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连云港 2225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80例产妇进行护理,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乳房肿胀发生率为5.0%高于观察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效果不同,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乳房肿胀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肿胀;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165-02
产后乳房肿胀是产妇常见的一种情况,一般在生产后的一周内较为多见,多数是由于产妇的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导致的,此时产妇的乳房出现严重的不适,同时对于婴儿的正常吸吮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有效的护理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干预方法,本次我们对我院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80例产妇进行护理,护理方法按照其分组分别实施,旨在提高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为临床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80例产妇进行护理,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共80例产妇中均不包括患有严重疾病和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对照组中年龄22.5~37.5岁,平均年龄25.43±1.12岁,产妇孕周为37.5~40.5周,平均孕周39.5±1.5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观察组中年龄23.5~36.5岁,平均年龄26.45±1.10岁,产妇孕周为36.5~40.0周,平均孕周38.3±1.5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9例;将两组产妇的孕周、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即按照医嘱向产妇及其家属转达正确的饮食注意事项,例如应该减少食用辛辣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同时进行正确喂养的指导;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产妇在生产后身体出现一定的生理变化,就需要产妇和家属及时进行调整,而多数产妇的心理状态得不到良好改善,则会影响到婴儿和自身的情况;因此我们及时进行心理指导,例如可以告知产妇身体出现一些变化属于正常现象,一般通过干预即可缓解,提高产妇的依从性,从而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帮助自身得到改善;(2)饮食指导:产妇产后进补是较为重要的问题,但是如果其存在乳房肿胀的情况,就不应再摄入过多能量较高的食物,而应该注意偏向清淡,促进其身体微循环的正常进行[1];(3)乳房护理:可以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按摩,同时将乳汁采用挤压的方法排出来,但需要注意所用力度,防止对产妇造成疼痛,产妇也可以自主进行;同时采用热敷的方法对乳房进行干预,促进乳房部位的循环,帮助婴儿含接乳头,进行有效吸吮;另外也可以使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吸出,改善肿胀的情况[2];(4)环境护理:产妇一般需要在室内进行良好的休息,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机能,此时我们要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禁止在病房内吸烟,同时在周围应该避免大声喧哗,使产妇得到较好的休息,从而改善自身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经过护理后存在的乳房肿胀情况,同时统计乳房肿胀发生率;另外对两组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将满意与否设置为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给予产妇进行勾选,总满意率等于很满意加较满意。比较两组所得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乳房肿胀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乳房肿胀发生率为5.0%高于观察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产后乳房肿胀属于产科临床常见的一类症状,该症的发生和多种原因存在关系,但乳房肿胀出现后不仅会使产妇出现严重不适,还会使得婴儿的正常吸吮受到影响,威胁其正常的喂养,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
本次我们对我院80例产妇分组进行分析干预,通过分析发现,多数乳房肿胀的形成是因为产妇对于哺乳的认知不够到位,觉得自身分娩后身体状况欠佳,哺乳不利于婴儿的营养摄入,同时部分家属认为分娩初期产妇还没有产妇足够且良好的奶水,因而不鼓励婴儿进行吸吮,而不及时哺乳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房的健康,从而产生系列不适。我们在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及时对产妇的心理进行积极指导,改变产妇原有的不正确的认知,同时使产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因而愿意配合医护工作。其次乳房胀痛发生后对于产妇的乳房干预也极为重要,我们先知道进行有效的吸吮,然后采用热敷等方法促进乳房的循环,然后采用吸奶器等对多余的乳汁进行吸出,使其微循环恢复正常,加之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指导,内外共同进行干预,从而有效减少产妇出现的不适现象。
综上所述,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效果不同,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乳房肿胀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梁小玲.乳房护理在产后重度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4,12(6):138.
[2]王晓霞.产后乳房肿胀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4):3414-3416.
论文作者:姚利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产妇论文; 乳房论文; 产后论文; 两组论文; 方法论文; 差异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