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河南 济源 45465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7-046-02
探究学习犹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始终。开展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渐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那么,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艺术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乐学的情感态度,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l、发掘教材内容,寻找多样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新内容,寻找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新颖的感受,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学《人物头像写生》一课,引导观赏同学的特征,按照顺向思维定势,学生看着同桌说就可以了。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恰当地把握住这一时机,问一问学生,"你有朋友吗?""你注意观察过朋友的相貌特征了吗?""朋友的相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有联系吗?"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好朋友的相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我的好朋友胖胖的脸,小小的眼睛,非常爱笑,性格特别好,人缘也特别好。"有的说:"我的好朋友眉毛粗粗的,眼睛大大的,性格特别直,但对人很热情。"通过这样的探究感悟,学生突破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发挥美术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在美术教学中,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影视、录像、多媒体、美术作品、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并且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充溢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的影响。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
4、充分利用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美术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它是靠真情来打开审美者的心灵大门,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本原的心灵感觉,去体悟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并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以情施教,有利于运用情感手段来发掘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但是"教无定法",对于探究性学习来说,也是如此。模式不等同于模式化,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模式只是一个可操作性的参考框架。我们要用丰富多彩的美术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教师要通过启发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在教学法中首先可以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引入新课时,一幅奇妙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其次,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进行尝试体验。最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的态度,对他们这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意见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并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使提出的问题妥善解决。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例如:在教学《线的节奏》练习线条时,我用一段大提琴的演奏乐曲导入,学生感受大提琴的旋律和音色特点,用涂鸦的方法随着音乐的节奏波动舞动画笔,以自己的情感为指导,音乐完毕画笔也落下,此时大部分学生就是凭着感觉乱画一通,具有美感的作品不多。"如何画出比较好的表现大提琴的作品呢?"由此在揭示本课课题后学生中设下了一个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创设形象情境,增强求知欲望
教学中,创设某些形象情境,可使学生感知处在兴奋状态,从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参与。
3、创设参与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自己听、说、演、画,发现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参与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有充分自学习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讨论的时间,充分绘画实践的时间。在组织教学时,要让学生实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定。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
就一课来说,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的程度也不一样,喜欢的方面也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让他们在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图案设计》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梅花的外形,有的学生喜欢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有的学生喜欢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欣赏揣摩,激发学生走进欣赏美术作品的欲望,从而进行图案设计。
3、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师的组织和协调下,学生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使他们自由组合,找到自己称心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三、延伸探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
学习评价方法是对课程改革影响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方法的革命性变革会直接导致课程改革质的变化和发展。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因此,发展性学习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高目的的活动,它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调节系统,理应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持续的发展。在学习探究过程中, 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王清海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美术论文; 探究性论文; 情境论文; 启发论文; 学生自主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