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现象的受众审美心理分析
黄闽倩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近年来,“最美人物”现象层出不穷,他们也逐渐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楷模。在这类现象中,受众会产生复杂的审美心理过程,即审美期待、审美实现、审美回味三阶段。在审美期待过程中,受众产生“最美人物”的审美认识。在审美实现过程中,受众感知、体验和理解“最美人物”。在审美回味过程中,受众揣摩“最美人物”,从而得到审美升华。
【关键词】 “最美人物”;审美期待;审美实现;审美回味
审美心理主要产生于审美客体和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受众在对热点新闻中的某个现象产生了复杂的审美心理过程。一般情况下审美心理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审美期待、审美实现、审美回味。在新闻中报道的现象,受众对其审美心理过程既复杂又微妙。“最美人物”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能充分体现出受众审美心理过程呈现的审美特征。
一、审美期待
期待是一种心理状态,据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在其中她结合心理学给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在审美期待的心理状态下,受众受自身经验、趣味和文化层次等因素限制,从而形成自我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审美认识。审美期待是指受众在日常的审美活动和自我产生的审美心理之间,萌发出新的审美期待,这也是审美实现的前提条件。一提到“最美人物”,受众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们都是“好人”,他们一直是社会中的普通人,却因为自己不平凡的实践活动,使其他人产生了审美期待,他们产生了感染人的心灵美。当下中国不断出现的“最美人物”,他们所表现的“美”不再是完美的代名词,都只是平凡人一瞬间或日常生活中原始的生命力量的表现。可以说“最美人物”展现出当代人的审美从完美真正回归到普通人的心灵美。由此可以看出,美学和心灵美在现代社会已经展现出新的时代意义,它们的具体内容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在不断变化着。现在,“最美人物”心灵美的主要审美内容已经转化为质朴、诚实、善良、勇敢、坚韧等内在品质。这样平凡而美好的心灵之美,使得受众在临美的心理状态下自然地沉浸在审美中,为审美心理的进一步升华奠定了基础。
大部分受众会对“最美人物”产生一种敬佩和感动之情,甚至感到崇拜和敬仰。主要是“最美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了受众,超出了受众对常人原有的审美期待,满足了他们内心对“最美”的经验诠释。“最美人物”也完全贴合了受众的期待,他们虽是平凡人,但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
通过表3呈现的库存成本对比,我们发现该超市17种农产品中A类生鲜农产品在使用ABC分类法之后节省下部分库存成本,这是因为B、C两类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较A类生鲜农产品来说更大,使用相同库存管理方法导致A类生鲜农产品的订货量会高于需求。同样,我们可以发现使用ABC分类法之后企业废弃成本减少。相对C类生鲜农产品来说,在使用ABC分类法之后,减少部分订货成本,同时还会降低缺货成本和产生价格折扣。整体结果实现库存成本减少,库存结构优化。
例如12岁“板车女孩”万里救父。因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母亲的离开,使黄凤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她只是平凡受众中的一员,但是她却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百行孝为先”,她不仅仅是孝道的传承人、发扬者,还是个人品质的塑造者。“最美人物”坚韧、善良等的品质令受众动容,受众会在心里将自己置于那样的境况中,大多数人会发现自己做不到,更会被最美人物感动,体现出“最美人物”的心灵之美。
二、审美实现
受众首先通过对“最美人物”的审美认识,但能否进一步在这个阶段实现审美,和“最美人物”本身的审美内涵是否满足受众需求有很大的关系。“最美人物”往往给受众一种“山峰”遥不可及之感,会引起人们的崇高之感,并体现出“崇高”的审美特征。
审美实现阶段是受众在审美心理过程中接受的实质性阶段,主要分成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三个部分。
最后在审美理解方面,“最美人物”给受众的感动大大区别于艺术作品中的典型的“最美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最美人物”表现的平凡而真实,但是当受众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来了解和揣摩后,就会产生审美距离,作品中的他们平凡而真实,而他们成为我们“审视”和“仰望”的审美对象后就出现了审美距离。他们抛弃现今“趋利避害”的思想,超越“小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呈现出高尚的美,进而产生感性、理性相互融合的审美心理体验。
无论是“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短期计划还是长期发展目标,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为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更好的发展,我们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人才队伍,对各授援馆进行培训、指导及技术支持,使培训及指导起到辐射范围广、波及面大等影响。并积极吸取各授援馆及培训学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调整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他的应用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法有一定兴趣,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师生之间就会进行很好的合作。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呈现生动的教学情境,使英语教学过程变得更形象、生动活泼,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加深学生的学习。
其次在审美体验方面,审美客体带给欣赏者的首先是由巨大精神压力带来的震撼感、紧张感等痛感,在获得心灵净化后转化为超越性的快感。[1]
首先在审美感知方面,审美对象与主体之间产生冲突和对立,并在冲突中作为主体的人显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超越。
她平凡而真实,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因为自己孩子的病痛,而发现更多孩子的痛苦,真正做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使自己忍受着贫穷和辛苦,也要让这些身在痛苦中的孩子能够生存,能够读书。她因为自己身上的痛苦,愈发地珍视自己身边的美好,极尽自己所能去呵护这份美好。因此,大家被她的行为所感动和震撼,但是思及自己时,却发现自己很难有勇气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因为她达到了大家所无法达到的境界。她放弃了自己的所有,放弃这些“享乐”和“舒服”,奉献自己的爱心,收养了近百名残疾孩子,超越了自我,在这数十年的时光中奉献出自己的宝贵时间和梦想,这也展现出了她高尚的美。这就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生活的向上态度和深沉的家庭感情。[2]
例如高淑珍,河北村里的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在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不能上学。因为儿子,她就在家办个小课堂。同时也将附近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喊来一起上课。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后来因为孩子越来越多,家里积蓄不够用了,于是她每天走街串户地卖日用品。
辽宁销售针对定向群体客户,制定差异化促销方案。如利用“春耕惠农”政策开展油卡非润互动促销,进一步挖掘了农业客户对润滑油的潜在需求。今年春耕期间,铁岭分公司50多名加油站经理对周边971个村屯进行了划片走访,特别是加强与农村合作社等大客户的联系,登记润滑油客户306个。走进政府农机博览会,宣传春耕惠农政策,发放传单5000份,现场摆置昆仑润滑油,当场卖出机油30多桶。截至9月20日,铁岭分公司店销润滑油243.3吨,同比增长344.79%。
三、审美回味
审美回味是审美实现的延续,主要是审美通过细细品味、揣摩反思等心理活动来展现。在这一瞬间,主体的审美心理从获得愉悦之后趋于理性平稳。审美回味是一种意犹未尽中的审美升华,更是新的审美期待的拓展。
受众在受“最美人物”感动之余,深入思考“最美人物”的行为选择作为一种德行,是一种不假思索的善的动作,是一种不加思考的善的行为,是一种无须计较的善举,是一种审美化了的个人的自由德行。[3]受众结合自身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品味和揣摩“最美人物”的审美意义,这不仅仅是个人、他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和谐与自由,还彰显了“最美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最美行为的可能性、目的性是可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最美人物”内心也曾有过激烈的冲突和对立,但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遵从自我的内心,这也彰显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善和美的追求,以及内心中的矛盾冲突的选择,彰显了个人内心自由与和谐的统一。这种矛盾冲突的解决,不是消极地化解,更不是逃避现实的精神胜利法,天人合一的关键之处,是能把人从小我的世界、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再是拘泥于一时一事的成败,从而拥有更宽阔的胸怀和更为深邃的目光,如此才会去肯定生命,热爱生活。[4]同时,这些也满足了受众对“最美人物”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审美境界得到提升,新的审美经验也得以沉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审美期待、审美实现、审美回味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而展现了受众对某一特定现象的审美心理综合复杂的过程。通过对“最美人物”现象的研究,不难发现,传播的本质不仅在于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关系的构建。[5]“最美人物”在带给受众感动的同时,受众就像是当今社会的镜子,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研究他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发生的变化,有利于大众传媒从受众角度出发,报道更加真实更加丰富的“最美人物”,从而更好地弘扬正义、传播社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李业杰,韦炜.美丽中国视野下“最美现象”的审美观照[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3,15(3):29-36.
[2]吴成晨,黄慧敏.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热播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8,15:132-133.
[3]邹莉,许华鑫.避免“最美”类新闻“审美疲劳”[J].海峡科学,2014,09:80-81.
[4]庄众显.浅析苏轼《赤壁赋》中天人合一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8,20:80-81.
[5]王全权,张卫.我国生态文明的对外传播: 意义、挑战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5):149-153.
中图分类号: B8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31-0229-02
标签:“最美人物”论文; 审美期待论文; 审美实现论文; 审美回味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