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框架设计_服务创新论文

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框架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区域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区域创新平台具有整合创新资源,集中力量,实现区域产业共性技术攻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的作用[1],其组建与发展得到各区域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经过初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创新平台趋同,平台服务功能冗余与短缺并存、平台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存在。进入“十二五”时期,如何提升区域创新平台组建与发展、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实现区域创新平台的科学布局与有效运行,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学者们关于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的研究为平台管理思路与框架的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关于平台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思路设计等的研究,虽然给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2,3],但是缺乏设计依据,导致一方面不具备足够的信服力,另一方面难以明晰采取各种措施的目的,无法结合平台当前的功能问题与运行缺陷等,选择科学的优化与完善措施。二是对平台组建与发展动因、平台功能与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虽然比较多见[4],但是缺乏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且没有明确这些研究的具体应用以及为平台管理实践带来的指导作用等。因此,分析区域创新平台组建动因,进而明晰其应当具备的功能,针对影响平台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提出创新平台管理思路与框架,对提升平台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具有重要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组建与发展区域创新平台的动因

区域创新平台的发展目标是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而明晰区域创新平台的组建动因,不仅有利于确定区域相关主体对创新平台提供服务的功能要求与期望,而且有利于科学判定区域创新平台的努力方向与发展目标。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区域创新平台管理工作,应当首先结合区域内部各主体的创新服务需求来确定平台的组建思路。

(1)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为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实现区域科技与经济的跨越发展,也为了避免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直接干预,各区域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与优化管理工作。具体为通过区域创新平台,集成区域内部与外部闲散、冗余的资源[5],并根据区域科技、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统一配置创新资源或引导资源向既定方向流动;通过共享区域创新资源、集中研发与攻关、实现技术扩散等,推进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

为了提升政府部门制定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及时性与针对性等,政府需要通过平台,汇集产业技术研发动态信息、国家与省市相关政策信息,以及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主体对政府行为的建议信息等,在系统梳理、解读以及综合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政策制定与决策参考依据。

另外,将政府科技计划对区域创新项目研究的直接支持,以及通过平台建设,为区域创新提供稳定、持续的间接服务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实现政府部门的短期与长期目标。

最后,政府部门通过平台的人才培养、创新方法学习、创新优惠政策发布与实施等多项功能,可将自身的意志有效传达,实现引导创新主体行为的目的。

(2)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伴随合作的国际化、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化为产业技术联盟、产业集群等整体创新能力的竞争。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力分析模型”中明确指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由此可见,产业技术水平与发展前景等会对区域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区域内部产业为了在全球、全国范围内占领高端市场。实现产业技术与国际接轨,保证产业内的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维持持续与快速发展势态,需要在产业领域内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服务支撑平台,具体包括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行业检测中心、中试基地以及特色产业基地等,以为区域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研发支持,通过产业范围内的技术指导、示范与技术扩散等效应,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跨越发展。

(3)企业创新主体功能有效发挥的要求。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创新活动以及促进科技成果扩散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创新成本的激增以及创新资源争夺的日益加剧等,使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来及时完成研发创新任务[6,7],从而能有效控制市场先机、占据优势竞争位置。因此,企业需要从外部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支持,以有效解决企业内部各种创新资源的瓶颈问题,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与外部主体开展合作与联盟,虽然可以起到创新资源优势互补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掌握信息的限制、交易成本与响应时间的约束等,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寻找到符合自身创新需求的伙伴。而区域创新平台针对创新活动各环节需求,可以提供多种创新资源供给服务。同时,在区域内具有较好的服务信息宣传与供给渠道,便于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及时选择服务需求对接平台。另外,由于与企业没有直接竞争关系,故成为企业实施创新战略、开展研发活动的有力支撑。二是区域创新平台的完善,一方面便于企业嫁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将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市场运营中;另一方面便于企业之间联合开展成果对接、专利许可、成果转让等,实现技术在整个区域产业范围内的有效扩散。可见,区域创新平台的组建与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8]。

(4)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的要求。高校在传统教学、科研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其社会服务功能。依托高校丰富的师资队伍与创新团队,培养的大批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丰富的技术资源等,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区域公共服务平台等,有利于高效集成高校内部创新资源,并通过平台,实现社会创新人才培养、联合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对接与扩散等社会服务功能。

(5)创新平台自我发展的要求。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集团等一些拥有丰富创新资源的主体,在满足自身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新产品试制需要而组建创新平台的同时,希望平台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可通过与外部合作与资源交互等,拓展平台创新服务质量与功能,为自身研发与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可利用创新平台的研发服务能力及引介、桥接作用等,为外部相关需求主体提供有效服务,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回报。因此,从自我发展的角度讲,各创新平台也希望能够融入区域创新平台范畴,成为面向区域创新活动、能提供有效技术服务的区域创新平台网络成员。

2 区域创新平台的基本功能

为了实现区域内部各主体对区域创新平台发展与服务提供的要求,应当进一步明确其定位与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1)创新资源集聚功能。为能有效提供各种创新服务,区域创新平台需发挥集聚效应,即联合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或联合共建等,将区域内部不同主体的优势资源加以有效整合,在形成资源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资源供给的丰富化。

(2)创新资源对接服务功能。在区域创新平台获取的各种创新服务供给信息与需求信息之间,存在匹配与对接关系。当区域创新平台因缺乏有效创新资源与能力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时,可行使其服务对接功能,为各方提供相关对接信息,并在平台的监督与控制下,保障对接过程顺利开展。

(3)创新资源整合功能。将各种创新资源汇集到创新平台后,应当通过对区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攻关需求的调查,将各种资源整合为现实的服务能力,如人才培养能力、技术研发与项目攻关能力、方案论证与决策咨询能力等,以满足区域各创新主体对创新服务的要求。

(4)创新活动服务功能。区域创新平台汇集各种资源,需要付出成本与代价,如为了持续、稳定地获得资源供给,需要为供给源提供可观的利益回报,以产生充足的动力,促使供给源进一步提供更多数量与种类的创新资源。因此,平台需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服务支撑,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等处获得平台持续运行所必需的经费与资本。为创新活动提供服务支持是平台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平台最根本的功能,无论是提供免费或收费服务,平台都会因此获得存在的价值与发展的空间。

(5)创新资源共享与扩散功能。区域创新平台汇集的创新资源,除了供平台提升自身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扩散。通过区域创新平台内部的子平台、平台与合作主体、平台与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对象之间的创新资源共享,发挥资源扩散的乘数效应,将区域内部有限的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活动的贡献无限放大,从整体上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3 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的影响因素

虽然区域政府、产业、企业、高校及平台自身期望区域创新平台得以有效发展,然而区域创新平台创新服务功能的丰富程度、提供服务的质量以及平台发展势态等受到区域多种因素与条件的限制。明晰这些影响因素,利于有针对性地设计区域创新平台优化管理框架,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水平。

(1)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达地区集聚了许多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并经过多年知识创新与技术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所用仪器设备、知识文献、数据资料、技术工艺、专利成果、研发技巧与研发合作管理经验等资源,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动态也进行了紧密跟踪,可以说具有丰富的技术创新服务资源。因此,科技发达地区良好的创新资源供给可为区域创新平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区域开放度。有效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会弥补区域自身科技实力不强的缺陷,即以开展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创新资源交互,将其它区域先进的人才、知识、技术等引入本区域,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积累。可见,较高的区域开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促进创新平台发展的外部助推作用。

(3)企业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强、创新思维活跃、创新活动开展频繁的企业,对区域创新平台提供创新服务的需求相应较高。因此,追求技术领先型企业在区域所占比重越高,对区域创新平台的服务需求就越旺盛。可见,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服务需求是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的根本动力。

(4)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压力。企业所在产业的垄断程度越低、竞争性越强,企业获得生存、发展的压力就越大,企业就越有动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期通过创新改革,实现突破与跨越发展,进而赢得丰厚的超额利润,获得持续发展的市场空间。因此,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压力是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激发企业创新意识,达到扩大技术创新服务需求的目的。

(5)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受企业自身创新资源数量、种类等限制,从外部获得有效的创新服务支持,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提升创新水平与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因此,发达的区域经济可为区域创新平台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便于平台发挥创新资源的汇集、整合、研发与扩散等功能。

(6)区域创新平台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要实现区域创新平台的各项功能,满足各主体对区域创新平台的服务需求,良好的区域创新平台管理能力必不可少。平台的内部制度越规范、运行机制越有效、矛盾纠纷处理得力、对外合作与社会网络关系维护的能力越强等,平台功能的实现就越有保障。可见,良好的管理能力是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的内部保障。

(7)政府部门对平台发展的支持力度。区域创新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9],尤其在企业对创新活动重视不够、对创新服务需求认识不足的区域,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战略部署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政府部门通过政策、项目等方式引导企业创新需求,积极鼓励多方参与创新平台共建等,可有效整合区域内部闲散资源、吸纳外部可用资源,完善区域创新平台服务体系,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可见,政府部门对平台发展的重视与支持是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的外部保障。

4 区域创新平台的管理框架

在掌握区域创新平台发展动因、服务功能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框架,可以提升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4.1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的核心思想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区域创新平台就是汇集各种创新资源并将其有效整合,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为区域创新提供服务支持的作用,实现创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共享与扩散,最终满足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创新服务需求的,介于市场配置与企业配置两个层面之间的组织形式。因此,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的重点对象是创新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切实满足不同主体对平台创新服务的各项需求,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关键。

4.2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的重点内容

为了实现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目标,应当从平台管理的重点对象入手,开展系列优化工作。

(1)区域创新平台基本服务功能的确定与动态调整。在明晰区域政府部门、产业、企业等相关主体创新服务需求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创新平台的基本功能;根据区域创新平台当前的功能布局,确定平台的服务优势、冗余功能以及尚需增添或完善的功能,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区域创新平台的发展战略与调整方向。

(2)区域创新平台布局结构的确定与调整。区域创新平台的综合布局应当考虑产业领域、地区空间结构、依托主体、平台种类、服务创新环节等多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①根据区域科技、经济发展与开放情况,区域拥有创新资源的数量、种类与创新资源分布情况,结合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压力、企业创新意识等,判别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以及企业所需平台的类别、数量与层次,以此科学确定区域创新平台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以及依托主体结构等;②依据区域创新活动各环节,如创意征集、创新方案设计与选择、研发项目任务分解、技术研发、项目任务整合、新产品开发、新产品试制、新产品产业化、技术标准化等所需提供服务的内容、重要性以及所需数量等,确定区域创新平台在各创新环节上的综合布局,以保障平台功能的完善;③依据创新活动所需人力、财力、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类别,确定区域创新平台在种类上的布局,如人才培训基地、投融资平台、重点实验室、信息交流中心等的数量与具体布局等,以保证各种创新资源供给在解决区域创新瓶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上的边际贡献率大致相等。

(3)依据网络功能由网络节点结构及节点关系决定的原理可知,要有效发挥区域创新平台的网络功能,还需要对处于不同分布结构内的子平台开展进一步的联结关系优化。①设计处于主导产业、新兴战略产业等领域内的创新平台以及处于经济科技辐射区与发展区等有关地区内的创新平台协同发展模式,如优势平台示范与带动模式、引导型平台成长模式等;②设计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集团、政府部门的创新子平台协同发展模式,如基于依托主体的区域创新平台三螺旋发展模式;③设计处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等不同创新环节的创新平台协同发展模式,如基于创新链的区域创新平台协同发展模式;④设计以提供不同创新资源为主的各类平台协同发展模式,如人力资源引导型平台发展模式、技术领先型平台发展模式、信息催化型平台发展模式等。

(4)确定平台的功能、结构与模式后,还需要配备良好的内部机制和外部保障,以促进平台功能的有效实现。①实现不同子平台协同发展,就是指能够存规范、科学与先进的制度约束下,实现创新资源在不同平台间以及平台与外部主体间的有效流动、整合与再配置,因此应当首先设计创新资源的交互路径与规则,保障创新资源在交互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捋顺与拓展创新资源交互路径的同时,减少资源在交互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集成、按需匹配与及时响应;②完善创新平台的考评机制与平台竞争机制。依据平台的类别、重点提供服务的内容、提供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与外部建立的联系以及参与考评的主体等,结合权变思想,设计科学合理的区域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权重与考评方法。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区域内部的优势平台、冗余平台、短缺平台等,并针对不同的平台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发挥带动作用、合并与剪裁、重点支持与引导等;③政府部门应当首先针对平台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因素、区域发展与产业转型等相关战略,制定推动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的引导政策,实现区域创新平台布局的均衡化发展;另外,需采取有关措施,积极鼓励企业、高校等相关部门参与平台建设与管理,有效吸纳各方创新资源,扩大区域创新平台的规模,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

4.3 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模型

区域创新平台的各项管理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与依存的关系,任何一项管理的成效都会对其它方面的管理效果产生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区域创新平台的服务水平,应当将不同管理内容有效衔接,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结合区域创新平台管理的核心思想与重点内容,设计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管理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框架

5 结语

区域创新平台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拓展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发展得到了各区域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研究区域创新平台发展动因、基本功能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平台管理部门应当调查不同创新活动主体对平台服务功能的要求与期望,明确平台发展动因;其次,在确定区域创新平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科技、经济发展情况等,确定区域创新平台的发展战略与调整方向,明晰服务优势、短缺功能等;再次,结合不同主体、产业、地区、创新环节等的创新资源拥有与需求情况,确定区域创新平台综合布局;再次,管理部门需采取措施,促进不同布局结构下子平台的协同发展;最后,需完善平台运行机制、优化外部环境,以保障平台的有效运行。本研究可为区域创新平台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与方法支持,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对区域创新平台的战略制定、布局优化与模式设计等管理内容,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提升其实践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标签:;  ;  ;  ;  

区域创新平台管理框架设计_服务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