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孙淑梅,徐霞

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孙淑梅,徐霞

孙淑梅 徐霞(通讯作者)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骨折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92-01

随着临床医学和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单纯的治疗已无法满足骨折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需求[1],在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护理方式,可让患者从心理层面接受治疗,提高康复率。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区间为21-75岁,平均年龄为(45.8±2.4)岁;病程为1-15小时,平均病程为(3.9±0.8)小时;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区间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46.9±2.5)岁;病程为1-16小时,平均病程为(4.2±0.7)小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包括:保持患者的就医及病房环境安静、整洁,与患者沟通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流程如下:第一,在患者入院当天,向患者介绍本院的相关制度,并让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环境有所熟悉。同时,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疑虑,并针对患者的疑问给予其积极的回答,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缓解其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可通过音乐、微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第二,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手术团队、手术麻醉方式以及以往类似手术的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手术。第三,术后,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饮食情况进行指导。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纤维物质的食物,与此同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第四,随访期健康教育:对患者出院后的活动方式进行指导,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训练强度,若患者在术后康复效果不佳,及时回医院进行复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3.2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经护理后的骨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就医程序的满意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满意度、医院环境的满意度等。调查问卷的满分为30分,21-30分表示患者对管理非常满意,11-20分表示患者对管理满意,10以下表示患者对管理不满意,满意度的计算方法如下:管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分析,数据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0.14±3.49)天,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5.75±4.61)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中,非常满意患者46例,满意患者13例,不满意患者1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中,非常满意患者32例,满意患者17例,不满意患者11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对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是因为骨折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术后的康复治疗相对较长,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健康教育是指在骨折患者治疗即康复阶段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的护理。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将骨科的相关知识以及骨折康复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并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理念。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接受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在提高患者康复率的同时,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有关研究结果相符,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可减轻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健康教育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文珍,缪素萍.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8):2924-2925.

[2]许开.沟通在儿童骨折护理中的积极作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932-6933.

论文作者:孙淑梅,徐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孙淑梅,徐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