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性疝误诊1例论文_简朝江

滑动性疝误诊1例论文_简朝江

(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中心卫生院 贵州 瓮安 550407)

【摘要】回顾分析滑动性疝手术修补过程、游离、回纳脱垂赃器,重建完整内环、疝囊、再作高位结扎和疝修补。熟练掌握手术解剖结构,术中严格操作,能有效减少滑动性疝复发和赃器损伤。

【关键词】滑动性疝;赃器游离;重建疝囊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213-02

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病、多发病、而滑动疝较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手术难度较大操作复杂。在基层更为显著,本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导如下与同行共同学习。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患有左侧腹股沟部可复性肿物5年,渐如成人拳大且呈椭圆形,可降入阴囊内。以“左腹股沟斜疝”收住。入院后作好术前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手术作腹股沟切口,术中因寻找疝囊困难而想到滑动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无法确认疝囊,只好在内环上约2.5cm处,按肌纤维方向切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并横形切开腹膜,经此小口以食指插入腹腔向下探查,顶起疝囊并切开。见疝囊后有乙状结肠脱出。脱出的结肠血运正常。在距乙状结肠边缘1.5cm处,将腹膜作弧形切口仔细分离,直至能把滑出的脏器完全送回腹腔。然后按横切纵缝的原则,缝合切开的腹膜,使它形成一完整的疝囊并行乙状结肠固定术。再在疝囊颈部作荷包缝合,疝囊颈高位结扎。多余的囊壁予以切除。游离并提起精索,在精索后面,将腹内斜肌和联合肌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在精索前面逐层缝合腹壁各层。术后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滑动性疝”,切口一期愈合,术后一周拆线出院,随访3年未复发。

2.讨论

滑动性疝一般发生在腹股沟斜疝之内,约占腹股沟斜疝的 2%~3%[1]。其症状体征与斜疝相似。凡中老人长期患有巨大的斜疝,或经还纳后迅速出现者,或术中见疝囊的周围有很多脏器或脂肪组织时,就应疑为滑动性疝[2]。

滑动性疝的手术目的除了重建疝囊、缩小内环、加强和修补腹股沟管外,还需将脱出的复腔内脏器复位。若防止其再脱出,可行结肠固定术(如本例)。滑动性疝手术后的复发率是腹股沟疝中最高的。复发的原因主要是因内环过大。故在修补时应特别注意。

滑动性疝手术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滑动疝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脏器损伤,伤口感染,浆液肿和复发等,脏器损伤主要以预防主,术中仔细辨认解剖结构。在未确定疝囊位置前慎勿随意切开,以免误将脏器损伤。如有可疑应在腹膜作一小切口,用手指向下探查,确定疝囊位置后再作切开。

(2)在分离脏器时勿将脏器血管损伤。应距脏器边缘2cm处沿疝囊颈部作半环状切开而不能强行把脏器自疝囊分离。

(3)脏器未完成分离至内环口上并尚未还纳腹腔时,不宜急于作疝颈处理。否则可能在内口远侧仍保留有腹膜突出处。增加术后复发的机会。

(4)术中要仔细探查,尤其发生嵌顿、绞窄时。要特别注意逆行性绞窄疝的存在。若稍有遗漏,术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北京卫生出版社,2000:916.

[2]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28.

论文作者:简朝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滑动性疝误诊1例论文_简朝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