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要终疏通知变——高三复习教学与“通贯感”的培育和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始要终论文,高三论文,通贯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年的高三历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备考实力,就得围绕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及教学目标,重视教科书单元导言的提纲挈领的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来理解考点知识及其关联现象;对教科书文本重要内容做出一番梳理、对比和综合研究,将分布于不同章节的知识点相互比照、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疏通和连贯能力。也就是说,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对复习教学内容要有选择和甄别,引导学生“放宽历史的视野”,对整体特征以及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的全局性考察,领略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育人价值,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海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前言就开宗明义:相对于初中阶段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更加注重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外历史的会通,以实现从阅读历史到理解历史的飞跃。为此,教科书采用了中外通史合编体例,着力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加深对于历史发展线索的整体性理解。而与教科书旨趣相得益彰的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在《改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2007年)》中也明确指出: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所蕴涵的史学认识,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史实与基本线索,理解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脉络与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向我们一线教师传达出了教学要求,即历史课堂教学要理清线索,引导学生建构历史“通贯感”,增强历史的“通贯感”。聂幼犁教授认为,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三通”,即本课、本单元、本阶段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应该说,这也意味着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建构起历史的“通贯感”。因为,有了内容的疏通和通贯的体系后,再去“寻找本课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焦点,有了焦点,一堂课才是一个整体”,复习教学有了这种整体感和“通贯感”,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关于历史“通贯感”的疏导和建构,方法和途径可能因内容不同而有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需要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史学观念、课程主旨和教科书体系,探究各级知识体系之间的贯通,进而形成历史整体感。研究近年来的上海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愈益强化对历史通感意识的考查和引导,注重从点一线一面的历史线性变迁及社会结构的统一性中树立“通变”的历史意识,形成中外历史的会通和通贯,建构起历史知识的内在关联和逻辑体系。学生的考试体验也说明,没有对历史学深刻的“通贯感”,很难选取答题的取向、形成合乎历史逻辑的文字表达;没有建基于历史的贯通之上,很难对具体问题和历史情境进行知识的迁移、理解、分析和解释,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通观教科书的编纂体系和认知视角
上海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主编余伟民教授认为,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史观也是以唯物史观为统领的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等。突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产方式及制度演进线索,突出古代地域性文明向现代世界体系发展中纵向性因素与横向性因素的互动作用,突出中国历史进程中本土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的互动作用。因此,按照唯物史观,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应基于如下两个史学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在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地域性很强,多元的地域文明是古代历史的特征。第二个观点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从此人类摆脱了地域性条件的束缚,开始走向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整体性发展,直至进入“全球化”时代。所以,到了工业文明阶段以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应当成为历史叙述的主线。有了上述史观的引领,对认识和把握高中历史六个分册和高三历史拓展性分册及其之间的历史脉络则可形成一种“通贯感”。有了对历史的“通贯感”,就能梳理出高屋建瓴、贯通理路的历史大脉络,逐渐就打通了历史的气数和脉络,求索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结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实践,历史学的“通贯感”或可理解为是要寻求一种王家范教授在其《中国历史通论》中所认为的: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旨归或理想境界在“原始要终,疏通知变”中来理解历史,即在历史的来龙去脉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以及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能够对人类历史基于通观的基础上体察和捏准“历史的脉动”和理路,“识大而不遗细,泛览而会其通”。对中学生而言,尤其需要通过对历史的纵横联系和比较来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和体系,通过对史实的记忆、迁移和理解,洞察和总结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所在,对人类过往和行程拥有一种豁然性的通贯和史识,参悟出历史的智慧和魅力。
二、重视单元间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关联
以上海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第四分册为例,我们在讲授该分册之前,先要引导学生通观该册教科书的整体单元结构体系,通过对各单元导言的认真分析和理解,把握单元之下各课目之间的线索与关联,勾勒、形成一张表格(见下表),建构起单元知识之间的关联和通贯,由此透析和梳理出来该册教材的历史整体感。
三、把握同一单元中课目之间历史体系的通贯
有了对具体某一分册整体单元知识体系和主题的通贯梳理,可以把侧重点继续下移至某一具体单元知识架构的疏通与勾勒。首先是对该单元的导言进行研究、解读,因为单元导言不仅勾勒出了历史演进的大局大势,还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该单元各课目的时代背景、重点内容、历史发展的大体进程和结果,对教学内容起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对形成历史发展的贯通亦具有体大思精的功效。由此建构起对具体某一单元下面各课之间的知识脉络,贯通各课之间的理路和历史关联。以第四分册第一单元为例,师生可以一起在课堂上建构起如下的知识体系和架构(见图1),促进学生对这一单元各课之间的知识关联的理解与认识。
四、挖掘课目内容意义形成所学知识通贯体系在建构起以单元为中观层次的复习维度和讲解框架后,对具体的某一课的内容架构亦需要进行结构梳理,以增强目与目之间的历史“通贯感”,在源流际会中厘清和明晰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建立全面、准确的历史认识,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通感的重要载体。以第四分册第一单元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为例,可在讲授和复习时进行如图2的体系建构。
这样的知识架构和体系梳理,再辅以相关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让人类认识了一个整体的世界,形成了世界市场,改变了欧洲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深刻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步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通贯感”认识,当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自然不应该忽视这一优秀的中国史学传统,我们要从历史学的本义和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出发,“把准历史的脉动”,构建历史的“通博”,也就是“通贯”和“博赡”。正如王家范教授所阐发的,“通贯”着眼于纵向的前后通贯,要能“一贯体系、一贯精神”“上下脉络连贯一气”;而“博赡”是要求横向上的周全博赡,由此“方可积淀出较为深切的历史厚度,才能绘出人类东西方不同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它们各自独有的神韵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