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控制水量分配,预防洪涝灾害,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的重要项目工程,其重要性与特殊性就决定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受影响的不但是工程本身,同时还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其质量控制以及工程效益来说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进行了概述,着重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分析
(1)在水利工程施工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防渗性能以及耐磨性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当中不能马虎,需要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及标准来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2)水利工程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开始大量应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并且开始了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逐渐地实现了有人力施工向机械施工的转变。
(3)由于水利工程对其地基的要求较高,但其地基的地址条件通常较为复杂,其施工难度大,因此在施工当中需要按照其施工要求与标准来进行地基处理。
(4)季节变化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当中需要充分的掌握当地的季节特点,合理的安排组织施工,对施工当中的防洪、度汛等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
2 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坝分缝分块技术
混凝土在进行大坝浇筑中不能够进行一次连续性浇筑,而是需要从大坝中分化出几个浇筑块。在实际的工程中,纵缝分块、错缝浇筑以及通仓浇筑这三种方式较为常见。其中采用纵缝分块的方式需要进行接缝灌浆,从而确保工程大坝的整体性以及连贯性,该项技术不会受到浇筑块之间的干扰,并且施工工序较为简便,易于进行温度控制,可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而错峰浇筑就是利用高度放线来错开分块的进行竖块浇筑,其对混凝土材料的温度要求不高,但是极易受到浇筑块之间的干扰而常常出现温度裂缝现象。采用通仓浇筑的方式不需要设置纵缝,而是逐层的进行坝段混凝土浇筑作业,其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可采用机械进行作业,施工较为方面,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在应用中需要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温度。
2.2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技术
要想保证坝体的完整性就需要充分的利用接缝灌浆技术。在应用该项技术时,技术人员通常会在管路系统的布置当中采用三种方式,即骑缝式灌浆系统、重复式灌浆管路系统以及盒式灌浆管路系统。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其中骑缝式灌浆系统主要是采用了扩散式的灌浆工艺,灌浆作业更加的流畅,确保了管道的通常性以及升浆的均匀性。重复式的灌浆技术的应用中,技术人员需要确保管路的通常性,之后再进行混凝土的重复灌浆,该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管道的利用率。而盒式的灌浆方式主要是利用与纵缝灌浆当中,其不会造成管路堵塞的现象,采用了进回浆管的方式,提高了灌浆的质量,但是在应用施工当中需要确保施工程序以及工艺的科学性,同时需要注意其施工中的细节,加强灌浆顺序的控制。在进行混凝土坝的接缝灌浆当中,其需要对坝体应力失衡的现象加以注意,从而确保灌浆的质量。同时需要避免相邻接缝出现闭合或者是张开现象,最为重要的是需要重视初期的蓄水高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水闸施工技术
(1)闸墩具有面狭窄、厚度薄以及高度大的特点,因此其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在门槽的部位需要预埋许多构件,而且这些部位的钢筋比较密集,这些因素才能为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在对闸墩的施工缝进行处理时,需要参考缝面的倾向进行施工,如果发现深陷缝设置于中部,我们必须要注意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止水作业。如果闸墩与底板是一体的,我们在施工时就必须要注意防止同块底板的水闸闸墩出现不均匀深陷的状况,施工工艺则是要选择对称式的浇筑工艺。
(2)底板施工技术。在进行水闸底板的施工当中,其主要包含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以及立模和脚手架的家里等环节。在浇筑水闸板时,需要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8厘米到10厘米厚的混凝土垫层,以起到保护地基的目的。除此之外,该需要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避免其钢筋出现沉降,同时需要将钢筋固定在预制混凝土的冷态支柱上。
3 混凝土的养护
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能够提高其硬化速度,同时还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与强度。同时,进行混凝土养护能够避免混凝土在长期的暴露下因太阳的照射等原因而出现膨胀收缩以及裂缝现象。在水利工程当中,混凝土的养护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人员需要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与压实作业之后对其定期进行观察。通常情况下,供热养护以及自然养护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式,其主要是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安装表面框架,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浇水,避免其出现踩踏现象,确保混凝土的湿润度。该种方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维持混凝土是以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护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塑料薄膜来覆盖混凝土表面,使混凝土实现冷凝,但是采用覆盖薄膜的方式影响到了混凝土定期浇水,也就是说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湿润度,但是抑制住了混凝土水分的挥发。再用这一方式进行混凝土养护通常都会在其表面涂刷一层溶液,从而避免混凝土水分的挥发。在施工当中若是出现了覆膜不能全面覆盖,则需要将浇水日期适当的延长,从而确保养护的效果。
4 施工中的留缝处理
通常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都需要进行留缝,其主要有垂直施工缝以及水平施工缝这两种形式。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通常都不具有连续性,因此其施工常常会留下冷缝以及施工缝。在整个工程中,施工缝作为重要部分,其会大幅度的降低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强度以及防渗性能,从而影响到工程整体的问固定以及完整性。部分拥有丰富处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在处理施工缝以及冷缝是冗长会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先去掉表面的混凝土,之后利用冲刷毛来对松散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清理,从而改善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表面的粘合性能。但是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来选择冲刷毛。在水利工程当中对混凝土的施工缝以及冷缝进行有效的处理对其整体质量以及性能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其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拉伸强度和防渗漏性能。
5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出发,把握好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最终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武坤.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J].才智,2010(25).
[2]楼孟华.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03).
[3]刘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民营科技,2011(02).
[4]龚新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8).
[5]李赵. 兴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论文作者:袁小敏1,杨虹2,杨晓乐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方式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