crete )发现一种“乙种线条文字”(Linear B),已经释读。这是公元前1400—1150年间古代希腊语的商业记录。这种音节字母的形成,早于比拨罗辅音字母3个世纪。 它的作用主要是记录帐目,也是从商民族的文字。记录时候,先把物品画一个素描图形,然后用文字写明物品的名称和数量。例如:先画一个“三脚鼎”(鼎分有耳、无耳,也画得清清楚楚),然后写上音节文字“te—ri—po—de”(tripod“鼎”)。
今天世界上使用“音节字母”的国家只有日本和埃塞俄比亚。日本的假名是不可分解的整体符号。在打字机上,片假名有86个符号,平假名有83个符号(如果用拉丁字母只要19个字母)。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字母(Amharic)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辅音, 连接不同的小记号表示不同的元音;有37个辅音,7个元音,组成247个音节字母(如果用音素字母只要44个字母)。
阿姆哈拉字母是“借源改造”。它借入辅音字母的原理,设计本民族的字母形体,在辅音符号上附加小符号代表元音,跟辅音字母结合成一体,不可分开书写,这样就改造成了音节字母。据说这是公元后14世纪受了印度影响而设计的。
音节字母本身的发展是规范化,从一音多符、字无定序的“字符”,发展到一音一符、字有定序的“字母”。前者称“字符音节文字”,后者称“字母音节文字”。规范化是音节字母的升华。中国民间的音节文字几乎都没有规范化,例如哥巴文、傈僳字、江永女书等。只有四川规范彝文实现了规范化,选定819个音节字,废除7000多个异体字。 实现规范化不是容易的事情,日本假名经过一千年才实现规范化。
2.2.2.2辅音字母的演进 音节字母拼写复辅音的时候, 要丢掉其中的一些元音。辅音字母书写有元音的音节时候,要根据上下文在心中补充缺少的元音。例如:
英文(地名):s p ra t
ly
汉字(音节):斯普 拉 特 利
汉字注音:s(i)
p(u) la t(e) li
日本假名:
日语罗马字: s(u)
p(u) ra t(o) ri
辅音字母 s[,x] p[,x] r[,x] t[,x]l[,x](x为不定元音)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知道音节字母和辅音字母都是不方便的。后来,辅音字母上面用外加小点子或小符号代表元音,解决阅读困难。现在最典型的辅音字母文字是阿拉伯文。它在正式场合仍旧不附加元音符号。在学习材料上可以加上元音符号。可是元音丰富的语言采用阿拉伯字母时候,都加上了附加元音符号,虽然是分开书写的,但是不许随便省略。例如新疆的维吾尔文。不过,辅音有字母,元音没有字母,只有外加符号作为注音标志。辅音和元音的地位是明显不相等的。这就是辅音字母的特点。这样,辅音字母就分成两类“纯粹的辅音字母”和“加符的辅音字母”。后者又分为:“加符可以脱落”和“加符不许脱落”。辅音字母有两个大系统:一个是阿拉马(Aramaic)字母系统, 一个是印度的婆罗米(Brahmi)字母系统。阿拉马字母系统曾经从西到东横跨亚洲一千年。它遗留下来的后裔主要是阿拉伯字母,在今天世界上是仅次于拉丁字母的广泛使用的字母。我国今天还在使用的蒙古字母,属于阿拉马系统。印度婆罗米字母,在二千年中传播到印度国内和国外,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分化成为60种以上的字母,书写过5 大语系的35种以上语言和方言。我国的藏文字母就是它的后裔之一。它的基本特点是:辅音有字母,元音没有字母,只有符号,加在字母上面或其他位置上,元音a包含于辅音字母之中,不另立符号。这些特点, 证明婆罗米系统跟阿拉马系统同出一源。
2.2.2.3音素字母表的形成 辅音字母传到希腊, 发生了字母史上的最大变化:字母的音素化。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传来的。腓尼基字母是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用来书写元音丰富的希腊语,比书写腓尼基语更加困难,必须加以改造方能适用。
所谓辅音字母,实际是一种音节字母。人们起初不知道音节可以分析成为辅音和元音。这一认识需要超直觉的分析思维,这是到了希腊才发生的。从音节中分出元音来,好比化学从分子中分出原子。这是语言知识的一次突破。
希腊字母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在公元前15世纪,有人认为在公元前7世纪。 这两个年代相差太远了。晚近考证,是在公元前11世纪,这是希腊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的转变时期。最早的希腊文碑铭遗物属于公元前9世纪, 发现于希腊雅典城和东南的锡拉岛(Thera)。从此,开辟了音素字母的新时代。 希腊字母在公元前8世纪传到意大利半岛,成为埃特鲁斯克(Etrusc )字母。后者在公元前7世纪传给罗马人,这时候相当于中国东周初年。 早期埃特鲁斯克字母有26个。罗马人取用其中的21个,经过改造、 分化(I,J;V,U,W,)和补充(增加Y、Z),成为26个罗马(拉丁)字母。罗马字母继承希腊字母的音素化原理,传播到全世界,在信息化时代用作电脑网络的公用字母。
结束语:从形意文字到意音文字到表音文字,从音节字母到辅音字母到音素字母,这就是文字发展的总趋向。文字有3 个侧面:符号形式从图符到字符到字母,语言段落从语词到音节到音素,表达方法从表形到表意到表音,这就是文字发展规律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