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选取60例我院肿瘤内科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采用QOL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比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肿瘤内科;效果
机体细胞长期受到内外有害因素的影响,会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形成的新生物就是肿瘤[1]。目前,肿瘤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随着肿瘤的生长,肿块会压迫圣经末梢或神经干,患者会战胜灼热、隐痛、放射性痛。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探究其应用效果。循证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采用明确地、审慎地、明智地、科学地证据与临床知识与经验结合,进行更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详细结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选取60例我院肿瘤内科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n=3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58~89岁,平均(63.1±5.4)岁,病程0.5~12年,平均(5.4±1.2)年。双号为观察组(n=3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57~87岁,平均(62.9±5.6)岁,病程0.4~11年,平均(5.5±1.4)年。肿瘤类型包括肺癌12例,结肠癌10例,胃癌9例,直肠癌9例,乳腺癌10例,卵巢癌5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颈癌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同时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研究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史,包括肿瘤病因、病理以及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情况,对治疗肿瘤方案做进一步认识;(2)鼓励高蛋白、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3)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观察组患者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4)不同治疗的护理:放射治疗后注意皮肤清洁、干燥,观察照射器官的反应,防止并发症发生。化疗后患者应防止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炎。注射时稀释药物,制定静脉使用饥荒,对药物溢出血管外处理。防止全身毒性反应和狐狸,每周进行血常规检查,出现异常及时治疗;(4)健康教育:保持心情舒畅,禁烟酒等[2]。
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1)提出问题:肿瘤患者在镜子拿个治疗后,探究那些方法可以防止患者产生并发症;(2)寻求证据:通过翻阅文献、查找图书馆书籍、网上查阅资料等,查找关于如何预防肿瘤患者并发症进行搜索;(3)评价证据:对查阅的结果的严谨性,包括分组方法、干预方法、取样方法以及统计方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研究,探析设计额有效性、实用性,对防止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护理方式进行系统性的评价;(4)证据传播:展开培训、知识讲座、资料发放、多媒体网络以及发表论文等多种途径和媒介,将系统评价的结果或结论,让每位护理人员熟知、了解;(5)应用证据:护理人员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以及相关性进行评价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意愿,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6)评价证据后效果:制定护理规范,实施严格的管理程序,实施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无下降[3]。
1.3判定标准
采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食欲、睡眠、疲乏、精神、疼痛等12个方面,满分为60分,差:0~30分;中:31~40分;良:41~45分;优:51~6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有意义。其中计量资料“ ”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2检验。
2、结果
采用QOL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比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3、讨论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900多万人患者上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为200万,死亡人数高达140万。造成肿瘤的病因有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或慢性刺激,或有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局部表现出肿块、疼痛、溃疡以及出血,早期肿瘤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晚期肿瘤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某些肿瘤会产生相应功能的变化。临床治疗可采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肿瘤患者会产生身体、心理的不适,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
循证护理是根据循证医学而产生的一种护理理念,循证医学起源于加拿大,由学者Guyatt提出,在1992年由Lsackett进行整理和完善。随着发展逐渐应用于护理等领域,遵循了西方自然科学试验的理性,并体现了对患者个人价值观的重视。循证护理的三个要素分别为利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经验,最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院以及价值观进行护理。整体的护理理念就是以患者为中心,更注重个体化护理。本次进行不同护理的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标准化、经济的护理服务,临床相关研究发现,采用更加科学的护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映霞,李春梅,黄慧敏.循证护理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246-247.
[2]王领群,王东挺,陈明津.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4):96-98.
[3]章萍,陈春.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05-108.
[4]陈慧,荣志宏,徐静.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900-1901.
[5]冯翠兰.循证护理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52-55.
论文作者:谢桂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内科论文; 方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