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其信任度的研究论文_张鑫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状况及其与自信心水平和对他人的信任水平关系。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UCLA孤独量表、个人评价问卷和信赖他人量表对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施测。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20, 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自信心水平及对他人的信赖水平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PEI=-0.64,pPEI>0.05; tFPS=1.34, pFPS>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自信心呈现负相关(r=-0.64,P<0.01),其自信心对孤独感预测的回归方程显著(F=43.34,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明显存在;自信心可以预测其孤独感;自信心水平越高,孤独体验越弱,自信心水平越低,孤独体验越强烈。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孤独感;自信心;信赖他人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341-02

1.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在至少在一个月中有相当显著的一段时间存在幻觉,妄想或者其他精神病性症状的疾病,通常涉及认知,情绪行为的失调[1]。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我国精神分裂症患病人数较多,患者在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也给患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刻不容缓。

相关研究表明,孤独感较强的人缺乏自信以及对他人的信任,由此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拘谨,人际交流较少,因而更加孤独[2]。李淑芬等研究表明,通过自信心的系列训练活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量表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自信心综合训练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然而周朝当等的研究却得出“提高信任度,对避免或减轻病人的焦虑是无裨益的”的结论,当前研究尚存争议。

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其自信心水平和对他人的信任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作用,来为是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信心训练提供建议。

2.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研究组:在XXX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和其他精神障碍的排除标准,有良好的汉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愿意接受问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有效回收率为74.26%。其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16~55岁,平均(30.54±8.63)岁;未婚18例,离异3例,已婚54例。

对照组:抽取至XXX精神卫生中心陪同患者就诊的家属共发放75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3%。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17~52岁,平均(28.44±7.12)岁;未婚29例,已婚41例。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学历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

2.2 方法

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

UCLA孤独量表:主要评价受试者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得分越高,表示受试者的孤独体验越强烈,即越感到孤独。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大学生0.94,护士0.94,教师0.89,老人0.89。

个人评价问卷:主要用来评定受试者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其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在女性为0.74~0.89,在男性为0.67~0.86。

信赖他人量表:本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一般人的可信性、诚实、善良、慷慨和友爱等本性是否有信心。此五项的重复性系数为0.92,其中有四项均超过0.90。

采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UCLA,PEI,FPS量表结果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将研究组的UCLA得分分别同PEI,FPS进行相关分析(P<0.05),将具有相关性的量表得分与UCLA得分进行回归分析(P<0.05)。

3.结果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量表评定结果比较

4.讨论

本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正常人来说具有较为明显的孤独体验,有相当多的患者地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孤独,这和Shioda等以及赵占宏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有较为强烈的病耻感,认为自己是异类,会被人鄙视。孤独感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也和认知损伤及阴性症状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

由问卷结果可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与其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越是缺乏自信,其孤独体验愈发强烈。缺乏自信心的人,一方面,自我评价较低,较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另一方面,由于自信心不足,内心较为敏感,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因此缺乏足够的外部支持,孤独感更强烈[2]。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相应的自信心训练有助于降低他们的孤独感,改善其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康复。因此,有必要将已有自信心训练方法加以推广并尽可能开发新的更加有效的自信心训练方法,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几次才能完成问卷,可能会对测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明显存在,其自信心水平越高,孤独体验越弱,其自信心水平越低,孤独体验越强烈;其自信心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孤独感。尚无充足的证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与其对他人的信任水平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刘娟娟,黄芬.孤独感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8):712-716.

[2]李淑芬,黄金茹,赵戈辉,等.自信心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2):126-126.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其信任度的研究论文_张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