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谭春”新论--兼论田剧、上海戏、李芦剧等的源流_花鼓戏论文

吴忠“谭春”新论--兼论田剧、上海戏、李芦剧等的源流_花鼓戏论文

吴中滩簧新考——兼谈锡剧、沪剧、梨簧剧等的源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吴中论文,滩簧论文,锡剧论文,沪剧论文,源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3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03)01-0120-06

1982年,我在撰写《锡剧传统剧目考》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时,就曾对锡剧的总源 头作了些探讨。在常帮、锡帮何者为先的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我对这一问题作了更进一 步的思考。

首先,在江苏流行的众多滩簧中,简称“苏滩”的苏州滩簧是首先形成的,其它“滩 簧”,不论是“常滩”、“锡滩”、“申滩”乃至安徽南部的“芜湖滩簧”等等,都在 “苏滩”之后,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对此,我将在下面一一考证。

又,本文之所以题名曰《吴中滩簧新考》,首先是因为我国的这一曲种流传甚广,在 安徽、浙江乃至福建诸省,都有它的演出踪迹,甚至有命名为“滩簧”的曲种或受它影 响的剧种存在,而我只能考述其流行在江苏省吴中一带的滩簧,此其一。其二,所谓“ 新考”也有几点应加以说明:(1)我对它的起源的考证,与其它名家的考证有些不同之 处;(2)我考“滩簧”,顺带也将“锡滩”或曰锡剧的总源头一并考出;(3)我明确地论 断沪剧、锡剧乃至安徽南部的“芜湖滩簧”等剧、曲种的形成,都是受了“苏滩”的影 响而发展起来的,有的甚至直接由“苏滩”蜕变而成。

四十余年来,锡剧研究者一般的说法是在常州、无锡农村一带,约于清代道光、咸丰 或同治年间,亦即太平天国这一段时期内,形成了一种滩簧腔调,再由此衍化为滩簧花 鼓小戏,而后才逐步发展成为锡剧。但就我所接触的史料来看,关于锡剧的源头,并不 完全是这样。锡剧史的研究者们说锡剧起源于“滩簧调”,这是事实,但对“滩簧”起 源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各地都说有自己的“滩簧”,如“锡滩”、“常滩”、“苏 滩”乃至与它相接近的“申滩”和远离苏南的皖南“芜湖滩”等。而我总以为,它们有 一个总的源头。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没有哪一位考证家能对“滩簧”作出认真而系统 的、比较科学的或稍有说服力的考证来。虽然在1916年武林印书馆出版过一本《滩簧考 》,但资料贫乏,只说出目,没有什么论证,当然更缺少科学佐证,且有主观臆断之词 ,未可深信也。既如此,那么就只好把散落在各类书籍中的滩簧史料,一一钩稽排比出 来,互相参照进行研究,让史料来说话。

倘要论证“滩簧”的最早源头,诚然不能局限于清代花部勃兴后江南诸声腔应运而生 这一阶段内,还应把它的发生与发展推向更早一些年代,才合乎历史的客观情况。

我以为,所谓“滩簧”,是由明代的一种称作“南词”的声腔逐渐发展起来的。理由 之一是:至今福建省还有一个来源于苏滩的南平南词剧团存在。它们早期的曲调、唱法 、剧目都与“苏滩”相同,仅是语音相异而已。但到了明代以后,在艺人的口头或文人 的笔下,它都有了各式各样的名称,或曰“弹王”、“弹簧”,或曰“摊王”、“摊簧 ”,或曰“滩簧”、“叹王”。但它确实出于明代的说唱艺术。有人说它出自“道情” 等,但不准确。(注:寻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宋代演艺中去,有的说来自道情,有的说 来自宋末元初乃至元明间的说唱、陶真。这些说法,虽各有一定理由,但与这个名曰“ 滩腔”的大声腔系统距离甚远,既找不出它的曲牌,也找不出它的腔格、板式,更找不 到它的曲目,甚至连任何传承关系也找不到,等于一句空话。所以,我就不能将其采用 ,以免引起叙述上的混乱,变为繁琐考证;特别是与我的题目“兼谈锡剧、沪剧、梨簧 剧等的源头”更不相干,故我一概略而不论了。)

明代戏曲杂评家钱希言在其所著《戏瑕》一书中写道:“文待诏(按:指文征明)诸公 ,暇日喜听人说宋江。先讲‘摊头’半日,功父犹及与闻。”(注:据典籍,常熟钱希 言上辈好几代与姑苏文征明上辈素有交往,故钱知此事。)此处所说的“滩头”,即“ 书帽”也,与他并演的有“弹词小唱”,或称“南词小唱”。(注:至今吴下一带说到 当年唱“苏摊”,老辈人仍然爱说“滩头”。)而“滩头”的演法变为声腔,就如今日 弹词正唱前的“开篇”了。所以这种说书是有说有唱的,一若今日之苏州评弹。另外, 据长篇小说《金瓶梅》所反映的情况,亦可为佐证,如第十一回花子虚摆酒请客一节中 说道:“有两个妓女琵琶、筝篁在席前弹唱‘南词’”;第三十回又说:“一日三伏天 气,十分炎热,西门庆在家中聚景堂上,吩咐春梅,‘你们唱个《人皆畏夏日》我听呀 ’”,这节目在“南词小段”中有,是类乎“开篇”的玩艺儿;李瓶儿也说:“唤一班 唱南词儿,来家随喜”等等。到得清代乾隆前期蒋士铨在《咏唱南词》诗中也曾写道: “三弦掩抑平湖调,先唱‘滩头’与提调”,“父母之命孔经传,婚姻私订南词有”( 黑点由笔者所加)。这里所指之“平湖调”,是“滩簧”中插用的一种南方曲调,正如 后来苏滩中插用的“费伽调”、“陈调”一样。可见,这门声腔艺术当时已在逐渐丰富 之中了。同时,他这首诗不仅把这门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介绍清楚了,而且还揭示了这 一形式早在清代中叶时期,便已在平湖一带传开,它先前就是一种说唱艺术,和后来发 展成的“苏滩”或“滩簧”,其演唱形式依然相同。所以,顾笃璜同志在《苏剧》一文 中谈到源流时便称:“滩簧原名‘南词’,或称‘对白南词’,这是一种由南词、昆曲 、滩簧合流而成的素衣清唱的曲艺。”

考述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应当梳理清楚,这是顾笃璜同志文中所语焉不详的,也是周 贻白教授并未说明的,但倒是一个研究“苏滩”应当予以弄清楚的问题,这就是“苏滩 ”中所谓“前滩”与“后滩”之分。弄清它,就能弄清两种“滩簧”在其艺术内容上的 不同性质乃至当时人们是怎样衡定艺术品局的。

所谓“前滩”,一说乃是“钱滩”之讹传,因有一位名钱明树的贡生,从昆剧中移植 来大量曲目,由“苏滩”艺人演唱。《滩簧考》中所附的曲目有:《赐福》、《单刀》 、《琵琶记·书馆·扫松》、《荆钗记·见娘》、《白兔记·出猎》、《红梨记》、《 西厢记·游殿》、《连环记·议剑》、《牡丹亭·学堂》、《绣襦记·卖兴》、《狮吼 记·梳妆、跪池》、《水浒记·活捉》、《西楼记·楼会》、《儿孙福·桥别》、《花 魁记·遇美、劝妆、接吐、独占》、《金锁记·斩窦》、《寻亲记·跌包》、《绞绡记 ·草相》、《白罗衫·看状》、《雷峰塔·断桥、复钵》、《渔家乐·羞父》、《吉庆 图·扯本》、《长生殿·酒楼》、《十五贯·访鼠》、《珍珠塔·见姑》、《珍珠塔· 亭惊、赠塔》、《果报录·审问》、《当炉艳·当炉》、《烂柯山·逼休、痴梦》。此 外,散折有《思凡》、《下山》、《和番》,从乱弹系统中移植来的有《借靴》、《罗 梦》、《芦林》。(注:后者实为弋阳腔戏目,唱腔亦是弋阳腔曲调。)但更多的剧目, 确是昆剧的基本剧目,且大都曾营业演唱。由此也可以看出,它是趋向高雅一路的“苏 滩”,但是这一做法是在晚清咸丰年间。一说是在咸丰元年,由钱明树开始移植,但比 之早期“滩簧”之形成,要晚好几百年。所以,“前滩”并不在前。

而所谓的“后滩”,倒是早就有了的“苏滩”,但它又被人命名为“油滩”,意思是 说它是一种油腔滑调的“滩簧”。它的基本剧目是:《公公偷媳》、《卖布》、《弃行 》(即《马浪荡弃行》)、《捉垃圾》、《扦脚做亲》、《卖青炭》、《卖草囤》、《荡 湖船》、《插兰花》、《拔兰花》、《绣荷包》、《卖橄榄》、《打斋饭》等,亦即所 谓“原有小戏十八本”的便是。一眼看去即知,这些都是表现民间下层人民日常生活或 男女爱悦的故事,是当时士大夫所看不惯的民间小戏。但我看了这些戏中的某些本子, 倒觉得它有不少是清新健康,很有人民性,也很能使人赏心悦目的。它至少在乾隆前就 已有了的,据此也可以说,“后滩”并不在后,而是应在其前;而“钱滩”应在其后。

“滩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仅结合了南词、昆曲等南腔,还可能是遇到了能够相 互融汇的声腔,与之相结合。所以到得嘉庆后期,苏州顾禄著《清嘉录》卷一的“新年 ”条中,就曾这样写道“滩簧乃弋腔之变也”,又说它“以琵琶、三弦、檀板,合动而 歌”,把它的起源又拉向弋阳腔里去。这也不无理由。“苏滩”既能合昆腔而变,又何 尝不能合弋腔而变呢?况昆、弋是当时对峙的两大声腔,姑苏同时皆有。但在五十年代 初期,郭向安、叶林两位同志在研究锡剧起源时,是一直不同意这一说法的,他二人认 定“滩簧是流行在无锡农村中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变而成”。这自然是为了适应当时强调 艺术起源于劳动人民或劳动生活中间这一流行概念所使然。其实,锡剧受到苏滩之影响 ,也一样与劳动人民有关,只不过当时人们总认为苏州腔有点文绉绉、软绵绵,好象不 是劳动人民艺术似的,这其实是一种偏见或误解。但今日看来,我以为且慢加以反对, 而应当予以实事求是的研究为宜。

戏曲史的常识也早告诉我们,苏南一带的戏曲声腔源古,调繁。太远的不谈,单就清 初以来的情况看,苏州一直是昆、弋并存,花、雅竞演的。昆腔情况已众所周知,无须 赘言,此处单介绍一下弋腔于清初时在姑苏的活动,看看能不能成为“滩簧乃弋腔之变 也”这一论点的一个旁证。康熙卅二年苏州织造员外郎李煦,(注:此人与曹寅有姻亲 关系。)曾奏请康熙皇帝给他派一名教弋腔的师傅,来教他新组成的弋腔女班中的雏伶 ,以便供奉皇上,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批准。李煦在谢恩折中说道:“窃想昆曲颇多,正 要寻个弋腔好教席,学成送上,无奈遍处求访,总再没有好的,今蒙皇恩特着叶国桢前 来教导,此等事又都是臣力量做不来的,如此高厚洪恩,真竭顶踵未足尽犬马报答之心 。今叶国桢已于本月十六日到苏,理合奏闻,并叩谢皇上大恩。”(注:引自《康熙朝 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由此可知,虽已到了清朝的第二代,姑苏那时仍有弋阳腔在演 出,并且是衙署提倡,设有官班,可见弋腔势力不小。而到得乾隆时期,吴门歌伎香堂 业又大大兴起(即娼兼优的女戏班),艺伎们又大抵是昆、弋并唱,当然也有兼擅“滩簧 ”小曲者。所以直至嘉庆五年,西溪山人著《吴门画舫录》,其中记“女戏陈香桐”一 条便这样写道:“陈香桐,字壁月,行三,非昆非弋,亦昆亦弋,亦作花鼓戏者(花鼓 即滩簧也)”,“往来吴越间所识皆多豪门右族、贵戚公子,或买舟向村落间,居人敛 钱演剧(乃船上花鼓戏也),士女如云,负贩并集,陆博踢球之徒,以及游手无业者,往 往藉姬以食,姬可谓超乎流辈矣!之梁溪,姬倾心于梁溪某公子……”(按:梁溪即无锡 )。由此可知,花鼓滩簧在嘉庆初已大盛,并且亦已传播到无锡。当然不止是此时才开 始有的,而是在乾隆时代或更早些时便有演出。这就表明它至少早于太平天国七、八十 年就已经有了。同时,也可以看到这陈姬的收入也极为可观,居然能养一帮子闲人,而 且演船戏时,每到一乡就有人醵资以观其演出,也说明了她们演出规模比较大,所结交 者又都为豪门大族,颇有些势力。如果不是有较大影响的艺妓,是不可能有如此之好的 际遇的。西溪山人在叙述这件事时,又是昆、弋、滩簧三者并提。所以陈姬所演的戏, 也不是一般的小戏,而是一种较有规模的,并受昆、弋影响的正在兴起的地方戏曲。既 如此,说这种滩簧戏是曾与弋腔有些关系,就不能被讥笑为毫无根据的荒唐之言了。再 联系到她还到过无锡,并倾心于当地某公子,这就很难说她的演唱对无锡那时的戏曲丝 毫没有影响。又,赵景深教授在其《戏曲笔谈》书中的《明代的民间戏曲》一文中,也 曾说过“特别是通俗不拘的弋阳腔,本无宫商,亦罕节奏,徒取畸农市女,顺口可歇, 便不胫而走,到处为家,所过处即与当地民间土戏所唱相结合”,自然也有可能与这滩 簧相结合了。所以顾禄才在《清嘉录》中说道:“滩簧乃弋腔之变也。”故也不能把他 之所云视为无稽之谈。

最能说明“滩簧”起自苏州,形成正规苏州滩簧演出形式比其他各路滩簧为早者,莫 过于乾隆时各种有关典籍的实证最为有力了。查乾隆卅九年所出的《缀白裘》同集,即 今本中之第一集第三卷《算命》一折戏中,有个角色是算命人,他上场时念白道:“慢 点,我还要饶它一只‘摊头’”,而这“摊头”即是指“滩簧”的开篇。又,乾隆时著 名戏曲家沈起凤所作传奇《文星榜》之第四出,有一个角色是道士,他在念白中也说道 :“唱滩王(即滩簧)我是起首”,又道:“《卖橄榄》粗话直喷,《打斋饭》嚼蛆一泡 ”。这确是苏滩早期的曲目,好在它们至今仍保留着。同时,由此亦可看到那时算命者 、道士等人都很喜欢滩簧,否则作家不会这么写的,足见这门曲艺必然普遍流行了,甚 至远至北京也已有了滩簧演出。如戏曲编纂家王廷绍说他编辑的《霓裳续谱》,是根据 北京三和堂颜曲师所提供的材料,而这本书里就收有“弹簧调一支”、“南词弹簧调二 支”,以及为乾隆皇帝上寿的歌舞节目《农桑献瑞》中亦有“滩簧调”。这也足见那时 的滩簧调,不仅已到了北京,而且有了高水平的唱家,否则是不能以之进贡的,故又可 足证“苏滩”在那时已是很成熟而精美的演唱艺术了。此外,从乾隆年间以来陆续收集 到的成书曲本或抄本来看,苏滩的曲目、剧目也大抵与锡剧的相同,但它们是在锡剧形 成以前就已经有了。如上述的《卖青炭》、《卖草囤》、《卖布头》、《荡湖船》、《 插兰花》、《拔兰花》等所谓基本传统小戏,也都在后来变为锡剧的基本小戏,也叫“ 十八本小戏”。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锡剧是受了苏滩深刻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此 ,到了1961年赵景深教授为苏州市所邀请,在开明大戏院讲演民间戏曲时,也说:“苏 滩发生并成熟在其它滩之前”。

此外,沪剧在其形成之始,也吸收过“苏滩”的艺术营养。上海沪剧院文牧与俞树人 合作的《从花鼓戏到本地滩簧》专著中写道:“花鼓戏(注:即沪剧形成之前的演唱形 式。)又何以不改别称?而偏改称做‘滩簧’呢?其原因有二,一是专称‘滩簧’的曲种 即后来称为‘苏滩’者,比花鼓戏进入上海为早(约在同治、光绪之间),花鼓戏入城时 ,它已风靡一时了,并有一些与花鼓戏相同的节目,如《卖草囤》、《借妻堂断》和时 曲小调之类,花鼓戏改称‘滩簧’,是固有所仿效;二是见‘滩簧’深受观众欢迎,于 经济收入有利。”据老艺术人沈锦文说,花鼓戏艺术人看到“滩簧”在上海生意好,也 就改叫“滩簧”,而在农村仍叫“花鼓戏”。请注意,这里他们是把“苏滩”直呼为“ 滩簧”的,这种说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接着他二位又写道:“事实上,沪剧早期历史 发展中,不仅是在剧种称谓上,效法‘苏滩’吸收过来的,戏中人物李君甫这个角色, 演唱还夹用苏白;其它如《捉垃圾》中的《大搬场》、《双怕妻》中的《吃看》,就都 是从‘苏滩’吸收而来;至于在曲调、音乐方面,如《四季相思》、《五更调》、《小 九连环》等都是来自‘苏滩’。”这些剧目、曲调,锡剧也都已吸收,不过比沪剧可能 还要多得多。至于剧目已叙述过了,现在谈谈曲调,如“紫竹调”、“迷魂调”、“银 绞丝”、“绣荷包”,以及“快板”、“慢板”、“流水板”、“快板慢唱”等统统为 锡剧所吸收,并且至今一直应用在演出中。对此,不少锡剧艺人也是承认的。据此,我 们则可以进行这样合情合理的论断,即“苏滩”既然能影响沪剧的前身——花鼓戏,就 不见得不能影响近在咫尺的无锡花鼓戏,并使之进一步发展成为锡剧。所以我的结论是 :锡剧之形成不是常帮影响锡帮,也不是锡帮影响常帮,而是苏帮影响锡帮和常帮,逐 渐形成了无锡滩簧、常州滩簧,而后锡、常两种滩簧合流,才形成常锡文戏;建国后, 由苏南行政署文教主管部门命其改名为锡剧;但叫锡剧这个名字,并不够科学,仍叫常 锡文戏或锡常文戏才是比较符合它们的实际情况的。

至于流行于安徽南部的“芜湖滩簧”,它在剧目、声腔、伴奏器乐上,也都与苏剧完 全一样,如小戏《下山》、大戏《花魁记》中的某些折子戏,与收藏在《滩簧雅集》中 的本子曲词基本一样。阿英先生有藏本,也是簧调为基本调,也有银绞丝调等,乐器也 是琵琶、三弦,后来加上二胡,也间用小鼓、小锣、檀板敲击,管住板眼。至于它又是 怎样流传到芜湖的呢?说来为时也很早了。嘉庆时,有一伙男女艺人,由苏州到南京, 沿街卖唱“绣荷包”的苏滩曲子,很是轰动(注:事见徐珂的《清稗类钞》。),不久, 再由南京流传至芜湖。因为南京与芜湖交界,流传过去极便。1986年,我撰写《中国戏 曲志》曾到芜湖、马鞍山访问了最后一位“芜湖滩簧”老艺人陈老先生,他也是这样说 的,惜乎陈翁已于1987年逝世了。

诚然,在剧种演变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规律,不论是锡剧、沪剧或“芜湖 滩簧”,它们在其形成过程中,都要吸收艺术上早已成熟了的苏滩里的艺术营养,这对 丰富它们的艺术表现内容,增强它们的艺术表现手段,提高它们的艺术演出的质量,起 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合乎戏曲艺术发展的客观法则的。

如果承认上述诸条考证是实事求是的话,那末由南词派生出的滩簧,它的起源及形成 期,都不能断为“在太平天国前后这段时期”了,而是远从晚明直到乾隆这一段时期就 已经在逐渐形成之中了;而“滩簧”形成为正规演出形式,则应在乾隆前后;而它的第 一故乡应是苏州,并不是常州或无锡了。也就是说,无论是锡滩、常滩、申滩乃至安徽 的“芜湖滩”,其总源头应当是苏滩。特别是当我们把苏滩发展理出一个顺序来之后, 仍无法把锡滩、常滩等也象这样具体地理出一个独立的发展顺序来,我们就越发感到锡 剧是受了苏滩影响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即锡剧的总源头乃是“苏滩”。既然如此,“滩 簧”的起源问题,也就应当另作考订了。

所以,如欲搞好锡剧起源的考证,则应作好以下两件工作。其一,要对南词、苏滩、 昆腔乃至弋阳腔与常锡一带地方小曲,作一相互结合的统盘研究,不能仅据“四句头子 ”山歌或无锡羊尖、严家桥地方小调或常州武进的地方小调,便认定就是由它发展成为 锡剧的,倘如此,则未免显得弧证单行,论据薄弱了。因为从上述种种论证来看,滩簧 诚然是一个成套的系统腔调,应加以综合的考察,查清考准,庶几可望求得一个全面而 完整的结论。其二,应对近百年来先后形成的各路命名为“滩簧”的声腔,作一相互参 证的研究,才可望全面摸清它的真相,这是一项严肃的科研课题,来不得半点含糊和任 何主观臆断。

由苏滩衍变而成的苏剧,由于种种原因,目下已呈衰微之势,但它毕竟还存活着。苏 昆剧团兼演苏剧,还保留着同样的音乐、曲调、剧目,若能予以切实认真的革新,它仍 有其发展前途。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苏剧的排演工作,仍取得了不少成绩, 演出了较有影响的悲剧《钗头凤》、《孟姜女》、《五姑娘》和喜剧《三转乌纱帽》以 及现代题材的悲剧《江姐》、喜剧《欢喜冤家》。尤其是《欢喜冤家》,曾造成积极的 社会影响,连续演出一百五十余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特别是青年观众比较喜爱,这 是很难得的事。《欢喜冤家》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在于它在音乐上,更多地运 用了“后滩”时期的简明易懂、轻快美听的曲调,而故事又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一 种亲切感,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苏剧如果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我以为出路是广 阔的。但也有个别人因误会而曲解它是滑稽戏,这是绝对不对的,不能因其浓厚的喜剧 色彩,就把它说成不是苏剧。相同的情况在昆剧中也存在,试问,你能否把昆剧中的《 醉皂》、《教歌》、《颜大照镜》等也都说成是滑稽戏而不是昆剧呢?众所周知,任何 一个剧种大致都具有正剧、悲剧和喜剧几种不同体裁的剧目的。

苏剧在改革中应借鉴、发展《欢喜冤家》的经验,才可望有较远大的前程。戏剧艺术 不同于书画艺术,后者观众范围较前者为小,以高雅的精品流传;而“戏剧艺术则永远 是群众的艺术品种”(马克思语),是要演给群众包括识字与不识字的人一道看的,因而 它是以通俗的精品流传,而《欢喜冤家》正是这样的通俗精品。这也正好再一次证明了 “纯粹思辩的无能为力”,我们只能相信那脚踏实地的实践!

又,据云,江苏省苏昆剧团被撤消了,这未必妥当。应尽快恢复苏剧演出才好。目下 苏州既有不少优秀的苏剧演员,还有不少优秀的剧作家、导演乃至乐师。苏剧不应废止 ,而应大力创新发展,她是戏曲园中一枝美丽香葩,人们需要她!

标签:;  ;  ;  ;  ;  ;  ;  

吴忠“谭春”新论--兼论田剧、上海戏、李芦剧等的源流_花鼓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