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183;曼宁与英国学派_国际关系论文

查尔斯183;曼宁与英国学派_国际关系论文

查尔斯#183;曼宁与英国学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学派论文,查尔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8-08-09]

[中图分类号]D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09)01-0073-08

在讨论所谓“国际关系英国学派(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①的起源时,研究者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查尔斯·曼宁(Charles Anthony Woodward Manning,1894-1978年)是否属于英国学派的成员,是否为该学派的奠基人?这迄今依然是一个颇具争议、也尚无定论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解答,实际上反映了学者们对英国学派起源的不同解释。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英国学派的理解。

一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关于查尔斯·曼宁与英国学派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学术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查尔斯·曼宁不属于英国学派,因为他没有被邀请参加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而1959年1月正式成立的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标志着英国学派的诞生,于是该委员会成员就基本上等同于英国学派成员,其核心人物自然指先后担任该委员会协调人的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马丁·怀特(Martin Wight)、亚当·沃尔森(Adam Watson)以及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蒂姆·邓恩(Tim Dunne)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98年出版的《构建国际社会:英国学派的历史》一书中明确认定伦敦经济学院的查尔斯·曼宁“不是英国学派的成员”。②与此相类似的是,理查德·利特尔(Richard Little)声称英国学派就是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从而自然把曼宁排除在英国学派之外。③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查尔斯·曼宁不仅是英国学派的成员之一,而且还是它的奠基人或思想鼻祖,因为英国学派的理论核心——国际社会思想——最早是由曼宁加以系统表述的。罗伊·琼斯(Roy Jones)在1981年发表的那篇给“英国学派”命名的文章,就是把查尔斯·曼宁为首的一个以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为学术发源地的学者群体,称为“国际关系英国学派”。④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n)和菅波英美(Hidemi Suganami)等人也从查尔斯·曼宁那里寻找英国学派的源头,把他视为英国学派的奠基人,至少是奠基人之一。⑤其中,现任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高级讲师的彼得·威尔逊高度评价了查尔斯·曼宁对英国学派形成所做出的贡献,认为他不仅是英国学派的一员,而且是该学派的“奠基人”。⑥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实际上都是从查尔斯·曼宁及其领导下的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来追溯英国学派的缘起,即英国学派起源于伦敦经济学院,最早的成员来自该校国际关系系,而“英国学派之父”的称号自然应该属于1930-1962年在伦敦经济学院担任国际关系讲席教授的查尔斯·曼宁。彼得·威尔逊博士于2007年11月2日在伦敦经济学院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就明确表示,曼宁是“英国学派之父”。

可能是受前面提到的英国学派新生代重要代表人物蒂姆·邓恩1998年出版的那本著作以及奥利·韦弗尔(Ole Waver)一篇文章⑦的影响,中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介绍英国学派缘起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从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来寻找英国学派的源头,不提或者很少提到查尔斯·曼宁与英国学派的关系。⑧实际上,在当今英国学派学者中间,在对英国学派的缘起及其与曼宁的关系之认识上是存在着很大争议的,远未形成共识。蒂姆·邓恩等人的相关论点受到了包括彼得·威尔逊、菅波英美在内的一些英国学派学者的强烈质疑和批评。近年来,也有的人开始改变过去把曼宁排除在英国学派之外的立场。⑨笔者以为,关注英国学派的中国学者与学生有必要了解英国学派学者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此外,笔者在阅读曼宁、怀特、布尔等人的相关著述和个人文件以及同英国学派学者交流的时候,也的确认识到曼宁与英国学派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 曼宁对国际社会的理论思考

大多数英国学派学者都承认,英国学派的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把国际社会作为国际关系的研究主题(subject matter),认为主权国家组成国际社会,其行为受共同价值、规则、制度的制约。正如牛津大学教授亚当·罗伯茨(Adam Roberts)在2008年1月21日的一个演讲中所说的,国家组成的无政府社会(anarchical society of states)是“英国学派的核心思想”。⑩赫德利·布尔1977年出版的著作《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11)对国际社会思想做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和权威的阐述,因而成为英国学派最为经典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学派所构建的国际关系理论,就是国际社会理论。有的学者因此干脆把英国学派称为“国际社会学派(International Society School)”。(12)尽管英国学派学者对国际社会性质的认识并不完全一样,但在实际上,有关国际社会的思考的确可以像一条线那样把很多英国学派学者联结在一起。

而长期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的查尔斯·曼宁,是最早有意识地把国际社会当做国际关系研究的主题并对此进行理论思考的人。

查尔斯·曼宁出生于南非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后来获得罗兹学者(Rhodes Scholar)奖学金进入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学习法律,1922年开始在英国当律师(barrister),次年赴瑞士日内瓦接替菲利普·诺埃尔-贝克(Philip Noel-Baker)担任国际联盟秘书长的私人助理,此后回牛津大学(New College,Oxford University)担任了几年的法学讲师。1930年1月,他再次接菲利普·诺埃尔-贝克的班,受聘为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讲席教授。(13)曼宁虽然不是英国最早的国际关系讲席教授,但他是英国第一位全职的国际关系讲席教授。(14)曼宁担任该教职前后长达32年,一直到1962年9月退休,他也因此对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并且帮助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在该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中获得了令人尊敬的地位。(15)有学者认为,曼宁出任该讲席教授后的30多年,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6)曼宁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期间,一直坚持给本科生授课,即便是在退休之后,还继续在伦敦经济学院上课多年,给学生讲授“国际关系的哲学层面(the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7)曼宁在晚年的时候回到故乡南非,并于1978年去世。

曼宁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他开启了对国际社会的理论思考。曼宁把国际关系视为社会现象,认为国际关系学科属于“社会宇宙学(social cosmology)”范畴,其“研究主题(subject matter)”就是“主权国家组成的社会”或“国际社会”。(18)按照这个思路,曼宁进行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计,并从1949年开始给新生开设了一门课,即“国际社会的结构(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19)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引导自己的学生和同事把国际社会作为国际关系的研究主题进行学术探索。与此同时,曼宁也考虑写一本相关主题的书,用做学生的教材。这本题为《国际社会的性质》的书于1959年最终完稿,并在1962年正式出版。这本书是曼宁经历数十年思考(曼宁回忆说,这部书的架构早在1926年自己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做研究的时候就已经成型了(20))的结晶,被称为是“国际关系领域最有原创性的成果之一”。(21)曾在20世纪70年代初聆听曼宁讲课的日裔英国学派学者菅波英美撰文回忆说,曼宁总是把白天工作时间分为三部分:1/3的时间研究哲学,1/3的时间阅读报纸,1/3的时间给本科生上课。(22)由于曼宁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思考和教学上面,因此他花在写作上的精力并不多,一生所发表的著述很少,而《国际社会的性质》就成为曼宁唯一的国际关系学术专著了,这也是他的代表作。

曼宁有关国际关系的思考集中体现在这本书上。这样一本曼宁自认为既不属于历史学、政治学、法学,也不属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书,原本是写给那些刚入学的、学国际关系的学生阅读的。(23)但是,由于其内容抽象、文字晦涩,结果竟然让本科生难以看懂,而成了研究生的读物,甚至大多数研究生阅读起来也很费劲。这无疑与曼宁的初衷相违背。阅读这本旁征博引但却没有一个注释、思维跳跃性很大、生僻词汇极多、喜欢用比喻和类比等修辞手法的“怪异”著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读者在阅读该书的时候,必须具备很大的耐心和毅力,而且似乎需要读完全书之后,才可以看出曼宁的基本思路。曼宁在该书中所表述的中心论点是,地球上的整个人类构成一个社会宇宙(social cosmos)、社会世界(social universe)或世界社会(universal society),而主权国家组成的社会则是这个多层面的社会世界中一个独立的学术探索领域,属于“社会宇宙学(social cosmology)”而非“物理宇宙学(physical cosmology)”的范畴,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大外交学(metadiplomatics)、国际社会结构(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世界事务研究导论(prolegomena to the study of world affairs)。曼宁认为,国家社会(society of states)或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society)并非一直都存在,实际上它是不久前才被构建出来的。但它已经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永恒地位,对于人类的组织、社会以及福祉极具重要性,所以系统地研究国际社会就成为理解整个社会世界的重要前提。他认为,国家组成一个社会是一个事实,但它不是物理的、可在视觉上观察得到的外在事实,而是观念上的社会存在(social existence)或社会事实(social fact)。这是由于国际社会不属于真正的社会,真正的社会只能由活生生的人所组成,而拥有领土、人民或公民、政府的国家(state)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idea),或者观念上的现实(reality in idea)、社会安排(social set-up)。人们往往把作为国际社会成员的主权国家加以拟人化,把国家之间的关系想象为个人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主权国家只是一个社会观念,是存在于我们头脑中抽象的、观察不到的“内在”事物,而不是具体的、可观察到的“外在”事实。因此,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也自然不是真正的社会,是一种观念中的社会。所以,曼宁的结论是,国际社会乃是一个由想象的实体(notional entities)所构成的想象的社会(notional society)。(24)这似乎就是曼宁所说的国际社会的性质,也是本书着墨最多的内容。与此同时,曼宁也指出,国际社会的成员受一套行为规则或规范的约束。在他看来,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如同一个俱乐部的成员或者一群玩家(players)共同玩着一种游戏(game)。这种游戏与其他游戏一样,有自己的规则,而且游戏者需要遵守规则。这种特殊游戏的规则或行为规范就是国际法,其首要目标是国家间和平共处,国际秩序或者“全球社会秩序”因此得以维持。他指出,国际法既是一套观念(a set of ideas),也是一套社会制度(a set of social institutions)。(25)曼宁认为,国际法具有约束力,尽管往往也会被违背。国际法的约束力来自国家的同意(consent),而国家的同意又源于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惯例(convention),包括国际道德压力或外交压力、世界舆论压力。(26)

由于曼宁文风怪异,这本著作极其晦涩难懂。但是,其中心论点还是很清楚的,即主权国家组成社会,其行为受国际规则的约束,国际社会不是无秩序的,而是有秩序的。这是曼宁有关国际关系分析的原创性思想,也是英国学派分析国际关系的核心思路。正因为如此,该书被有的学者称为“英国学派的第一本著作”。(27)不仅如此,英国学派的这种思路实际上也深深地影响了冷战后异军突起的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学派之一的建构主义。有学者指出,曼宁的思路与社会建构主义很相似。(28)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后来建构主义的异军突起,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英国学派的价值和重新评价曼宁的学术地位。但是,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家是否直接从曼宁著述中获得启示和灵感,这本身还是个有待考证的问题。伦敦经济学院的巴里·布赞(Barry Buzan)教授曾告诉笔者,温特承认自己从英国学派那里获得了启示,但他不是从曼宁那里,而是从布尔的著述中获得灵感。(29)

三 曼宁与英国学派的构建

查尔斯·曼宁有关国家组成国际社会的思路影响了很多人,特别是他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同事与学生(30),从而对英国学派的理论构建产生了思想启迪的作用。曼宁把一批有才华的学者和学生汇聚到自己所领导的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并且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曼宁的同事和学生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国际关系英国学派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包括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阿兰·詹姆斯等人,从而使得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成为英国学派的发源地,并且迄今为止一直是英国学派的学术重镇之一。

马丁·怀特无疑是英国学派创建历史上的一位灵魂人物,他是1959年1月成立的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有人甚至称之为英国学派的“教父”。(31)而怀特所阐述的以国际社会为研究主题的“国际理论”则主要是形成于他1949-1961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任教期间。学历史出身的马丁·怀特于1949年受查尔斯·曼宁的邀请,来到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担任副教授(reader),直到1961年赴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任教之前。曼宁和怀特在伦敦经济学院共事多年,前者对后者可能有很大影响。(32)实际上,马丁·怀特是在到了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后,才从现实主义者转变为理性主义者的,并重点思考“什么是国际社会?”这一理论问题。有研究者认为,怀特的这种思想转变很可能是因为曼宁对他的影响。(33)怀特到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后,先是接替曼宁上“国际制度”一课,后来又开设“国际理论”这门新课。他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撰写的“国际理论”这门课的讲稿中,明确指出“国家社会”或“国际社会”是国际关系的研究主题,也是国际理论的“核心问题”。(34)他在1959年1月提交给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的第一篇论文《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提出国际理论就是探讨国家社会的思想传统。(35)正是怀特的这篇论文,开启了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对国际社会的理论探索过程,并在委员会成员中逐渐形成了共识。正如该委员会第一任协调人或召集人巴特菲尔德在1961年所说的,怀特等人所提交的论文认为存在着国际社会,大家在讨论中对此没有异议。(36)怀特有关国际社会的理论思考极有可能来自曼宁的启发,尽管怀特本人没有承认过自己受曼宁的影响。笔者在伦敦经济学院档案馆的马丁·怀特个人文件中,看到怀特所保存的一份文件,即1950年召开的一次关于国际关系教学的研讨会会议纪要,这次会议的召集人查尔斯·曼宁十分清楚地表达了以国际社会为国际关系学科研究主题的想法。(37)布尔在1976年纪念马丁·怀特讲座的演讲中,也明确指出了曼宁在思想上对怀特的影响。(38)最重要的是,曼宁领导下的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那种“善意的无政府状态”,给怀特以自由思考的空间,他开始专注于被称为“国际理论”的思考,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学术探索,讨论的主题是国际社会。(39)

英国学派另外一位核心人物赫德利·布尔1955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被查尔斯·曼宁相中,应聘到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担任助理讲师,并在那里逐渐完成了从哲学家到国际关系学者的身份转变。(40)按照布尔自己后来的说法,他到伦敦经济学院之前,“从来没有教过一门国际关系的课程,也从未认真研究过国际关系”。(41)然而,查尔斯·曼宁却对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哲学、没有任何的国际关系方面训练背景的布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认为不懂国际关系可能正是他的优势。(42)曼宁让布尔听自己的课,并建议他去听马丁·怀特开设的课程,还在1957-1958年间安排布尔去美国进行一次学术访问,让他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做了一段时间的学术研究。在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布尔聆听了后来成为英国学派核心人物或者创始人之一的马丁·怀特的课程,并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从那个时候起就觉得自己“生活在马丁·怀特思想的影响之中——让我自叹不如,不断从他那里汲取知识,虽然总是希望超越他,但是从未能摆脱他的影响。”(43)与此同时,布尔也承认自己受曼宁的影响。布尔在1961年9月给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提交的、后来发表在《外交探索》一书的那篇著名文章《国际关系中的社会与无政府状态》中提到,自己的一些想法来自曼宁。(44)他在《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我在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时的同事,特别是曼宁(C.A.W.Manning)先生,曾给予我很大的帮助。”(45)赫德利·布尔是英国学派学者中把“国际社会”加以清晰定义并使之成为英国学派核心概念的人。布尔从1961年初加入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一直到1985年去世前,其思考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始终是国际社会这个研究主题。而布尔对国际社会的理论思考,显然来自其在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的同事马丁·怀特和查尔斯·曼宁的启发。

先后在伦敦经济学院和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eele)任教的阿兰·詹姆斯(Alan James)与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同属一个时代的学者,他虽然没有参加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也没有怀特和布尔那么大的名气,但被一些英国学派学者认为是第一代英国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46)其代表作是1986年出版的《主权国家:国际社会的基础》,该书研究的主题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詹姆斯在这本书之“致谢”部分中,特别提到自己之所以对主权概念感兴趣,是因为得到曼宁的启发。(47)曼宁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同事和学生于1973年联合出版了一个纪念曼宁的论文集,该书的主编正是阿兰·詹姆斯。(48)

因此,正是曼宁使得伦敦经济学院汇聚了一批国际关系学者,并导致了一个国际关系研究学派在该校产生,这就是后来被罗伊·琼斯称为“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那个学术群体,他们虽然在学术思想与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是都从国家组成“国际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国际关系问题。尽管曼宁没有成为英国国际政治委员会的成员,他无疑是英国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国际社会”成为英国学派的核心概念,这与曼宁所做的原创性研究工作以及把一批优秀学者汇聚到伦敦经济学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49)

很大程度上由于曼宁、怀特和布尔等人的努力,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不仅成为英国学派的发源地,也一直成为英国学派学者汇集的地方。很多英国学派的学者都因为工作、学习或师承等关系,与伦敦经济学院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所以,利用查阅家谱的方式,可以从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这条线上,列出不少英国学派的成员来。(50)除了早期的曼宁、怀特、布尔、弗雷德·诺西奇(F.S.Northedge)、杰弗里·古德温(Geoffrey Goodwin)、阿兰·詹姆斯、布赖因·波特(Brian Porter)、杰弗里·斯坦(Geoffrey Stern)等人在此工作过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英国学派学者也在这里任教过。亚当·罗伯茨1965年到伦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1968-1981年间担任该校国际关系系讲师,后执教于牛津大学,并于1986-2007年间接替赫德利·布尔担任该校蒙塔古·伯顿国际关系讲席教授。詹姆斯·梅奥尔(James Mayall)1966-1998年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于1991-1994年间担任该校国际关系系主任,1997年开始担任剑桥大学首任国际关系讲席教授(Sir Patrick Sheehy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University of Cambridge)。此外,迈克尔·多尼兰(Michael Donelan)、约翰·文森特(John Vincent)等也在这里任教过,其中文森特在1989-1990年间担任蒙塔古·伯顿国际关系讲席教授。现在威尔士阿伯瑞士威斯大学(University of Whales,Aberystwyth)任教的日裔学者菅波英美曾在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读研究生。目前,在此工作的英国学派知名学者有巴里·布赞(Barry Buzan,他20世纪70年代曾在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到伦敦经济学院担任教授)、彼得·威尔逊等人。值得提出的是,曼宁在20世纪40年代末开设“国际社会的结构”课程,在他1962年退休后由阿兰·詹姆斯、杰弗里·斯坦等人继续讲授。直到今天,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还在坚持给新入学的本科生上这门课。(51)由此可见学术传承力量的强大!

四 结论

从查尔斯·曼宁对国际社会原创性的理论思考以及他对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等人的影响,可以清楚地看出,曼宁的确和英国学派的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至少应该把他列入英国学派学者的范畴之中。1959年1月成立的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自然为英国学派的构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英国学派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将其等同于英国学派、把没有被邀请参加该委员会的曼宁排除在英国学派之外的做法,则有点过于简单和武断了。

当然,有关查尔斯·曼宁与英国学派的关系,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也难有定论。笔者以为,导致这种争议的原因不完全是学术上的。曼宁“怪异”的写作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著述的读者群很小,而且影响不够大。有人甚至认为曼宁故意把国际关系研究“神秘化”。(52)巴特菲尔德和怀特也因为曼宁同样“怪异”的为人处世态度,没有邀请他参加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53)曼宁因而长期以来实际上并不为国际关系学界(甚至是英国国际关系学界)所熟知,其学术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如此,曼宁顽固维护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种族主义政治立场,更使得某些英国学派学者在冷战之后明确地把他排除在英国学派之外,或者有意与曼宁保持一定距离。(54)有牛津大学教授给笔者解释说,很多英国学派学者希望与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曼宁保持一定距离,更不愿视曼宁为英国学派的“唯一掌门人(the only president of English School)”。(55)曼宁的学生菅波英美教授在给笔者的电子邮件中,就对蒂姆·邓恩等人因为曼宁的种族主义政治立场而把他排除在英国学派成员之外,以“确保英国学派的声誉不受损害”的做法深表不满。他甚至认为,布尔等人的学术观点也带有种族主义色彩,只不过没有曼宁那么极端罢了。

笔者认为,查尔斯·曼宁与英国学派的关系的确值得关注英国学派的中国学人所注意,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国学派。

注释:

①笔者认为,“English School”的中译名“英国学派”不准确,容易产生误解,但仍然使用这个译名。参见张小明:《英国学派还是英格兰学派?》,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5期,第78~80页。

②Tim Dunne,Invent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London and Oxford:Macmillan in Association with St.Antony's,1998,p.15.

③Richard Little,"Neorealism and the English School:A Methodological,Ont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Reassess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1,No.1,1995,pp.9-34.

④Roy Jones,"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ase for Closur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7,No.1,1981,pp.1-2.

⑤Peter Wilson,"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Reply to Sheila Grade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14,No.1,1989,p.38; Hidemi Suganami,"A New Narrative,a New Subject? Tim Dunne on the English School,"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Vol.35,No.2,2000,pp.217-226; Hidemi Suganami,"C.A.W.Manning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No.1,2001,pp.100-101; Tonny Brems Knudsen,"Theory of Society or Society of Theorists? With Tim Dunne in the English School,"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Vol.35,No.2,2000,pp.193-203; Tonny Brems Knudsen,"Beyonod the Watchtower? A Further Note on the Origins of the English School and Its Theoretical Potential,"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Vol.36,No.3,2001,pp.331-333.

⑥Peter Wilson,"Manning's Quasi-Masterpiece: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Revisited," The Round Table,Vol.93,No.377,2004,p.756.

⑦Ole Waver,"Four Meaning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A Trans-Atlantic Dialogue," in B.A.Roberson,ed.,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London:Printer,1998,pp.85-89.

⑧徐雅丽:《理解国际关系的有力途径—〈国际社会的扩展〉评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第79页;徐雅丽:《国际关系思想传统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载《欧洲研究》,2005年第1期,第66页;石斌:《“英国学派”国际理论概观》,载《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第9页;周桂银:《基督教、历史与国际政治——赫伯特·巴特菲尔德的国际关系思想》,载《欧洲》,2005年第4期,第1页;唐小松:《英国学派的发展、贡献和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第21页;苗红妮:《英国学派外交思想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4期,第13页;刘波:《英国学派的思想流变——从多元主义到社会连带主义》,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4期,第37页。另外参考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⑨比如,现在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任教的克里斯·布朗在其1997年出版的教材《理解国际关系》中,明确把曼宁排除在英国学派之外,但他在该书第二版(2001年版)中,则把相关文字删去。参见Chris Brown,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oundmills:Macmillan,1997,p.52; Chris Brown,ed.,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nd],Houndmills:Palgrav,2001。

⑩Adam Roberts,"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otes for lectures at Royal College of Defense Studies,January 21,2008,p.15;笔者感谢罗伯茨教授于2008年3月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给笔者赠送这个演讲稿。

(11)Hedley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London:Macmillan,1977.

(12)Martin Shaw,"Global Society and Global Responsibility:The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Rick Fawn and Jeremy Larkins,eds.,International Society after the Cold War:Anarchy and Order Reconsidered,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Ltd.,1996,p.49.

(13)该教席设立于1924年,菲利普·诺埃尔-贝克是第一位担任该教职的人。该教席在1936年以前称“卡斯尔国际关系讲席教授(Cassel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后来由于赞助人的更换,从1936年起更名为蒙塔古·伯顿国际关系讲席教授(Montague Burton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伦敦经济学院目前还保留有这个教席。——作者注。

(14)Alan James,ed.,The Base of International Order:Essays in Honor of C.A.W.Manning,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vi.

(15)Alan James,The Base of International Order:Essays in Honor of C.A.W.Manning,pp.vi-viii.

(16)Harry Bauer and Elisabetta Brighi,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LSE:A History of 75 Years,London:Millennium Publishing Group,2003,p.14.

(17)Hidemi Suganami,"C.A.W.Manning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No.1,2001,p.91.

(18)C.A.W.Manning,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5,"Preface to the Reissue," pp.ix-xiii.该书第一版出版于1962年(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and G.Bell and Sons Ltd.,1962)。

(19)C.A.W.Manning,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p.70; Alan James,ed.,The Base of International Order:Essays in Honor of C.A.W.Manning,"Preface",p.ⅶ.

(20)C.A.W.Manning,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Preface to the Reissue," p.xv.

(21)Peter Wilson,"Manning's Quasi-Masterpiece: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Revisited," The Round Table,Vol.93,No.377,October 2004,p.756.

(22)Hidemi Suganami,"C.A.W.Manning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No.1,2001,p.92.

(23)C.A.W.Manning,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Preface," pp.xxxv-xxxⅵ.

(24)Charles Manning,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pp.1-100,pp.200-210.

(25)Charles Manning,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pp.101-113,p.215.

(26)Charles Manning,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pp.114-164.

(27)Tonny Brems Knudsen,"Theory of Society or Society of Theorists? With Tim Dunne in the English School,"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Vol.35,No.2,2000,p.196.

(28)Peter Wilson,"Manning's Quasi-Masterpiece: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Revisited," The Round Table,Vol.93,No.377,October 2004,p.760.

(29)笔者于2008年3月4日在伦敦经济学院与巴里·布赞教授的谈话。

(30)Hedley Bull,"Martin Wight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No.2,1976,p.108.

(31)Tim Dunne,Invent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p.47.

(32)Brunello Vigezzi,The British Committee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1954-1985):The Rediscovery of History,Milan:Edizioni Unicopli,2005,pp.114-115,and note 16.

(33)Hidemi Suganami,"C.A.W.Manning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No.1,2001,p.100,note 55.

(34)Martin Wight,International Theory:The Three Traditions,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pp.7-8,pp.30-31,pp.139-144.

(35)Martin Wight,"Why Is There N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Martin Wight and Herbert Butterfield,eds.,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Essay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66,p.18.

(36)Tim Dunne,Invent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p.183.

(37)"International Studies Conference:Meeting on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Catharine's Cumberland Lodge,The Great Park,Windsor,England,March16-20,1950,appendix C,Martin Wight Papers,File 101,LSE Archives.

(38)Hedley Bull "Martin Wight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1976,p.108.

(39)Michael Howard,"Foreword," in Martin Wight,Four Seminal Thinkers in International Theory:Machiavelli,Grotius,Kant,and Mazzini,Oxford:Oxford University,2005,p.vi。马丁·怀特的手稿中有一份1951年的手写讲课提纲,题目是《国际关系的要素》,讲授的内容包括国际政治科学、国际无政府状态、国际交往、国家社会、当前形势、国际理论等六个部分。参见Martin Wight,"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ecture notes for Lent term 1951,Martin Wight Papers,File 101,LSE Archives。

(40)布尔原本已经被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聘任为政治哲学助理讲师,并准备到该校就职,但在得到伦敦经济学院的录用通知后改变主意,因为他更愿意在伦敦工作。参见Mary Bull,"Hedley Bull:Sydney and Oxford," manuscript,2008。感谢布尔夫人玛丽·布尔向本文作者提供这个文稿。另外,布尔夫人2008年3月13日在牛津家中接受本文作者采访的时候解释说,布尔之所以应聘到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任教,是由于查尔斯·曼宁,布尔在牛津时的哲学教授赫伯特·哈特(Herbert Hart)正好是曼宁在牛津任教时的学生之一。

(41)Hedley Bull,"Martin Wight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Second Martin Wight Memorial Lecture),Britis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1976,pp.101-116,p.101.

(42)J.D.B.Miller,"Hedley Bull,1932-1985," in J.D.B.Miller and R.J.Vincent,eds.,Order and Violence:Hedley Bul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90,p.3; J.D.B.Miller,"Hedley Bull," May 29,1985,Hedley Bull Papers,File Ⅱ,Bodleian Library,Oxford University.

(43)Hedley Bull,"Martin Wight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erbert Butterfield and Martin Wight,eds.,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Essay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66,p.35,note 1.

(44)Hedley Bull,"Society and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erbert Butterfield and Martin Wight,eds.,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Essay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50,note 1.

(45)[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0页。

(46)比如,英国学派知名学者、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高级讲师彼得·威尔逊,在伦敦经济学院一门有关国际政治思想史的课上,便把曼宁、怀特、布尔以及詹姆斯同列为“经典英国学派”成员。威尔逊博士在同笔者的谈话中,也提到詹姆斯的著述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47)Alan James,Sovereign Statehood:The Basi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London:Allen & Unwin,1986.

(48)Alan James,ed.,The Base of International Order:Essays in Honor of C.A.W.Manning,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9)Andrew Linklater and Hidemi Suganami,The 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ntemporary Reassess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p.34-35; Hidemi Suganami,"C.A.W.Manning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No.1,pp.91-107.

(50)当然,并非在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工作或学习过的人都可以列入英国学派的范畴。比如,国内有的学者把曾经在那里担任蒙塔古·伯顿国际关系讲席教授的苏珊·苏特兰奇列为英国学派的成员,但是我至今没有看到英国学派学者在著述中把她列为英国学派的成员,而伦敦经济学院的巴里·布赞教授在2007年6月18日很坚定地对我说,“她不是英国学派学者”。——作者注。

(51)这门课的内容一直有变化。1995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讲授该课多年的杰弗里·斯坦出版了一本教材,题为《国际社会结构:国际关系研究导论》(Geoffrey Stem,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Printer,1995),该书第二版于2000年出版(Geoffrey Stem,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Continuum,2000)。2007-2008学年,笔者在伦敦经济学院做学术访问的时候旁听过这门课,它由三位教授联合开设,负责教授是迈克尔·考克斯(Michael Cox)。

(52)一位英国学派的资深学者在回答本文作者如何评价曼宁作用的问题时,提出了这个看法。

(53)Tim Dunne,Invent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p.93,p.109.

(54)Chris Brown,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Macmillan,1997,p.52; Tim Dunne,Inventing International,Society: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p.12; Roger Epp,"The English School on the Frontier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A Hermeneutic Recollec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4,1998,pp.47-48.

(55)英国牛津大学亚当·罗伯茨教授和罗斯玛丽·富特(Rosemary Foot)教授向本文作者表达这种看法。

标签:;  ;  

查尔斯183;曼宁与英国学派_国际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