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继电保护及防护方法论文_聂晓峰

论电力继电保护及防护方法论文_聂晓峰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丰县供电公司 河南濮阳 457300)

摘要: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的稳定中起重要的作用,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为了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尤为重要,做好电力继电保护防护工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起到保障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如何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于找到更好地继电保护方式。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防护

1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电力系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覆盖的范围不断增广,相关网络结构也变得复杂。因此,有必要做好电力继电保护的分析,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从容应对,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发挥着作用。

而继电保护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旦继电保护受到干扰,则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找到干扰原因,根据实际的干扰情况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才会得到进一步保障。

2 电力继电保护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地吸收,消化,已逐渐掌握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对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现阶段,微机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的创新时代。可靠性工程涉及元件实效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系统可靠性的定量评定,运行维护,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等各方面。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要作用与要求分析

3.1 继电保护的重要作用

继电保护是在电力系统的一些元件受到损害出现故障问题时,相关继电保护装置能使得这些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进行切除,停止故障元件的运行,从而对于故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得故障元件在短时间内进行恢复,保证元件不会发生二次故障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减少停电的范围。

随着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制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保护设施正处于不断地生产和研发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特别是智能化继电保护系统正在完善,进一步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继电保护的要求分析

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时,需要满足:

3.2.1 可靠性

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在需要保护的部位进行可靠动作,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也要进行继电保护。

对配置两套全线速动保护的线路,至少应保证有一套全线速动保护投运;对于220kV电网的母线,母线差动是其主保护,变压器或线路后备是其后备保护,如果没有母线差动保护,则必须由对母线故障有灵敏度的线路或变压器后备充任母线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

3.2.2 选择性

选择性是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尽快对短路的故障进行切除,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损坏的程度,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对线路设备等都存在着一定保护作用。采用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将故障的范围缩小,实现备用设备或者是重合闸的投入效果。

相关原则方面:纵联或速断段保护在内部故障时应可靠动作;上下级保护遵循逐级配合原则; 在主保护双重化配置运行时,后备允许不完全配合;拒动时一般只允许越一级动作切除故障; 线路末端接地允许纵续动作切除故障;某些方式允许适当牺牲选择性(如终端变、串供线路)。

3.2.3 速动性

一般快速保护动作时间都有一个范围限制,电力继电保护的快速动作时间范围是在0.06s~0.12s之间,最快可达0.02s~0.04s;速动段保护动作时间取决于装置本身技术性能;下级电网故障切除时间要满足上级电网的稳定要求,必要时设置解列点,从而缩短故障切除时间; 在满足选择性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快动作时间和缩短时间级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防护方法

4.1 协调配置保护人员

在继电保护中,调度、继保、运行人员都会参与到其中。必须做到步调一致,思想统一,使三方人员合作意识与新型保护相结合。明确继保人员与电网调度和基层运行人员一样,是电网生产的第一线人员,工作一样,目标一样。

4.2 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继电保护的特点,健全和完善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继电保护设备台账、运行维护、事故分析、定期校验、缺陷处理等档案应逐步采用计算机管理跟踪检查、严格考核、实行奖惩,有效促进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

同时电力系统在管理中应加强对继电保护工作的奖惩力度,建议设立年度继电保护专业劳动竞赛奖等奖项,并制定奖励办法进行奖励,从而增强继电保护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4.3 实行继电保护智能化与网络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应用,在继电保护领域的应用逐步开始。在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影响着各工业领域,为各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4.4 电力继电保护对人才的硬性要求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按照调试大纲一次进行可以实现。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处理好并非是一件易事。其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解决处理故障的有效方法。

继电保护技术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处理故障的能力上。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按照软硬件系统分类分别找出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这对于人才就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

5 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会逐渐朝着计算机化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保护基本功能外,还应该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功能与其他保护装置和调度联网以供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制程序等。

电力继电保护不断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保护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微机保护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各种功能,如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网络保护的最大好处是数据共享,可实现本来有高频保护,光纤保护才能实现的纵联保护。

另外,因保护系统采集该站所有断路器的电流量,母线电流量,所以易实现母线保护,而不需要另外的母线保护装置。电力系统网络型继电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是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新技术与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智能化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方法及控制原理不断被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领域。

6 结语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发展,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安全保障,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的有利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日益呈现出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进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和安全运行研究[J].硅谷,2012(4).

[2]高海福.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05).

[3]丁洪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及其防护措施研究[J].科技传播,2013(02).

[4]金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及其预防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3).

作者简介

聂晓峰,男,1977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聂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论电力继电保护及防护方法论文_聂晓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