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水平决定教学的高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历史教师李晓风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民大学论文,专业知识论文,访谈录论文,高度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必将高中教学硬性区分为“素质”与“应试”两种模式
记者:在很多人眼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水火不相容的,您如何看待高三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李晓风:我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学历史教学并不一定要分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种模式。
素质教育是我这些年来教学中主要做的一件事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我教高三将近20年了,我得出的结论是:不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在我看来,高中或者说高三的文科教学,其实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难得时机。目前中学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不知从何时起,中学的课程有了主科、副科之分。历史学科在中学被看作副科。在未分文理科时,学生的关注点都在语数外及理科学科上,不会在文科上投入太多。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中,某个学生就算是文科成绩很好,如果他的理科很差的话,也不会被认为是好学生。反过来说,理科很好而文科很差也可以视为优等生,这是中国教育中重理轻文现象的具体表现。但是到了高三就不一样了,高考历史卷100分,成了主科。有了高考的压力,看起来这是应试,但是这也恰好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学生会非常投入,学生投入进去以后,你给他们讲更深刻的东西,让他们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他们都可以做得到。学生的重视和投入不再成问题,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依附于高考的间接兴趣,也应该是对于历史学科的直接兴趣。但是,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中学的历史教学并没有抓住这一时机。
我认为,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某种形式上的特征,而要看其实质性的内涵。我们看过不少充斥着各类学生活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确实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是,由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欠缺,教师又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最起码的阐释,整堂课的所有内容完全是在重复和强化教科书上极其简略的知识陈述以及简单而固定的结论和“意义”,对于教科书没有任何阐释和延伸。结果是:其一,对于教科书陈述的历史现象,学生不懂的还是不懂;其二,教科书的观点和结论成为不容置疑的权威表述,根本谈不上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精神。这样的课,比“应试教育”好不到哪儿去。
我也不同意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两分法。一堂课,不管它是为了什么目的,也不管它采用了怎样的教学形式,只要它确实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启迪了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它就是一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课。
倡导高三历史学科一轮制教学,反对多轮式教学
记者:具体而言,您心目中的素质教育是什么样的?您又如何在高三历史课堂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
李晓风: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未必是清楚的。人们往往将素质教育等同于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似乎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少,学生活动越多,就越像素质教育。与此相对应,有些人断然把教学分为所谓的“发现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认为只有前者才是素质教育。高三的历史教学当然不能采用这样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的“发现式”的形式,当然也不能因为不搞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就断言高三年级的教学不可能是素质教育,而只能是应试教育。
我们提倡一步到位的高三历史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充分吸引每一个学生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必须能够带领每一个学生随着教学的展开,逐步深入地理解和思考相关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教师的教学阐释必须细致到位和富于开放性、启发性。学生的反应和思考可以是,但并不必须是体现在学生的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上——即站起来回答问题。更多的学生只能是坐在那里,进入有效的思考状态。在高三的教学中,这是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素质教育。在这里,素质教育和学生考试升学的目标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高三历史教学都是多轮式教学,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我们的高三历史课就一轮复习。现在,很多学校的一模已经结束了,我的课还没有讲完。高三的历史课我们完全当新课来讲,为什么讲这么慢?因为我们不希望学生只能学到高考所要考的知识点,而是要学到学科知识本身,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机会。但是这种探索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高考不能滑坡。高考考砸了,说什么都没用,所以还得保证高考成绩。但是现在的高考也是强调考能力,不是强调死记硬背,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如果老师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的学科记忆形成了,有了学科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高考差不了。相对来说,高三历史教学的多轮教学模式,一遍一遍地教学,每遍都是炒冷饭,每遍都重复教材和死记硬背教材,老师没有对问题深入阐释并启发学生的思考,那就是应试教育了。我这些年最大的一个探索就是:高三教育可以是而且应该是素质教育。我们一些毕业生写过一些这方面的感想:“我们在高三,没怎么想高考,我们就是在学历史……”最有权力评判教师的不是官方,不是专家,而是学生。我的学生中喜欢继续学历史的很多,比如说去年,北大历史系在北京只招三四个学生,其中有两个就是我教过的学生。那些没上历史系的学生选修历史课的也比较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学完以后还想学,听完以后还想听,还想上历史课,对历史恋恋不舍,这样的话学生的厌学情绪就可以解决了。
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水平不容乐观
记者:一个教师的成功涉及个人修养、生源质量等诸多复杂因素。您作为名师,在“素质”与“应试”两方面的双赢经验是否可复制?
李晓风:专家们对于中学历史教师现在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一个评价,比较尖锐。比如,《历史教学》总编任世江先生说:“考试等各种制度的束缚,也使中学教师视课本为雷池,不敢越半步。久之成习,中学教师多数不关心学术发展。”“即使自己常教的内容,研究方面有何变化也不问不理,史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反映到历史教育中,那些失真的历史和偏颇的结论,仍作为知识继续向青少年灌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几句话极具震撼力,我完全同意。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水平确实不容乐观,亟待提高。我们特别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培养青年教师的根本也在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这是练内功,内功不行,各种招数使出来都是花拳绣腿。
从教以来,我用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专业性的阅读和某些方面的学术思考,并以此作为基础从事教学研究。事实证明,对历史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相对丰富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入。
新课程比原来使用的教材难度大了。可能旧教材我们能教下来,如果不加强自己知识储备的话,新课程教下来还真是很难。我曾给历史教师开过书目,在我看来,历史学科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读书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是一位学识丰富和具有研究能力的人。优秀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准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历史教师平均的专业知识的水平,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的能力,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的课具有独创性,能够起到启迪学生智慧和发展学生才识的作用;能够保证授课逻辑清晰严谨、能够吸引学生和得到普遍的好评。除了作为首要因素的专业水平以外,一个次要的方面,组织和表达教学内容的能力,对一位教师是否能够顺利地成长为优秀历史教师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
许多年来,我接触和指导了许多青年教师,我发现,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头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知识面日益狭窄,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比较理想的培养青年教师的方式,是促进他们有计划地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比如与该教师的任教课程相对应,制订出相应学年的读书计划。在一学年中系统地读上10本专业性的著作,这应该是最低标准。
一批学者型教师会让中学历史教学的面貌大为改观
记者:看来您特别重视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这与目前历史教学教研的现状有关吗?
李晓风:从中学历史教学界的现状来看,一般的趋势是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搞得较多,史学的专业学习搞得较少,专业性的研究就更不用说了。中学教学确实与学术研究关系不密切,一般来说,教师能够了解学术发展的动态已经很不错了,遗憾的是这样的教师也不很多,更不用说自己从事有独创性的研究。出现这种状况有其客观原因,中学教师从事面对未成年人的基础性教学,他们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和规范,在课堂上并不要求教师阐述自己独创性的学术见解。另外,中学教师必须讲授古今中外全球性的通史,集中钻研某一特定时空的历史与中学的教学任务难以协调,也没有足够的精力。而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关系密切,也容易得到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能够与教师的业绩挂钩。不能否认,这种状况有其合理性,但它不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容易使教师的历史知识流于陈旧肤浅,从长远看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这种状况也使得教育教学研究难以深入。教师的教研不能涉及对教学内容的系统和深入的思考,而只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我自己的观点是教育教学研究和史学研究应该并重,且不应该偏废一方。只有从事学科的学术研究,才有可能出现相应学科的学者型教师。中学历史教师中称得上是学者型教师的人微乎其微。如果在中学历史教师中能有一批学者型教师,那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面貌肯定就会大为改观,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也就可以打破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是不过关的话,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新课程理念最后全都要打折扣。
人文学科教育目的要明确,历史教学学科特色要突出
记者:您如何概括自己的教育思想?您认为目前课改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哪里?
李晓风:其实我们一线教师更关注的还是本学科的教学问题。说到我的教育思想,可能还是称为教学思想较为恰当。从人文教育的角度来说,它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人文学科要培养人的什么素质?人文学科的教育不是培养学生去做官、去挣钱,或者实用性的技能。人文教育,是要培养学生一种多元化、开放性人文思考的能力,对人和社会的领悟和理解,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担待。我们希望学生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能成为真正有独立人格的、有创造精神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第二,教学方面要突出人文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特别强调要突出学科特色、关注学科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带来有效的教学。举个例子,现在各地都非常强调课堂教学活动,强调老师带着学生去做一些推导、推论,包括某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要求一节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课,教师只能讲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得让学生活动起来,这是有硬性规定的。我对这样的要求实在不敢苟同。因为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科跟自然科学学科是不一样的。自然科学学科是有一个完整的、严谨的体系的,它在讲一些不变的定律,而历史学科只是讲一度如此的东西,也就是说历史过程是由许多具体事件构成的,一个学年下来,要涉及大大小小上百个事件,从事件甲是推不出来事件乙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人文学科教育也不讲课的话,学生就只能读教材去了,就像前面已经说过的,学生将认为教材是唯一的权威,最后培养的是权威意识而不是开放、创新的精神。
第三,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谈话的主题之一,前面已经谈了很多,已经说过的就不再重复了。我想再强调的一点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问题。曾经有外校老师很诚恳地说,您讲得非常对,但是我们做不了。为什么做不了呢?这位老师说,我们在学科专业上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这是一个大问题。课改以来,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老师们掌握了不少,但是很多教师在学科专业方面的提高却是非常有限的。新课改要想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问题就应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