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精神卫生管理工作水平论文_谯志

提升精神卫生管理工作水平论文_谯志

四川省宣汉县土主镇宣汉县精神病医院636150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精神卫生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障碍的发生、预防、遗传、医疗康复。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研究增进和提高健康者精神健康。由此可知,精神卫生的服务对象一方面是精神障碍患者的预防、医疗以及康复,一方面是健康人群的精神健康维护与提高。

精神卫生问题属于公共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矛盾点日益凸显,导致我国近年来精神病患人数增加,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自残,甚至自杀行为,据相关数据统计,抑郁症患者自杀率在10%~15%左右,我国自杀人群中约2/3患精神性疾病,精神疾病在我国各类疾病中排名为首位,患严重精神障碍者约1600万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功能严重障碍、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可对身边人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此,加强精神卫生管理就十分重要。

目前在精神卫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严峻性认知度欠缺,精神疾病患者监护责任落实较为困难;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匮乏,发展不均衡;患者收治法律制度不完善,精神卫生医疗单位执业风险大;精神卫生管理人才缺乏、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精神卫生不仅是涉及精神医学专业的领域,更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等直接挂钩,因此,提升精神卫生管理水平尤为重要。

下面就从如何提升精神卫生管理工作水平说起。首先应加强精神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团队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人才,加强精神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提升精神卫生管理人员管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应树立积极正确的精神卫生管理意识,意识到精神卫生管理对保障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精神卫生管理部门领导应发挥带头作用,重视精神卫生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开展进程,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落实工作,做到权责一致,遵守行为规范,精神卫生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定期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业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明确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做好相关地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掌握相关地区精神疾病患者发病率、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与清除患者变动情况;做好相关地区精神卫生教育宣传工作;根据患者所患精神疾病类型,做好四期分类管理、记录与保管,定期参加相关精神卫生保健会议,汇报总结工作,按时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及时进行上报,定期参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与网格化工作,服从领导安排,参与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在当前建设以急救为主的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同时,应加强精神疾病医疗和康复体系建设,完善预防、治疗、康复的全方面精神卫生工作体系,推广精神急性综合防治工作,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预防、治疗和康复一体化的全程服务。

加强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宣传,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干预,降低精神疾病发生率,加强对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人群心理健康意识,减少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提升精神疾病患者就医保障,推动各医保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医疗费用支持,适当提高精神疾病患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范围;规范心理卫生服务,加强对心理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以促进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服务水平;依法管理精神卫生工作,依法合理维护精神疾病患者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平稳定发展。

以上就是如何提升精神管理水平的一些简单措施,做好精神卫生管理工作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与保障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精神卫生管理部门人员应严格落实精神卫生管理工作,以为发展精神卫生事业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谯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提升精神卫生管理工作水平论文_谯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