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论文_李建国

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论文_李建国

(玉溪供电局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6531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电网供电负荷的变化,对电力调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增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开展电力调度工作,需要针对其现有的安全隐患进行防范、处理,从而保证电力生产的持续进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1导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在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运行水平,确保建立企业电网的运行正常,能够给社会各个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保障。那么这时就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环境下的电力企业,深层次分析电力企业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此同时,需要考虑到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对安全隐患问题的范围分析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和整体发展趋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在电力企业电网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的准确。

2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研究意义

电力调度作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要求调控员很好地管控存在安全风险的环节,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对电网可能受到的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来说的,包括:风险的分析、识别和控制等方面。要想改善电力调度的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就必须了解影响安全风险的各种因素,并且建立可行的处理方案,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风险,阻止风险继续扩大。

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识别

3.1运行环境风险

运行环境风险,主要体现在“自然风险”、“意外风险”、“机构风险”、“备用风险”四方面。输变电设备长期处于户外自然界雨、雪、风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损坏;电网调控的意外风险主要包括经济风险及用电风险;电网机构风险多表现为电力调度系统不稳定。对系统进行为维护,提高电网的抗干扰水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备用安全风险体现在设备超过预计限额等方面。

3.2系统运行风险

为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电力调度中心可应用“电气闭锁五防系统”,系统应用初期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但随着近年来电力线路的增多,变电站所产生的运行信息同步增加。此时,地线以及网门等信息的传输效率明显下降。上述状况表明“电气闭锁五防系统”已不再适用,为提高系统运行风险的识别效率,建议电力调度中心将权重分析法应用到系统运行风险分析过程中。

4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电力系统日常运营中,需组网指挥、运营调整,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确保供电质量的高效。但是,目前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了转变,导致电力系统与电力调度管理之间出现了问题,再加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电力调度运行出现安全风险,不利于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总体来说,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系统运行风险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促使电力系统的运营模式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变。在此基础上,应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力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伴随电网系统智能自动化的发展,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逐渐增加,且难度逐渐增大,导致电力调度系统出现了诸多风险因素。一般来说,系统运行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施工过程中因设计不当导致的系统风险。因为设计的不完善,组网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警报信息,进而误导负责指挥组网运转的相关工作人员。第二,因为设备作业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外界环境能够影响组网运转,进而造成风险。比如,电力系统处于停电状态下的临时电源UPS,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UPS将干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指由于管控不到位所导致的问题。组网的日常运营管控过程中,因为缺乏专业人才,所以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问题。目前,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相关调度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具体分析运转方式,导致发送的指令存在错误,或是管理人员在长期工作后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进而造成操作过程中出现习惯性失误。习惯性失误主要指未能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或是未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管控组网运营而导致安全问题。第二,在不断完善系统运行转移和指挥模式的过程中,相应设备未得到完善,造成设备与运转模式之间的不平衡而发生安全风险,并影响组网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5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5.1对调度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是保障工作能稳定进行的基础,电力调度需要一套健全的制度,来对工作者的工作行为情况进行约束和管理。在制定电力调度管理体制中,要以设备操作能力为监管重点,这样才能保证操作人员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能做出规范行为和正确判断,也就保证了调度工作顺利进行。电力调度还要完善审核制度,严格监管工作执行情况,例如严格监管变电部门和检修部门的工作情况。还有,调度员也应该参与到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调度工作,避免出现违章操作,这样就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5.2提高调度人员的个人水平和处理事故能力

在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工作,可以让调度员也进行参与,并对调度员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和操作错误的问题进行定期学习,必要时对调度员进行培训,对调度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同时了解一些可能发生操作失误和调度失误的问题进行预先了解,然后制定合适的控制措施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一切合理的专业手段应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这样才能达到减少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目的。一般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电力调度控制手段分为行为控制和技术控制。行为控制就是加强管理人员的行为操作,降低误判断的事故发生,技术控制是采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来减少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企业还需要对调度人员经常出现的误判断、误操作。误命令、违规操作和对事故不合理处理等事故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就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避免。

5.3完善事故处理能力

由于影响电力调度运行的因素有很多种,这样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因此要对电力系统做好失误处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对事故前期的预防工作,当出现恶劣气候等自然危害和其他危害时,要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定危险应对措施,制定出可行性的应急方案,防止事故无限扩大。其次要把握好事故现场的状况,相关人员应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处理故障设备,同时对故障地区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保证生活能够合理运行。最后要对事故进行妥善安排,在监控和管理中,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现场分析来判断事故危害性,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事故善后,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结果。

6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系统运行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安全风险。这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针对系统运行风险和管理风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需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和相关规章制度,采用先进的技术,降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以维护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雷,黄明华.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3573.

[2]张丽.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377.

[3]程梅芳.探析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0):587.

[4]殷军华.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3153.

论文作者:李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论文_李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