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维也纳体系”的结构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也纳论文,体系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在“维也纳体系”一节教学中,我采用相应的结构教学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结构教学的整体性
结构教学是把课堂教学结构与知识体系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从整体出发,从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求本质和规律,进行重新组合。如讲《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一节时,以新教材增设的“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动摇及彻底瓦解为知识整体,将“维也纳体系”放在历史背景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得出的结论是:“维也纳体系”实际上是欧洲封建统治者对被法国大革命破坏的欧洲旧的统治秩序的恢复,是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用18世纪的原则,维护欧洲封建制度的稳定,统治19世纪欧洲的一种企图。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一种历史的反动。这样就比较顺利地把第三章中工业革命、维也纳体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等相关内容统一起来,形成整体结构。从而说明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发展,冲击旧的生产关系,而旧的生产关系又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斗争不断反复,最终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形成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结构教学的内在联系性
1.历史知识结构是依据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把内容的平面叙述变成立体分析,从而形成知识结构系统。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一节中有“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1848年欧洲革命”三个子目,授课时可以打破教材子目的限制,将隐含在子目中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动摇及瓦解等要点发掘出来。这样,既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又容易突破难点。这样的知识结构系统,不仅集中了历史知识的精华,也抓住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布鲁纳曾说过:“务必教诸学生以基本结构。”所以,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
2.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在讲授《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一节时,特别采用了整体结构教学法中“把握基本线索,揭示纵向联系”这一方法,将该节中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动摇及瓦解全过程作为基本线索。这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要点化,而且使其明确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清晰的线索。我是这样归纳的:(1)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联合打败拿破仑后,召开维也纳会议,确立欧洲秩序和国家体系,形成维也纳体系。它不仅使许多封建王朝复辟,恢复了欧洲旧秩序,而且以损害弱小民族的利益达到势力均衡的目的。客观上维也纳体系为以后通过举行国际会议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起了积极作用。(2)为巩固维也纳体系而先后成立“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旨在镇压欧洲的一切革命运动,使欧洲各种矛盾激化。19世纪20、30年代欧洲的革命运动动摇了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开始瓦解。维也纳体系的两大基石,即:欧洲封建国家旧的封建统治制度和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开始遭到破坏。(3)1848年欧洲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高峰,是欧洲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革命,虽然没取得完全胜利,但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场革命起了彻底瓦解维也纳体系的作用,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完整的归纳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既科学、又系统;既把握了基本线索,又贯通了来龙去脉;既明确了趋势、归宿,又揭示了变化规律,从而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结构的框架。
三、加大思维力度,培养综合能力
结构教学不仅强化了知识结构,而且也特别注意知识的概括与升华,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历史知识,加大思维力度,培养综合能力。为加深对维也纳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维也纳体系的实质,我借助教材中的思考题:“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反动性和积极性两方面评价维也纳体系。因为,19世纪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两个历史发展潮流。一是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二是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但是,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用18世纪的原则来统治19世纪的欧洲,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以民族独立运动进行镇压。所以说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但是,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进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所以说维也纳体系又具有积极的一面。
四、借助图示投影,正确设计知识结构
在结构教学中,主要借助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如自制“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动摇及瓦解”知识结构图表。通过投影仪展示,不仅能变复杂为简明,加强直观性,而且能高度概括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和复习小结中使用结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知识结构的设计是结构教学的关键。我在设计《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一节的知识结构时,紧扣教材、高度概括、线索清晰、观点明确。首先从横向设计,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1848年革命”三方面进行知识结构分类,从微观上强调历史的具体性,使之形成知识结构的网络体系。然后,又从纵向来设计,突出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动摇及瓦解这一基本线索,从宏观上去理解整个基本线索的内在联系。
图示如下:
结构教学注意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及学科思维教育的三位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今后还需要继续探索,使之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