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中医医院 湖南宁远 4256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70例孕妇,使用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产妇于怀孕中期即被确诊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在怀孕至第34周时才得到糖尿病病情的确诊。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的状况,观察组产妇的刨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情况观察组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应在怀孕期间做好孕期检查,以便及早的发现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新生儿的成功分娩和身体健康。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时机;母婴预后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并发症,在妊娠期的发病率为1%~2%左右,临床表现为孕妇在妊娠后出现糖耐受异常或者是糖尿病[1]。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患者的妊娠终止方式及胎儿的负面影响相似于糖尿病,容易引发羊水过多、妊高症、产后感染、新生儿低血糖等[2]。临床上发现,不同的治疗时机对于孕妇的的生产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的在我院分娩的140例产妇,用以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的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7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的入选标准:①ODTT阳性,空腹血糖低于5.6mmol/L;②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的次数超过2次[3],排除有内分泌疾病、严重的其他器官疾病、遗传病等的患者。按照治疗时机的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不同的治疗方式所有产妇及其亲属都了解且表示同意),观察组产妇于怀孕中期即被确诊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在怀孕至第34周时才得到糖尿病病情的确诊。观察组采共35例,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6±2.8)岁,产次1~3次,平均产次(1.5±0.8)次,;对照组共35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1±2.9)岁,产次1~3次,平均产次为(1.4±1.1)次。经比较,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病情等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确诊后,即开始治疗,治疗方式为饮食调整控制、个体给药和运动锻炼指导。
①饮食调整控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搭配,进食的原则为少食多餐,每天进食4~6次,适当的补充钙、铁、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将摄入食物的热量控制在7500~10000kJ/d;②个体给药治疗:所以患者先使用饮食对血糖进行控制,若血糖仍未恢复正常,采用药物配合治疗,即在餐前半小时为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4~6IU/次);③运动锻炼指导:进餐后1h左右,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来消耗部分食物,运动时间为30min左右,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调整运动时间,以孕妇感到轻微劳累为最佳;④孕期监控:在孕期20周的时候,对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检查胎儿的状况,和是否有畸胎存在,当孕妇的孕期达到28周后,每四周复查一次超声,来检测羊水和胎儿的发育。
1.3 评价指标
患者符合以下两条诊断标准中的任一条即可以判断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对孕妇进行3次空腹血糖的检测,测出的血糖数值大于5.6mmol/L或者是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的结果为阳性。
比较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包括阴道正常分娩、阴道主产分娩、刨宫产分娩和剖宫产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羊水过多、妊高症、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和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情况,包括: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内窘迫等相关指标及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刨宫产率48.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5.7%。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产妇在妊娠期后出现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主要特点是葡萄糖摄入大量增加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递增,临床研究显示病情会严重影响母体和婴儿的健康[4]。
一旦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病情得到确诊,要立即进行治疗,治疗不及时会增加不良围产的风险。根据报道,可能因为胎儿过大,产妇要使用刨宫产进行分娩;或者是患者在产褥期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发生宫颈感染;病情甚至可能产生使胎儿产生窒息或者低血糖的症状[5]。
本研究中使用了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于怀孕中期即被确诊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在怀孕至第34周时才得到糖尿病病情的确诊后进行治疗。治疗方式为饮食调整控制、个体给药和运动锻炼指导。通过对于各个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观察组产妇的刨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情况观察组也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妊娠早期对患者的糖尿病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病情一旦得到确诊,立即治疗控制血糖,能有效的减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治疗能有效的减少例如羊水过多、妊高症、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率,新生儿更加健康。早期的积极治疗对于母体和婴儿健康起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筠.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4,12(1):130-131.
[2] 周远青,梁瑞莲,谢健敏,等. 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2(15):123-124
[3] 黄丽红.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08-110.
[4] 陈燕玲,罗宋. 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1):66-67.
[5] 秦义倩,刘莉,周信英,等.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5-76.
论文作者:黄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糖尿病论文; 产妇论文; 妊娠期论文; 并发症论文; 孕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新生儿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