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质量的静态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现形式论文,静态论文,人口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人口质量是指其现有既定而显示静态的实际能力。就其具体存在而言,往往表现为潜力、储力、显力三种方式,而且三者互依相长,并以其统一的有机构成共同体现人口质量的实际水平。
人口质量概念之内涵,其根本可归结为,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基于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已经学到的各种本领,而以其不断外化出来的具体言行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产生的实际作用。人口质量的本质,实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作用于社会的人力。
人力依人而存,它和人体构成了一种完善的统一。如果说人力是人体的载物,那么人则是人力的载体。不仅如此,人力必依其人体得以展现,而人体则必以对人力的储备而使之成为一个智能活体。同时,对任何人来说,人力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尽管人力显示这种势态,且因人们年龄有别,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得每一个人的人力都与众不同,但对任何一个具体人来说,其人口质量的客观存在,却无一不是以其现有既定的人力予以认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质量则往往以显示静态的人力表现出来,其具体形式大致可分为潜力、储力、显力三种。
1.潜力
潜力是人力的源泉,也是人力得以发展的基础。因而,它也是人力存在的一种最根本的表现形式。有人把它解释为“潜在的力量”[①a]。这似乎是一种同义反复式的自注;也有人把它解释为“潜在于内部还没有发挥的力量”[②a],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笼统,多流于现象而未触到它的本质;更有人视它为“一般健康人只在运用着他的潜能的极小一部分”[③a],这无疑是基于实用从量化出发,只承认其所见而忽视了客观实存的整体;如此等等。尽管说法不一,且似都有缺欠,但却在它是“潜在”的这一点上表现出了绝对的一致,都承认它是“还没有发挥”出来,没有被“运用”的一种力。如果深究其原因,它既可以是因为没有被发现,也可以是虽已发现却因某种原因而暂时未被挖掘所致。这个二因一果的事实,对确定“潜力”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来说,无疑至关重要。因此,潜力之科学定义应该是:蕴藏于人的大脑之中,虽独具能动的社会性本质但却还未曾露面而暂时还未被人们认识,既有可能被挖掘而又是毕竟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一种潜在能力。
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人力,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难以量化的活性智能,因而,潜力作为它的一种存在方式也只能是潜于大脑而绝不可能是潜于人的肉体之中。人类社会自古到今的无数事实表明,无论是人类还是个人,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也被历史造就的发展过程中,得到重大发展的并非人的体力,而恰恰是人的智力。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是对以体力所事各种社会劳动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之伟大作用的否定。人类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也创造了人类历史。它之所以具有如此伟大的创造,全在于人的劳动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生产劳动。“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其实是“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本身看作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人正是“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因此,“人不仅象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而且通过活动,在实际上把自己化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①b]。可见,人的劳动饱含着人的意识,人的目的、人的意志、人的智力,而绝不可能是一种单纯肉体的机械运动。就此而言,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智力的发展,人类历史每一阶段所展现出来的实际发展水平,也正是人类智力水平的物化反映。
人力的挖潜有其独到的特征。它既基于个人的切实需要为达到某种目的,必须把自身作为挖潜的主体对象,同时,必须立足社会生活把自己所从事的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社会实践作为挖潜的客体。就是说,必须内外互交,齐头并进,主客相应,深入思维,人力之挖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如果说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是出于一定的需要且带有强烈的目的性,那么,需要能否满足,目的能否达到,全在于他们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的水平。认识客观规律是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掌握客观规律是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而运用客观规律则又是再认识、再掌握客观规律的一个实践过程。人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对其自身潜力进行开发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起始于人受到客观世界某些事物的“撩拨”而以对它的羡慕、向往和无限兴趣,表现为既显朦胧又不可明状的一种内心冲动。它既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原始动力,又是人所独具的一种特殊本能。然而,这只是一种感情上冲动,并不是对这些事物的真正认识。事实上,只有当对这些事物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对其本质规律有所把握的时候,才可以说他已经挖掘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可见,人对其潜力的开发必基于对客观事物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方可得到展示,具体化为办事干脆利索、得心应手,每每如愿以偿、事半功倍,而且又反过来促使人进一步提高其认识,从而继续深挖自身潜力的能力。
然而,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未必都能顺利地完成这一认识过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致使挖潜的原始冲动仍维持原状,依然处于朦胧意识而对冲动心理指向的客观事物没有真正认识,那么,则说明它未得到真正开发,从而使之成为一种真正和名符其实的潜力。处于这一状况的人,也必然由于他对所羡慕、向往和感兴趣的事物在认识上的一知半解,而在办事时表现出犹豫不决、无所适从、力不从心,或干脆无能为力。但就其发展而言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在以后的某一时刻因为某种偶然的原因而顿悟,从而使其潜力迸发出来;二是其潜力会象沉睡于地层深处而未被发现的矿藏一样沉睡在人的大脑里,且随着人的死亡而最终消失。
人对其潜力的开发,其具体途径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基于社会实践的经验性开发,二是基于科学知识的理论性开发。前者多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他们往往是从实用出发并通过对生产经验的不断总结而逐渐掌握其有关理论,从而使之表现为一个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后者则多是一些科研工作者,他们主要是致力于理论思维,并在对以往社会实践理论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客观需要继续深化,从而使之表现为一个旨在开拓的创造性活动。两种开发,各具特点,但无一不是出自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共同作用,所不同的仅是其各有侧重。
2.储力
储力是指人已经具备而未被使用却又时刻准备使用的一种人力存在形式。它来自于人的潜力,但仅仅是其中已被发现、认识、领略从而得到开发的那一部分。因其系遗传基因密码信息功能的外泄,且与其潜力密切相关,但却又不象潜力那样难以明状,不可捉摸,而是人们通过对其潜力的开发使之转化为自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既定能力。通俗地说,也就是人们已经具备能够用于社会的各种实际本领。毫无疑问,储力有其独具的特征。
2.1 储力有其实在性
对每一个人来说,储力都是一种切实而具体的存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人们都要求自己与别人“量力而行”。这里所说的“力”就是储力,这里所说的“量”则是指对其储力的自我评估。一句话,就是要人们在做事时应该尊重储力的客观实在性。然而,就其实际表现而言,由于人们习性上的差别而对其储力的自我评估则各有不同,若将其加以概括,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对储力的自我评估与其客观实在不甚相符。这说明在对待储力的问题上主观与客观的不统一。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其储力估计过高,二是对其储力估计偏低。前者往往会使人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后者则往往使人妄自菲薄,信心不足。无论何种情况,储力都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第二,对其储力的估计与其客观存在相一致,也就是说,在对待储力的问题上主客观已经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行事,必然进展顺利迅速且极易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储力的客观实在性,实属人们做事取得成绩的首要前提。
2.2 储力有其目的性
储力受人具体需求的驱使而形成,并在这一目的的支配下付诸使用。可见其储力之本身就蕴涵着人的需求意向,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为了满足其需求而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①c]。事实上,人对其目的实现,不仅必须对其储力付诸具体使用,而且往往使之表现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里,既可能有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有失败的教训,而人们总是要对此进行总结,以寻求达到最终目的的科学途径。就此而言,这一活动,对任何人来说,它既表现为以对原有储力的具体作用和不断消耗而实现其目的的过程,也表现为继续挖掘其潜力并使之转化为储力以使其目的性不断深化和扩大的过程。显而易见,如果离开了目的,则无所谓人的活动。
2.3 储力有其倾向性
储力既来自环境的影响,又受到环境的限制。如果说人的潜力有沿着任何一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那么储力则因其已经成为一个人的既定能力而使其具有方向明确的具体内容。众所周知,人一旦出生,便必然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且必以该环境中各种事物在自己头脑中的思想映象为据而开始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然而,人类“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①d]。因为每一个人与其所处具体环境都不相同,所以才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志趣,不同的向往,不同的追求。所有这些,无一不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得以展示,同时也为正在形成和积累着的储力打上各自的烙印。这样一来,则使每一个人的储力都以其独特的个性特点而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思想倾向性。
2.4 储力有其多样性
储力是由人类社会生活错综复杂的活性本质结构所决定。社会由人构成,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既有满足其物质生活的需求,又有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两种需求往往互相交叉,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需求系统。所不同的仅只是对两种需求的侧重与其程度。然而,不管对谁来说,无论是其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不仅形式多样而且也十分具体。对其中每一项的满足都需要相应的能力。因此,为了满足这些不同实际需要所必须支付的储力,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然而,由于社会的存在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显示动态式的发展,人们已经学会和掌握的各种能力已不可能是一种以严整程序而构建的死板机械组合,而恰恰是以极其灵活的方式,根据个人人生道路上随时产生的具体需要或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以及实现这种需要和目的的各种客观条件,有针对性地随时付诸使用的一种有机构成。
虽说储力以其丰富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具体的实在,且在指向每一个具体的人时都有其明显的量化限度。就整个人生而言,无论是其储量还是其内容,却都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意识的深化而表现为不断发展和不断储备的过程。若观其储备的具体形态,一般可分为自发储备和自觉储备两种方式。
自发储备,是指人基于自身的自然发展和出于生物本能,为满足生活的一般需要,而意欲获得相应储力且被动进行储备的自然过程。人一出生即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以保证其生存。这是人所共有的一种本能。但随着人之机体的不断发展,体力的不断增加,大脑思维功能的不断成熟,以及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则不断使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②d]。显然,这种意识无疑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内容,从而显示出人的社会本质。然而,由于这一过程多是在自发中进行,且往往表现为一个迫于个人实际需要而进行认识的被动过程,所以,这种意识所具理性内容势必较为浮浅。
自觉储备是指已经达到成熟年龄的人,以其主观努力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旨在加深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并有意识地使之不断向理性深化而主动获得储力的过程。成熟年龄是自觉储备的基本前提,但却不具绝对性。因为,决定自觉储备的除了成熟年龄这一客观条件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主观因素。
首先,自觉储备的真正实施必以对个人生命社会价值的认知为其基础。唯其如此,他才有可能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并为此创造条件且做出不懈的努力。即使遇到千难万险也会在所不惜。同时把个人、社会、价值、事业溶为一体。其最大的特点则是方向明确,目标坚定,不仅对生活充满信心,而且对己、对人、对社会高度负责。基本规律则是,其价值的追求目标越大,储备其储力的自觉性也就越持久,越突出。其次,必须在认识其生命价值的基础上把意欲自我实现的决心付诸实施。也就是说,必须为此不断付出。这种付出,从本质上讲,与其说是体力的付出,倒不如说是智力的付出。因为,它往往表现为以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艰苦学习,紧紧围绕理论思维把对自己意欲立身的事业与其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不断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如此,自觉储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3.显力
显力是人力静态表现的又一形式。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以以往或即时的具体作为所表现出来且为社会承认的一种实际能力。显力来自储力,它既是储力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也仅仅是其所外化出来的那一部分。然而,人的显力并不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地热致使灼热的岩浆在地球内部强大的压力下从地壳薄层喷出地表所形成的火山那样自然爆发,而是出于一定目的,并有意识地对它加以使用时才能得到显示。可见,人对其储力的使用,不仅是其显力得以表现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对其储力实存的一种确证。
显力是对储力使用的结果,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的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谁都不可能同时解决而必须逐个解决,所以,每解决一个问题都只能是对其储力带有保留的一次有限使用。因为,每个所表现出来的显力都只能是其储力的一部分,而绝不是它的全部。因为储力毕竟是“源”,显力才是“流”。
如果将显力意欲解决的所有问题加以归类,无非是由个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以及所事社会职业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两大部分组成。就与之相对应的显力而言,前者集中地表现为一个人的生活能力,后者则集中地表现为一个人的自我发现能力。虽然两种显力性质有别,但却都是其社会功能的具体反映,却是人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内容。
对任何人来说,求生本能的需求与自我发展的所需引起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并不象水火一样,不可相容,而往往是彼此交织、相互渗透。例如,作为个人求生本能主要内容的衣、食、住、行,一旦涉及到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而若以假公济私、损公肥己、腐化堕落、贪污受贿等形态表现出来,则就很难说它与具体职业和社会生活无关而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作为展现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工作与社会职业,它不仅是其求生本能得以满足的强力手段,而且也是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可能途径。两者恰恰表现为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支持、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象人的双腿一样,共同支持着人体,使之以“一、二、一”的交替步式不断前进。
但是,由于人体生命发展的规律所致,人的这两种能力,绝不可能在人生的每一阶段上同步发展,而是有主次之分。日本曾有教授提出“三万天学习论”,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27岁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将它称之为“成长时代”;27岁~54岁是其第二阶段,名曰“活跃时代”;54岁~81岁是其第三阶段,名之为“充实时代”。“成长时代”的主要活动是学习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活跃时代”的主要活动是接受事业的挑战,并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展翅飞跃中不断积累与整理经验和知识;“充实时代”的主要活动是思考和总结以往的人生经验和知识。[①e]显而易见,在人生的第一阶段,其显力的功能表现,无疑是以求生的目的为主,而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则是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主。
一种显力,两种目的,无论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而使其储力向显力的转化,都存在一个转化效度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这一力态转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效程度并不一致。一般说来,出于求生目的为满足其生理需要的力态转化,其效度虽因人而异,但差别不大,而立足职业意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力态转化,其效度的差异却极为悬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常生活所需之能力更多地是对传统生活习惯的承袭,而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所需之能力,则更多地依赖于创造性的思维。因而前者比后者来得较为容易。如果再深入一步,即使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职业相同,目的一致,而在其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力态转化的效度也未必都尽然一致。何以如此?大致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自己的具体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但对每一个人来说则往往具体化为某一方面的才能,换言之,只能也只有通过某一具体社会职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一旦自己的具体才能与其专业特点“错位”,或是自己的才能虽与职业相符但自我估计过高,那么,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力态转化,效果肯定不佳。
第二,对个人的性格特点与职业特点的内在联系有所忽视。社会上的职业各种各样,但却都有其独具的特征。如果注意到个人的性格特点,特别是气质上的特点,则应尽量使其相符。为此,作为自己实宜选择适当的职业,作为社会则应提供有利条件以便于个人发挥其特殊才能。
4.态势
潜力、储力、显力,均系人力的静态存在形式。所谓静态,只是相对而言,即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其存在形式是相对静止的。但是,从绝对意义观之,它则不可能一成不变。因为“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①f]。人力自然不能例外,而且就人力的这三种静态存在形式而言,往往表现为一个依次转化、依次派生、相得益彰、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否则,人则无法从事各种活动,自然也无所谓什么社会功能。但是,这三种静态人力的依次转化绝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必受其目的的驱动而表现为人的自觉活动。就是说,人只有出自一定的目的才能从事某活动,只有在付诸行动且不断进行的这一活动中才能完成这一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由三个部分构成,潜力向储力的转化;储力向显力的转化;显力向潜力的转化。
潜力向储力的转化,旨在挖掘自己的潜力,使之成为不断得到充实的实力。其根本任务在于揭去其朦胧意识的“外衣”。为此,必须通过对所感兴趣事物的实际接触,以认识领悟其可能发展的方向或趋势,并把这种发展的可能性逐渐地变为现实。这里,确定自己的志向无疑是其关键性的动机。至于能否把动机变成现实的问题,则因多从感性出发且带有浓烈的主观彩色而使之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就是说,既有实现的可能性,也有实现不了的可能。
储力向显力的转化,旨在通过对其储力的具体使用,既在完成某项工作中显示自己的才能,又使自己得到某种满足。这一转化的具体表现,确切地说也就是人们以外部世界某种客观事物为其对象,并按照个人意志对它加以改造利用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它们都必然表现为一种具体行动,而任何具体行动的展开,都必须伴以对其体力的直接支付,否则人则无法行动。诚然,凡属社会活动都少不了智力,对脑力劳动来说这一点无须赘言,对体力劳动来说,若不受智力的支配则必然会出现无效劳动,从而造成对体力和物力的无谓浪费。然而智力毕竟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只有通过一定的体力消耗使之外化出来,才能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可见,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体力与脑力的有机结合,而绝不可能是对其中任何一种的单纯使用,其区别则在于主次不同。无可置疑,人类也正是以这一转化所取得的各种实际成果显示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从而满足其生命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至于这一转化的实际成效,与其说是取决于储力本身的大小,勿宁说是对其储力的正确使用。
显力向潜力的转化是一种继续挖潜的思想活动,旨在扩大储力并使之得到不断充实。它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为其前提,具体化为对其所学有新的思悟,其根本动机是力争富于创造性地圆满完成任务。这里,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苦思冥想,思行互激是其关键,唯其如此,才能蒙发令自己神往的新思奇想,从而使这一转化成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凡持这一态度做事的人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做某件事或解决某一问题的关键时刻,会偶然出现某种即兴联想似受到某种启发而往往表现为一种朦胧意识。它既难以明状又似是而非,既隐约可现又若即若离,但却令人难以忘怀,不断反思,从而使之成为思维的“焦点”和引发新思新见的“酵母”。其实,这就是随着显力功能的发挥而转化来的一种新的潜力,并对原有潜力进行补充。
显而易见,显力向潜力的转化与前两种转化截然不同。如果说潜力向储力的转化是为了获得智力,储力向显力的转化是为了显示其智力,而两者都以特定的作用对象而表现为一种具体作为,那么,显力向潜力的转化则往往表现为显力在发挥社会功能过程中有所新悟而致使其智力回归。前两种转化因为人人需要,概莫能外,所以,使之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后者则因其毕竟是显力的一种副产品,又多属于那些勤于思考和苦心钻研者的“专利”,且以偶发新悟紧抓不舍为其前提,所以使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或然性。
上述三种转化各有特点,但都离不开人的具体作为,无一不体现为人的具体活动。但是,作为静态人力三种转化中介的具体作为与活动,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然而却以各自的功能构成一个不可分割且依次转化的严整程序(见图)。
图 静态人力三种存在方式的转化程序
依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潜力以思维作为中介,通过对它的发现和认识而转化为储力;储力以实践作为中介,通过对它的使用和发挥而转化为显力;显力以其功能过程中的即兴联想和偶有新悟作为中介,通过对它不断紧追不舍的深入反思而转化为一种新的潜力。总观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表现,这三种力态所呈现的这一规律性的转化,不仅是每一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得以展现的可靠基石。
这里必须指出,尽管在这一系列转化过程中,只有当潜力最终转化为显力时,才能对外部世界产生直接的影响并达到个人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人力三态依次转化过程的结束,而只是在人生不断进取过程中人力的一次性释放,只是对某一具体性任务的一次性完成。整个过程在更高的一级上继续从头进行,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升级的过程。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展现自己的生命,且以其社会功能的具体发挥而显示其人口质量的水平。
注释:
①a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13页。
②a 《四角号码词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84页。
③a 奥托(Otto HA):《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载《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
①b 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50、51页。
①c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①d 恩格斯:《反杜林论》。
②d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①e 参见白谦诚、曹石编:《成才之路》(续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75页
①f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