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沽河实验小学 2666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阅读教学几乎构成了全部的语文教学。它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为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围绕书面语言素养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目标、以核心目标引领其他学习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丰富、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书面表达能力的自我建构。
一、设计真实性的写作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多反复强调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意义。小学写作教学尤其强调写作任务的真实性。这是因为语文核心素养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而衡量学生发展的主要依据,就是看其语言素养是不是能满足自身语言模式的建构以及能否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的需要。如何将课堂环境下的习作题目还原为生活写作?一种简单而可行的做法是将抽空了实际交流意义的“作文题”设计成具有一定交流意义的“真实写作任务”,如“我的业余爱好”看上去已经算是个不错的题目了,但题目中却看不出交流目的,如果改成“向某一个相关学生社团介绍自己的业余爱好,希望被该社团录取”,就有真实交际目的了。真实的任务通常包含“写作情境”、“交流对象”、“交流目的”以及“任务完成过程”这四个要素。如果学生处于题目设定的特定情景中,按照交流对象、交流目的去完成一个交际任务,他们的写作兴趣通常会高很多、写作训练计划也容易得到贯彻落实。对写作任务含义要分清两个概念。一是“情境设计”,另一个是“联系生活”。一般说来,“真实任务”中不仅包括一个具体“情境”,而且它会贯穿于交际任务的始终,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情境设计”更多用于教学导入等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则未必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任务。我们强调的“作文题要紧贴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设计真实的写作任务”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希望让学生的写作与生活建立联系,但是前者仅仅是一种联系生活的可能性,后者则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联系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布置学生写“我喜欢的植物”这样的习作题,这个题目中固然含有“生活经验”因素,但是学生的写作行为既没有交流对象、交流情境、交流目的,也缺少写作过程要求,还是一种抽象的写作技能训练。若将题目改成这样的表述:学校将举办家庭花卉展,将你喜欢的一种家庭养殖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要求:名字,说明植物的来历;描写它的样子,借助这些描写想办法让同学们认识这种植物;介绍这种植物的两三个特点;说明你喜欢的原因。这样的题目就具有真实性写作任务的特质。
二、用专题写作代替零散的写作训练
语文核心素养观念启发我们,语文学习内容之间不是零散知识和技能的无机排列,而是相互之间存在联系,与其去写若干不相关联的话题、训练一些零碎的技能,不如将精力聚焦在几个重要话题、或按照一定线索作一组相对集中的练习,这就是专题写作,就是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围绕一个话题或某一种技能开展系列写作活动,如用半个学期的时间围绕成长话题设计写作题目,通过连续几次写作活动,使学生在这一两个话题上有充分的思考与认识,实现既提高写作水平、又培养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多重目的。可以参考的话题很多,如“家庭故事”、“季节风景”、“校园运动会”、“节日风俗”、“毕业季”。
三、提供有效的写作过程支持
无论基于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还是开展有一定时间跨度的专题写作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相对新鲜的经历。无论写作观念的改变、写作任务的理解、写作成果的展示及写作问题反馈,教师都要做更细致的工作,尤其是要根据任务的性质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写作过程支持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的习作题目中含有有用的写作支架,这种支架要做到内容合理、步骤完整、描述清晰,对学生的写作活动具有有效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学生依循支架中的引导信息即可自主完成写作活动。另外,经常采用支架学习对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用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也有不小的帮助。对学生的写作过程提供支持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追踪学生的写作足迹,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以方法与策略的支持。比如学生描写自己观察到的人的活动,需要描写动作,小学生一开始描写动作,往往是叙述为主很少展开描写,这样内容就不具体,更难生动。其原因有二,一个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或者观察不仔细,教师需要设计情境,或现场演示或观看录像等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另外一个原因是学生观察是仔细的,但是不会进行合宜的描写。这时,教师就需要适当教授一些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如何描写出连续的动作,不要用叙述交代去代替描写,要将动作分解开描摹;又如运用修饰性、限制性词语描写出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频率等;再如写出动作带给人的感觉,还可以运用“一……就……”等连接词强化动作带给人的感受。教师的写作知识传授准确、教学时机把握及时,对提高教学效率绝对有利。
四、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写作经验
语文核心素养观特别强调学习中的自我建构过程。小学习作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借助大量的课外学习时间和精力,还有要融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要完成这些工作,学生内在学习机制——写作元认知的建构,包括兴趣、反思习惯、自我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养成。有了这样的机制,学生对习作的学习就可能会变被动为主动,由外部激励、外部强化为主转化为内部激励和强化为主。
论文作者:曲洪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目的论文; 情境论文; 题目论文; 动作论文; 习作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