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分析对剖腹产手术中出血情况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选取本院2015-2016年期间产科收治剖腹产分娩方式产妇200例相关基线资料,以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归纳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段与预防措施。根据患者临床实际状况针对性地应用药物治疗、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等处理,顺利止血且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状态,无患者因剖腹产术中出血发生死亡事件;在所有术中出血患者中根据诱发出血原因比例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如下: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子宫肌瘤、切口撕裂。剖腹产分娩过程中出现出血是其它出现概率较高的并发症,而诱发术中出血因素众多,最大程度地控制产妇分娩风险,降低术中出血量,保障母婴结局,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剖腹产手术;出血;临床;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产妇都选择进行剖腹产,同时,也造成剖腹产手术中出血的人数不断增多,而术中出血也已经成为剖宫产手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对剖腹产手术当中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后期尽量减少剖腹产术中出血率,提高产妇生产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产科收治剖腹产分娩方式产妇200例相关基线资料。产妇年龄在20-38岁范围间,平均年龄(28.3±5.4)岁。其中有68例患者为经产妇,134例患者为初产妇;190例为单胎妊娠,余下10例为双胎妊娠。所有产妇孕龄均超过39周。
1.2 出血状况分析
所有术中出血患者中根据诱发出血原因比例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如下: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切口撕裂、子宫破裂,其例数分别如下:20例、14例、12例、10例。有42例产妇出血量在500-1000毫升范围间,10例产妇出血量在1000-2000毫升范围间,4例产妇出血量超过2000毫升,仅有1例产妇出血量最高达到3300毫升。
1.3 治疗方法
为预防剖腹产分娩产妇在术中发生出血情况,分别采取催产素注射、子宫按摩、静脉滴注方式应用宫缩素以及子宫热敷等相关措施。对于术中出血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缝扎止血以及子宫切除等处理。
1.4 判断标准
在通过对应的止血干预后,如产妇出血情况得到有效制止,且确认没有生命危险的为有效标准;在对应措施干预后产妇依然存在活动性出血,对母体有生命威胁,为无效标准。
2 结果
所有产妇在接受对应止血干预措施后,出血得到有效制止且顺利脱离生命危险状态,有效率达到100%。顺利止血且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状态,无患者因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死亡事件。本文纳入研究当中产妇有56例在剖腹产手术中发生出血事件,其出血发生概率占所有患者28%。对症处理后患者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有4例产妇出血量过大并有合并感染的症状,3例用次全切除子宫方式处理,1例患者需进行子宫切除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越来越大的进步,剖腹产的成功率明显提高,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是剖腹产手术存在的风险还是要比自然分娩的风险大,而剖腹产当中伴有出血问题的发生仍然是造成产妇或者婴儿死亡的一个最直接因素。必须要将剖腹产手术当中出血的临床治疗与预防作为一个关键问题重视起来。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例剖腹产手术当中出血的产妇出血诱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宫缩乏力
这是本次研究中200例产妇最主要的诱发出血因素,占38.3%。产妇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其原有的自身疾病,产程延长或者是巨大儿、羊水过多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其发生宫缩乏力,继而导致术中出血。
3.2 胎盘因素
该因素也是导致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本次研究的200例产妇中,由于胎盘因素而发生出血的比例占到20.0%。该情况多发生在经产妇、二次剖腹产或者是存在流产史、引产史的产妇中,一般来说是由于发生了胎盘粘连或者是前置胎盘等症状,继而导致产妇在术中发生出血。
3.3 凝血障碍
本次研究的200例剖腹产产妇,由于凝血障碍而发生出血的比例占到18.3%。产妇在分娩的全过程中,必然会有切口或者是少量的血量,如果原本产妇就伴有全身疾病凝血障碍,切口的凝血功能必定不强,因此就会发生流血不止的问题,导致术中出血。
3.4 子宫肌瘤
该因素的发生率较高,本次研究中由于该因素导致出血的比例占18.3%,当产妇伴有子宫肌瘤时,若再进行剖腹产手术,那么在手术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子宫动脉的破裂,继而诱发术中出血。
3.5 切口撕裂
该因素造成术中出血的比例较小,本次研究中占5.0%,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是因为产妇的子宫切口过小,或者是因为胎儿的头围较大,会使产妇出现胎儿娩出困难的问题,这就需要医生借助于人工的方法来帮助胎儿娩出,但是由于一些医生用力过度或者是手法不成熟、不规范等原因,就很容易导致子宫切口发生撕裂的问题,继而诱发术中出血。
在本次研究纳入的200例产妇中,经药物治疗、凝血治疗、子宫按摩、凝血因子的补充以及宫腔纱条填塞等一系列方法治疗之后,均成功止血,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剖腹产手术当中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凝血障碍及胎盘因素等。医护工作者应针对各项诱因做好对产妇的预防措施,降低术中出血率,提高产妇生产质量。
4 结束语
对于存在可能导致剖腹产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该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在产妇剖宫产出血后根据出血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全面降低产妇出血对健康的威胁、风险,保障母婴生命。
参考文献:
[1] 乌兰其其格.60例剖腹产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08:585-586.
[2] 袁社霞,王保莲,殷燕,王艳红,杨健丽,赵小慧.45例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0:98.
[3] 马军玲.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32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33:55.
论文作者:宋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产妇论文; 手术论文; 子宫论文; 因素论文; 患者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