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在央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央行论文,绩效论文,内部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绩效审计的目的是审查受托管理责任,确定被审计对象的管理是否有效,审计重点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有效开展绩效审计是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应将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活动和整体活动有机整合,全方位、全过程地把握活动的绩效。(如图所示)
绩效评估程序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
(一)实施绩效评估程序
绩效审计,首先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所处的环境进行充分分析,了解被审计对象为实现其目标所制定的总体战略;其次要分析内部管理环节;最后要利用职业判断对绩效进行评估,确定其绩效。对于央行来说,绩效评估环节应重点了解其总体管理情况、组织机构、政策制定与执行、组织运作与效能、资源利用与管理等;设计绩效评估程序,从预备性调查开始,通过绩效分析评估,确定每个审计目标的控制或实质性测试的方法。绩效评估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战略系统分析。绩效审计从被审计对象战略分析入手,运用“战略系统”的视角对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进行分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全方位,充分考虑影响业务管理活动绩效的各种因素,关注各类资金的绩效,还要结合政策制定与执行、组织运作与效能、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情况,综合评价组织活动绩效状况;二是注重全过程,对组织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绩效评价。
审计人员在进行战略系统分析时,首先要根据行业的特殊环境并结合当前的形势进行;其次要通过查看审计工作底稿、内外部文件、会议记录、内部政策文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等途径获取与被审计对象有关信息,通过对被审计对象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分析和发现。在进行绩效分析评估时,审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对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2.管理环节分析。审计人员要依据战略分析中识别出的重大战略和类别确定关键环节,收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对影响被审计对象目标实现的关键管理环节逐一进行分析。通过测试现有管理政策、程序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确定哪些管理在现有控制框架下得到应用,利用职业判断对其管理手段进行评估。在评估策略时,充分利用其现有的管理系统的海量信息,确定评价其管理采用的方法、依据、标准来源是否合理,数据是否真实。对一些关键管理环节、敏感环节进行业务流程追踪、数据采集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二)制定审计计划,确定绩效审计项目
内部审计在制定全年审计项目计划时,尽可能考虑并结合绩效评估的结果,在针对性的安排专项审计项目。比如,在人员分配上可以考虑被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分配一些更有经验或具备技能专长的人员参加审计小组,以加强对审计小组的专业督导。针对认定层次的管理评估,审计人员不但要根据绩效评估的水平设计相关审计程序,还必须考虑其绩效的管理手段、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因素,从而确定每个审计目标的控制性测试或实质性测试方法。在评估项目风险、分析项目增值、预计项目成本的基础上,把开展绩效审计的立足点、着力点与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能结合,围绕央行履行管理职责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确定绩效审计项目。
(三)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以效率、效能和效果评估为重心研究制定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制订环节,要认真搞好审前调查研究,做好业务数据分析,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从政策传达贯彻、组织监督管理、内部控制、业务管理和考核评比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并以权重突出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性、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和系统运行效率、金融服务效果等方面。
(四)加强现场审计,增强评价的全面性、针对性及有效性
为了合理确定审计检查范围,保证抽查的样本量足以支持审计结论,现场审计严格按照抽样原则调阅有关文件资料和凭证,采取查阅资料、作业跟踪、调查问卷、定量测评与定性分析等多种审计方式,取得充分、可靠的证据资料。通过抽样统计、比率计算等数理方法对量化指标值进行计算和分析,重点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业务流程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业务处理以及信息系统管理与运行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等。一是将实际指标与计划和上期指标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评价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提示实际工作效果、效率与预期目标的差异;二通过对目标合理性、质量管理、服务绩效等方面的定性分析,评价相关管理制度有效性及服务效果情况,评价业务量与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三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对外部调查满意度等指标的定量计算和分析,了解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五)客观、合理地确定绩效等级
首先,针对工作绩效和风险漏洞等,运用统计抽样分析理论,从样本合规率推断分析整体业务合规性,判定整体风险程度和绩效水平,客观、合理确定绩效等级,绩效等级可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其次,利用表格分析、简化报告。针对绩效审计涉及的内容及数据较多的情况,在审计分析中大量引入业务量统计表、岗位人员情况表、差错率表等;同时,审计评价应用表格的形式简洁明了地突出重点关注的内容和需要说明的特殊事项。第三,对绩效评价、问题定性、原因分析和改进建议均注重从管理效能的视角出发,侧重于金融服务效能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对外服务手段、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合规低效问题。
(六)实施审计测试程序
1.实施控制性测试。首先,控制性测试不是必经的程序。当审计人员认为必要时才会实施控制性测试。其次,控制性测试是为了确定管理的有效性,以便在以后的审计中适时地信任它,提高审计效率。在具体工作中是否要进行控制性测试,可以每年“内部绩效评审”结果作为参考,如果内部绩效评审更为有效,审计人员可以考虑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反之审计人员就要进行控制性测试。
2.实施实质性测试。内部审计人员在对绩效的评估结果做出初步判断后,需要计划并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
3.进行绩效再评估及修改审计计划。随着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逐渐增多,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评估也随着发生变化。如在实质性测试后,发现高于审计人员之前的绩效评估水平;实施控制性测试后发现相应时期的内部控制并非如预期的有效等。此时,审计人员应再次评估绩效及相应的修改审计计划,扩大审计测试范围或修改审计程序。
(七)提交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将依据绩效评估程序中所获取的信息,通过审计情况的汇总、归纳、提升,判断绩效评估程序是否完全被证实,并成为审计意见的评判基础。同时要加大内部审计成果资源的开发力度,着眼宏观,服务大局,从满足领导管理决策的需求出发,对查实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看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客观情况,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否从体制、机制的高度提出解决和预防的方法,形成有较高价值的内部审计成果。加强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和预防的办法,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对于确认的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要及时报告,提示存在的风险,并协助被审计对象的分析存在问题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审计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八)强化审计结果的转化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集中体现在对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程度上。在审计报告发出后,要立足内部审计结果,大力拓展成果运用和转化空间,化审计成果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因此,审计人员仍要对报告中所涉及的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进行跟踪,在坚持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后续审计的力度和深度,针对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及合规低效问题,以监督被审计对象是否已经采取了有效防范和控制措施,对未纠正的事项分析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和管理意见,协助被审计对象制定整改措施,保证审计结果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绩效诊断、绩效评价、绩效反馈”作用。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 绩效改进计划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控制测试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