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变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2)01-0017-06

通过对一些典型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工业所占GDP份额逐渐上升,农业份额下降, 按不变价计算的服务业则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在劳动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第三产业将吸收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也呈这种规律性变化。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并不丰富,经济增长的原有基础和现实环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因而产业结构变动又有其特殊性。

一、劳动力分布

考察工业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分布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见表1):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这个比重,在日本.由19世纪20年代的85%下降为本世纪80年代的10.3%;在美国,由19世纪70年代的50%下降为本世纪80年代的3.6%;在英国,由19世纪80年代的13%下降为本世纪80年代的1.6%;在德国,由19世纪80年代的42%下降为本世纪80年代5.8%;在法国,由19世纪80年代的43%下降为本世纪80年代的8.8%。下降率分别为:日本87.88%;美国92.8%;英国87.69;德国81.19%;法国79.53%。

表1 日、美、英、德、法五国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分布结构

资料来源: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第二,第二次产业中劳动力就业比重的变化,随着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在英国,这个比重由19世纪80年代的50%下降为本世纪初的47%,又上升为1921年的50%,然后逐渐下降为1980年的37.4%。在法国,这个比重由19世纪70年代的38%,上升为本世纪初的42%,然后在轻度的波动中逐渐下降为1930年的41%、1979年的35.4%。在日本、美国、德国这三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第二次产业中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则从19世纪末一直在波动中趋于上升,至本世纪60、7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下降。具体地说,这个比重在日本由19世纪70年代的25%上升为本世纪50年代的35%,然后下降为1960年的34%、1971年的31%、1979年的30.2%;在德国,由19世纪80年代的36%上升为本世纪60年代的48%,然后下降为1980年的45%。

第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结构的变化程度是不同的。以日、美、德三个国家为例:日本1872-1897年的25年间,三大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值为26%,1958-1971年的14年间,为42%;美国1870-1890年的20年间,三大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值为16%,1950-1971年的21年间,为24%;德国1882-1907年的25年间.三大产业间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值为16%,1950-1971年的21年间为31%。

通过对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变化的分析,为我们结合我国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依据。以日本为例,日本三大产业间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值分别为:1872-1878年14%,1878-1891年20%,1897-1912年20%,1912-1936年52%,1936-1963年58%,1963-1980年37.-4%。可以看出,日本三大产业的劳动力分布变化值在1872-1912年的40年间比较小;而在1912年以后,变化值急剧增大。我国三大产业间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值分别为:1950-1957 年2%,1957-1978年19.74%,1978-1985年4.48%。我国1952-1978 年26年间劳动力分布变化值(19.74%)几乎等于日本在1872-1897 年25年间的变化值(20%)。但在这之后,急剧地拉开了差距。日本1897-1912年15年间的变化值为20%;1913年至1936年的24年间则增大为52%;1936-1963年的27年间继续增大为58%;1963-1980年的17年间为37.4%。变化值在等区间的时间间隔里,几乎为我国的3倍。

再用结构相似性系数来加以度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ij]为两种结构(i与j)的相似系数;X[,in]为n 部门在i种结构中所占的比重;X[,jn]为n部门在j种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出的数据列表如下(见表2):

表2: 中日劳动力分布结构相似系数表(%)

通过比较,我国33年间(1952-1985)的劳动力分布结构与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58年间(1872-1930)的劳动力分布结构高度重合,大半个世纪里结构偏离度只从0.0013变化到0.727(偏离度为1-S[,ij]);而在本世纪的23年间(1957-1980年),我国劳动力分布结构与日本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偏离程度拉大,即从0.2796拉大到0.6528。这说明我国的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较小。

二、生产总值构成

考察工业发达国家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变化过程,可以看出(见表3):第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第一次产业所占比重不断趋于下降(绝对生产量的大幅度上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与这一趋势并存)。这个比重在日本,由1895年的42.7%下降为1925年的28.1%、1971年的6%;在美国,由1889-1899年的17.9%下降为1919-1929年的11.2%、1957年的3%;在英国,由1907年的6.4%下降为1971年的3%;在德国,由1850-1859年的44.8%下降为1935-1938年的16.2%、1971年3%;在法国,由1896年的25%下降为1971年的6%。

表3: 日、美、英、德、法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资料来源:杨治《产业经济导论》第45页。

第二,第二次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而当经济增长进入成熟阶段,第二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不变的逐渐下降。从日本看,1895-1925年间。第二次产业生产比重由18.2%上升为30%;1925-1963年间,只由30%上升为40.8%;进入本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比重则进入缓慢上升阶段,到1971-1974年间,这个比重下降了0.7%。从德国看,第二次产业生产比重在1850-1859年至1935-1938年间,由22%上升为50.3%,在1935年至1963年间只由50.3%上升为54 %; 1963-1971年间,则下降为53%,到1975年继续下降为47.8%。从英、法两个老牌工业化国家看,自本世纪初起。第二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就进入波动状态的缓升、停顿和轻度下降。这个比重在英国,由1907年的38.9%下降为1971年的36%,1974年则又回升为38.8%;在法国,由1896年的46.2%上升为1971年的52%,1974年又下降为43.3%。至于美国,在1889年至1971年的80余年间。第二次产业所占比重变动很小。

第三,第三次产业占的比重,在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近80年中的变化中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总的说,波动状态中的上升和下降幅度都不大,进入本世纪60年代以后,变化幅度更加缩小。

表4: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42页计算。

总体上看。第二次产业所占比重趋于稳定,第一次产业、第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较大,并呈反方向变化。这是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但同几个发达国家生产总值构成变化相比较,我国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动较缓,特别是第一次产业比重明显偏大,而第三次产业比重偏小。如以我国1990年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基准,当第二次产业占41.61%时,第一次产业占37.05%,第三次产业占31.34%;而日本1963年-1967年第二次产业占40.8%时,第一次产业占9.7%,第三次产业占49.5%;美国1919-1929 年第二次产占41.3%时,第一次产业占11.2%,第三次产业占47.5%;英国1907年第二次产业占38.9%时,第一次产业占6.4%,第三次产业占54.7%。只有法国19世纪末的情况与我国相类似,1896年第二次产业占46.2%时,第一次产业占25%,第三次产业占28.8%;但当法国1963年第二次产业占51%时,第一次产业占8.4%,第三次产业占40.6%,已变动到与其他发达国家相一致的程度。而我国1995年第二次产业占48.36%时,第一次产业仍占20.59%,第三次产业仍占31.05%,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尽管国情有所不同,但显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先天缺陷和演进的困难。

三、工业结构水平

对工业结构水平的考察,分为两个层次,首先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工业结构演进过程和现状进行计量分析;其次,比较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各主要阶段的工业结构水平,概括出我国工业结构演进的大致阶段和主要特征。

(1)用霍夫曼定理分析我国工业结构。霍夫曼认为, 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是从属的;工业化的第二阶段,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快于消费资料工业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仍大于生产资料工业的规模;工业化的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与生产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工业化的第四阶段,生产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根据对近20个国家统计数据的测算,认为在他那个时代(本世纪20年代),日本处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处在第三阶段,还没有处在第四阶段的国家。

但正如后来日本经济学家盐野谷祐一指出的,霍夫曼计算中无意识地使用的实际上是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划分。因此,我们便用轻工业净值与重工业净值之比来近似地测算和分析我国的工业结构水平。(见表5〈甲〉)

表5:(甲) 我国工业结构中的霍夫曼比例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计算。

如果用盐野谷祐一修改后的霍夫曼比例测算方法,用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的总产值之比代替其净产值之比,则得出修正后的结果(见表5〈乙〉)。

表5:(乙) 我国工业结构中的霍夫曼比例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计算

尽管(甲)表和(乙)表所得出的数值有所差别,但从趋势上看仍是一致的。按照霍夫曼比例,我国1952年至1957年,基本上处于第三阶段;1960年则进入第四阶段区间,且数值很低;1965年又回复到第三阶段;1980年以后,基本上处于第四阶段,但仍有较大的波动。按照霍夫曼比例,可以认为我国工业结构已达到较高水平。但从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简单地用霍夫曼比例显然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一方面,霍夫曼比例不稳定,且有若干回归,显示我国工业结构变动具有不规则性,基本身就表明结构水平不高。另一方面,霍夫曼比例失真,如多年来我国价格体系的扭曲、统计方法的不规范,对人民生活消费和消费品生产的忽视等,导致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生产资料工业的增长是在某种程度上牺牲消费资料工业的增长实现的,因而霍夫曼比例并不是各种比例较为协调基础上的数值,已经融入了诸多的变动因素。况且我国轻工业部类内部的自我循环和巨额浪费严重,更使霍夫曼比例有较大偏离。我国实际的工业结构水平要比霍夫曼比例数值显示的低得多,而且正如上面分析的,提高的难度比其他国家更大些。

(2)从各工业部门所占比重变化分析我国结构。我国原材料、 燃料、能源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不同的时点上分别为:1952年18.3%,1965年22.2%,1978年22.4%,1984年21.5%。传统加工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不同的时点上分别为:1952年51.6%,1965年28.4%,1978年23.6%,1984年27.8%。机械制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不同的时占上分别为:1952年11.4%,1965年22.3%,1978年27.3%,1984年25%。

可以看出,原材料、燃料、能源工业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增幅平缓;传统加工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降幅前期很陡,后期变缓;机械制造工业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增幅前期很陡,后期变缓。尽管有一些失真因素,但这一变化过程是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趋势相一致的,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在不同的阶段都经历了原材料、燃料、能源工业部门所占比重缓慢上升,传统加工工业下降幅度较大,机械制造业上升幅度较大的过程。但是,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1965年以前为第一阶段,1965年以后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传统加工工业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机械制造工业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与主要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变化的轨迹高度重合;在第二阶段,传统加工工业所占的比重下降不大且时有上升,机械制造工业所占的比重上升很小且时有下降,在1984年时点上三类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高度趋近,机械制造工业迅速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这与主要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变化的转变轨迹又高度偏离。在工业化中期,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工业结构水平。我国1965-1984年间机械制造工业所占的比重几乎无变化,这表明,第一阶段后的我国工业结构变化非常缓慢,我国工业结构仍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产业结构变动方向

早在300多年前, 威廉·配第就对不同产业的供求关系及各产业从业者收入进行了比较,认为以农业、林业、水产业为代表的采集业的生产引起递减的劳动生产率,而工业和大部分服务业的生产则按递增的法则进行,提出了劳动人口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过程。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首次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及其演变规律,验证并补充了“费雪尔假设”,提出随着经济增长,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就业人数也趋于下降。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从这一研究成果出发,库兹涅茨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上的分布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上的分布变化趋势结合起来,对57个国家的原始资料分别作了截面分析和历史分析,指出,在按人口平均产值的较低组距内(70-300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下降显著, 非农业部门的份额上升显著,但其内部结构变动不大。在按人口平均产值的较高组距内(300-1000美元), 农业部门的份额和非农业部门份额都变动不大,但非农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则较为显著。而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收入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在变动,其变动的一般趋向是:农业部门所占比重无论在国民收入中还是在总劳动力中都呈下降趋势;工业部门所占比重不论在国民收入中还是在总劳动中都呈上升趋势;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比重则略有上升或不动。

库兹涅茨的结论基本符合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动的现实,但到了“后工业社会”,需要进行矫正。在“后工业社会”第一次产业无论劳动力比重还是国民收入比重都继续呈下降趋势,但此趋势有所减弱;第二次产业无论劳动力比重还是国民收入比重均已呈稳定或下降趋势,尤其是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唯有第三次产业的上述两项指标均保持上升趋势,其比重均在50%以上。这种“后工业社会”中的产业软化现象,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新趋向。

实际上,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经历一个由第二次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增长最重要和关键的阶段,在此阶段中的工业,尤其是工业中的制造业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对技术创新最敏感最活跃的部门。工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的水平。理论和实践表明,工业结构的变动表现为如下过程:

重化工业化。工业化过程一般首先从轻纺工业开始,然后制造业中以冶金、化工和机械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比重逐步上升。

高加工度化。在重化工业化过程中,由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高附加值的加工业为主,整个工业逐步加工的深化、精化和多样化。

知识、技术集约化。在重化工业化较低阶段,资本集约型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因而资本在此时期的各生产要素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阶段发展,知识与技术在各个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或“二、三、一”再向“三、二、一”演进。(2)工、农业结构, 农业——农业工业——工业农业——工业的演进。(3)工业结构,由以原材料、燃料、 能源工业为主向以制造业为主和从重化工业化向高加工度化的演进。 (4)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演进。这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方向。

标签:;  ;  ;  ;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