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湾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疲软态势,应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把握好供给侧管理策略。文章首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管理动因进行分析,包括稳定经济发展需求、减少库存需求、推进城镇建设需求、适应消费趋势变化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管理对策,以期加快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管理;市场需求变化
前言:在2015年年末时,中央财经小组提出了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号召,并作出了四项重要工作部署,包括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减少库存、化解金融风险等。在深化推进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应将相关政策要求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管理动因分析
(一)稳定经济发展的需求
房地产市场供给侧要素包括房屋、土地、中介、金融机构等,以房屋为主体牵涉到许多利益相关主体。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虽然历经起落,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出型产业。在房地产快速发展下,也带动了建筑装修、水泥、钢铁等产业的发展。按照房地产行业GDP总量占比进行衡量,近十年来,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20%以上,对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房地产行业同样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最近已经出现价格、成交量双下降的趋势,必须积极推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1]。
(二)减少市场库存的需求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一直存在库存过高的问题,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房地产库存量逐年上涨。虽然近两年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库存有所下降,但总体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在2016年峰值时期,我国商品房库存总量为7.39亿平方米,住宅库存总量为4.66亿平方米。过高的库存导致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矛盾增加,大量库存得不到及时消化,会影响房地产资源配置,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低质量竞争现象。
(三)推进城镇建设的需求
推进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也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求。房地产发展与城镇化市场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可以对后者起到支持作用,而城镇化建设则能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据统计,城镇化率增长1%,商品房销售面积可增长5.21%。同时,房地产市场能够为城镇化提供物质保障,由于房屋属于耐消品,再加上土地稀缺性,投资风险较小,是投资者的优先选择。因此,在国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积极推进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助力[2]。
(四)适应消费趋势的需求
从目前房地产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来看,人们对房地产市场需求也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居住层次。在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下,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更多的体现在旅游、养老、社交、娱乐等更高的层次。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也需要与相关产业结合起来,满足消费市场的新需求。同时应提高房地产产品质量,减少低质量房屋,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需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管理对策研究
(一)加快去库存,优化供给结构
在现阶段房地产供给侧管理过程中,应继续加快去库存,对房地产供给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结合棚户区改造,采取货币化安置措施,推进房票制度,代替传统建设改造房、安置房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新建安置房数量,还能够让改造户有货币购买现有库存的商品房,同时有利于缩短安置时间,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实施。(2)加快现有库存房周围配套设施建设,包括银行、医院、学校、物流和市场等,并实现交通道路与市区主干道的连接,提升现有库存放购买吸引力。(3)对现有库存房进行提质改造,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等,提升现有库存房的升值潜力。同时结合房地产技术创新发展,包括3D打印建筑等,加快房地产4.0时代的到来。
(二)打造新业态,提供创新驱动力
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实施过程中,应关注于房地产市场的新消费理念,积极打造全新业态,实现房地产与养老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的深度融合发展。这是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房地产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例,在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养老地产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积极开发养老地产市场,采用适老化设计方法,并实现养老设施配套,能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再比如,房地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开发景区地产,在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让景区地产成为房地产市场投资新选择。在此发展趋势下,有利于实现房地产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顺利对接,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三)落实价格调控,推进城镇化建设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仍存在价格增长不合理的现象,投机者依靠房地产投资获利,哄抬房地产市场价格,刚需者则面临买不起房、买房压力大的问题。这是加剧房地产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也难以充分发挥房地产的支持作用。从市场实际需求来看,在城镇化建设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在城市生活,首先要解决住房问题。因此,必须与政府城镇化战略相互配合,落实房地产价格调控措施,通过为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刚需者提供更多优惠政策,让刚需者能够买得起房、切实缓解购房压力。在此方面,需要发挥政府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规范作用,按照功能进行分区,提高保障性住房占比,让城镇化过程中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群体能够快速融入城市,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从而更好的为推进城镇化建设作出贡献。
(四)创新制度体系,提高政策针对性
在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相关政策的针对性,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从控制总量、调整房地产供应方向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对土地供应制度进行调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发挥土地资源效用。同时应顺应市场对于房地产资源的配置影响,完善房地产企业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企业的优化重组,加快清理“僵尸企业”,深化市场结构调整。此外,应通过加快财税制度、融资管理制度的创新,弱化房地产市场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性,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构建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新生态环境。在此情况下,可以加快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扫清制度方面的障碍。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面对当前的市场下滑趋势,应积极推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通过创新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管理方法,把握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方向,实现房地产经济高质量增长目标。在此过程中,应积极打造新业态,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从而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瑞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2):183-184.
[2]梁迪,刘寅,施昱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物价,2018(04):59-61.
论文作者:彭诣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房地产市场论文; 房地产论文; 城镇化论文; 库存论文; 需求论文; 我国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