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人性化护理观察论文_曹彩辉

(双峰县中医医院 湖南娄底 417717)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护理方法分为传统组(n=60)和人性化组(n=60),对传统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对所有人性化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人性化组患者护理后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情绪良好、合理运动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优良。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人性化护理;效果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发的疾病。当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及习惯是引起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对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干预,以下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经伦理协会同意,自愿实施护理患者。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患者。按患者护理方法分为传统组(n=60)和人性化组(n=60),传统组患者男女比34:26;患者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5岁(s=7.6);人性化组患者男女比33:27;患者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6岁(s=7.2)。对传统组与人性化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1.2 方法

对传统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按医嘱对患者进行基础用药指导。

对所有人性化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①护理评估:在患者入院时积极接待患者,辅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及日常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②院内教育:了解患者学历状态、理解程度、个性特点等,通过视频、宣传图册、知识讲座等方式向患者介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基础知识、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等;指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影响治疗效果;向患者介绍严格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各类药物的用药知识、药理知识、常见并发症等;给予患者人性化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给予患者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避免运动过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排便,避免便秘,加强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1-2]。③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患者出院后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并指导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遵医行为(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情绪良好、合理运动)状况。

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生活质量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生理、心理、物质,总分100分。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内容等,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遵医行为状况以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遵医行为状况分析

人性化组患者护理后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情绪良好、合理运动发生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状况分析

人性化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当前全球多发性慢性心血管疾病,也是当前老年人群中最为常发的慢性疾病之一,致死及致残率较高。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患者较为常发的严重并发症,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对患心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干预,积极控制患者病情,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当前临床治疗该病的关注重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影响因素较多,不良心理、不良饮食、不良运动、不良用药方式等均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疾病影响因素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护理中心,以人性化理念为护理原则,有效提升护理过程的有效性,也能保证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护理过程中患者,充分满足患者身心需求,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3]。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方案,提升有护理过程的有效性及针对性;通过院内健康教育,可及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用药知识教育、饮食教育、运动教育、生活教育等,可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4]。

综上,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优良,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柯炜.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1):50-51.

[2]陈建华.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2):267-269.

[3]郭改平.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56-257.

[4]王丽霞,郑海霞.健康教育为主的特定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恢复期抑郁情绪和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305-307.

论文作者:曹彩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人性化护理观察论文_曹彩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