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道路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的行车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常见于马路上对马路进行修补、重铺、拓宽等施工作业,这些施工一般需要对道路进行封堵,改变了原本的行车路线、方式等等,造成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变道、拥堵,减缓了车辆的行驶速度且容易发生剐蹭、追尾等车祸,而一旦车祸形成,又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拥堵,形成恶性循环,带来不良后果,因此,要对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进行评价。
1 城市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价
城市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价一般可以概括为:收集资料、安全评价、施工区安全措施、最终结果四个步骤,具体的实施可以参照下图1:
图1.城市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价过程
1.1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
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当路段因施工造成封闭后,整个与该路段相关的交通运输网的承载能力是否与该路段的行车需求相匹配,如果不相符,是否能够通过其他路段帮助调整,若重新调整之后的运营方案,难以满足需求,证明该方案存在问题,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方案。
1.1.1交通影响范围的评价
交通影响范围的评价,可以借鉴的指标有很多,我们可以借助道路饱和度、平均车速、平均延误、道路密度等对交通影响进行评估。
例如使用道路的饱和度进行评估,道路的饱和度越高,证明道路的利用程度越高,交通的拥堵情况也越发明显,在一般情况下,施工后的道路饱和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但是当饱和度提升的太多时,证明施工过程中选择的道路方案不合理,需要重新制定封堵和分流方案,以此来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道路饱和度与施工道路的服务能力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1.道路饱和度与交通影响范围评价结果的关系
1.1.2交通影响范围的宏观仿真
道路施工前后的饱和度的计算,一般要借助宏观仿真的方式来实现,这是因为道路交通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在系统中,除了静态的道路之外,还有动态的车辆和行人,因此,如果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其数据难以具有说服力。我们选择宏观仿真的方式,将道路交通网络还原到计算机当中,然后对交通网络进行划分,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划分的方式主要是结合土地用途、借助天然河流或者利用道路的主次之分进行划分,划分好小区之后,对小区模型进行交通分配,也就是建立OD矩阵,之后就能计算饱和度了,当饱和度过高的时候,证明其道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范围过大,需要重新进行规划。
1.2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施工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状况,主要发生与两车追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道路施工封闭使得车流被迫变道集中,饱和度上升,道路内车辆密度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车辆间的行车距离就会变小,而道路施工还可能影响路况,导致一些临时紧急停车的情况发生,由于行车距离缩小,当前车紧急制动的时候,就可能发生追尾,因此,对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进行评价,我们一般等效跟驰距离(FDE)进行评价,即后车在跟随前车行驶的过程中紧急制动都两车的距离,由定义可知,当FDE为负数的时候,证明后车发现前车采取刹车动作后再进行刹车,车辆停下时两车距离为负数,也就是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FDE主要与两车的车速、行车的距离、地面的摩擦系数有关,当然若是后车司机存在醉酒驾驶、疲劳驾驶、接打手机等情况,这个系数还会考虑反应时间的增加带来的危险。以每一辆的FDE值为基准,记录其平均值,以此来划定安全等级,记作FX值。
2 实例分析
本次分析的实例来自某市的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的部分区段施工,该部分的交通网络共有南北向主干道两条,便道一条,东西向主干道五条,便道一条,彼此是近乎垂直形成交叉网络,为了进行区分,我们将南北向的两条记作A和B,东西向的五条记作C、D、E、F、G,交通施工发生在B道路和D、E道路的相交段,以此借助两条便道进行分流,其示意图如下:
之后我们对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行驶的车辆的交通安全进行评价,南北向车道因为施工,由3车道变为2车道,通过在周边的道路设立指示牌提示绕行的方式,其车流量是有所较少的,但是因为少了一条车道,导致其安全体评价等级发生了变化,施工前北向南行驶车辆的FX值为-2.90,评价为较安全,施工后北向南行驶车辆的FX值-3.89,评价为一般。而北向南行驶的情况是施工前FX值为-4.10,评价等级为一般,施工后FX值为-5.34,评价等级为较危险,也就是说,南向北行驶的道路安全问题已经存在较大的隐患,证明该施工方案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需要重新制定分流方案,进行规划后重新对其交通安全进行评价。
3 结语
总之,道路交通安全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也关乎着社会的安定平稳,出现事故是我们应该避免的,而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需要进行施工和处理,这时候我们一定要设计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给道路带来严重的拥堵,导致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加。
参考文献
[1] 郝 媛.基于 GIS 的城市道路掘路交通影响分析系统分析[ J] .交通与计算机, 2015, 4(23):50-54.
[2] 谢轶剑, 林航飞 , 韩胜风.区域大规模道路施工交通组织研究[ J]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7(2):42-45.
[3]Khattak A J.Khattak A J.Council F M .Effects of work zone presence on injury and non-injury crashes [ 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8(34):19-29.
论文作者:杜国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4
标签:道路论文; 交通论文; 饱和度论文; 评价论文; 车辆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前车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