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创新文化_知识经济论文

构建中国创新文化_知识经济论文

建构中华创新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99《财富》全球论坛,叫响一个口号:“欲独霸世界,先逐鹿中国”。美国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希在《国家任务——迎接21世纪》一书中说:“我们正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下一世纪的政治与经济”。可以预料,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叱咤风云的世纪,谁能见事早,行动快,及时调整好发展战略,占领制高点,谁就能成为强者,稳操胜券。

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经济,以创新为前提,以创新为特征,以创新为动力。迎接挑战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我国当前创新能力弱,创新成果转化率低,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建设包括“知识创新生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等四大系统在内的国家创新体系,以“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211 工程”等为主体,实现国家创新体系总目标,希望到2010年能使我国创新能力达到中等国家水平。落实中央的部署,提高创新能力,除了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管理等诸多方面有许多文章要做,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也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文化中妨碍创新的十大问题

我国文化的主流是健康,是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从创新视角来审视,当前科研院所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中,有碍创新的因素大量存在。具体有如下表现:

轻视知识虽然过去那种“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极左思想早已为人们唾弃,“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盐蛋的”奇型、倒挂的分配现象也基本消除,“知识无用论”再不敢公开叫卖;但是,轻视知识的情况仍时有表现。比起“权”、“钱”来说,知识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分量就轻多了。重“权”,重“钱”,不重知识,这不仅表现在一些人处事待人上,而且表现在一些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上。如果说这些是反复指出过的现象,那么对当前知识革命“不了解”,则既是新形势下轻视知识的重要原因,也是轻视知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当今知识在“结构内容”、“存在开式”、“处理能力”、“传输方式”、“生命周期”、“整体状况”等方面发生了空前的革命,其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末有。正象对一件事物不认识,不可能对其重视一样:对知识革缺乏了解,必须不可能给予知识以足够的重视。如果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时,对知识缺乏应有的重视,就违背了知识经济的本性,因为知识经济的产生和迅猛发展,根本原因是知识革命的推动。没有知识革命,不可能出现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知识与经济互动的经济。轻视知识从根本上背离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其结局必然是被动和失败。对于不尊重知识,今天必须从知识革命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视角认真加以解决,决不可掉以轻心。

不重视人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稳操胜券。我国科学家、工程师140万人, 仅占全国人口约0.1%,数量不多,且拔尖的、高水平的很少。 不仅如此,不严重流失。仅以北大物理系为例,近年来不少于70%的毕业生到国外去了:学业成绩位于前列的,100%的出国走了。同时, 在重视人才方面仍有不少问题:这不仅表现在对人才的识别、选择、评价上,观念陈旧,标准过时,缺乏富有时代特色的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而且还表现在对人才的关心方面,不善于创造理想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常常为平均主义等思想观念所干扰,更缺乏情感上的关心和沟通;在使用方面,不敢也不愿委以重任,有的总感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或者认为“末必少了你这个屠夫就吃有毛猪”;在培养方面,缺乏计划,不愿投入,更谈不上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不同特点和科研人员的不同情况去进行培养提高;在评价方面,求全责备,甚至嫉贤妒能;特别是在尊重方面,科研成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鼓励,意见、设想和建议得不到认真的对待和支持。

不尊重规律“批判马寅初人口论”、“大跃进”、“史无前例”、“洋跃进”等惨痛的历史教训,使人们尊重规律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生活中仍有不少人思想深处,奉行的是“权力真理论”、“第一书记第一规律”、“按长官意志办没错”,特别是在工作顺利取得巨大成绩时,忘乎所以,无视规律,以权力、以主观代替规律。正因此,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倡导要形成实事求是之风。

因循守旧小生产按照四季的变化周而复始地进行简单再生产,它最大的特点是保守、经不起风浪。因循守旧,是其基本的思想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我们深深地受着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工作、生活中时有表现。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极大地妨碍了创新。清除这种影响,从现实情况看,既十分紧迫又十分艰巨。

论资排辈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提倡一种论资排辈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至今仍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敬老尊贤不等于不要重视年轻人,尊重权威不等于不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论资排辈”的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其积极的一面是重视老的、权威的作用,其消极的一面是忽视了年轻人的作用。由于传统对其消极作用讲得少,我们继承传统作法时也常常对此有所忽视。

近亲繁殖由于“师道尊严”等重视“师承”的传统影响,一些科研单位几代同党。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方法,一脉相承,相差不多,带来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门户之见、排斥异己等弊端。这样必然妨碍在科研集体中彼此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启发,阻碍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缺乏自信那种开时代先河、领导潮流、全新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还很少在中国出现。现在科研中敢于独辟径、大胆创新少,而跟踪模仿、小修小改渐进式的创新多。出现这种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自信心。正如周光召先生所说,“在我们科技界中间,现在仍然缺乏自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课题,基本上是国外提出来的。国内只有很少的人有充分的自信,敢于提出国外没有提出来的问题”。

互不买账历史有个坏传统就是文人相轻。今天知识分子中“互不买账”也甚为常见,有的甚至是嫉贤妒能,严重妨碍创新中互助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发扬。

忽视信息由于信息不灵造成决策失误和带来“创新”的低水平重复,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不少科技人员信息意识不强;没有掌握和运用不善于识别、不善于筛选、更不善于开发和利用。当今信息爆炸,社会日益信息化。谁能快速有效地掌握信息,谁就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谁就能拥有市场,谁就成为富者;反之就成为穷者。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改变信息闭塞状况,的确应有十分的紧迫感。

“方式”陈旧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在计划经济和传统文化影响下诸多方面不符合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已显得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重视这些“方式”的转变,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亿万群众无数次实践、反复重复、天长日久、已成习惯的“方式”要根本改变,要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式”。

文化环境对于创新有着极端的重要性,因为文化具有教育、认知、记录、传播、交流、鼓舞、享乐等许多功能(冯之俊先生《国家创新系统的文化背景》一文)。这些功能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一种人文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决定创新的状况。

科学的创新须要有强大的经济、物质条件支持,经济物质条件对于科技创新是极端重要的。但是把它看成唯一的条件则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按照这种观点,必然逻辑地得出结论,一切创新只能由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作出,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创新关键是靠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重视物质条件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精神的反作用及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坚信在具备必要和物质条件下,极大地发挥了创新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样能做出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这其中人文环境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其独特的功能,是经济物质条件不如发达国家,在这种条件下为创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破除当前文化中有碍创新的因素,建构创新文化就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建构创新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我们是在有着五千年文明、文化史的国度里建构创新文化,因此,处理好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积淀的民族创新精神,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前从创新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时,不少论著常常采用枚举例证的方法,总感有较多的主观随意性。在创新中究竟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可以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解剖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指出:人体的解剖是理解猴体的一把钥匙。马克思在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在《政治经济批判序言》中得出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著名结论,以此为“导向”,为“指南”剖析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就易如反掌地达到科学的结论。同样,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对创新成效显著的国家、地区、单位进行剖析,从其创新的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概括出从文化视角推动创新必须把的握的“几个环节或要素”。再以此“环节(要素)”为“参照系”,对传统文化去进行审视、筛选,就容易准确地找出哪些是精华,是必须继承的。

据笔者调查研究,如下几个方面是我国创新文化必备的环节(要素):

创新意识方面这就涉及到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是否真正认识到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懂得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对创新有一种时代的紧迫感。

创新动力方面从根本上说,总是受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所左右,这就是行为科学所强调的物质动力(物质利益驱动)和精神动力。有科学的动力观,才能创造科学的动力机制,从而才能调动创新者的最大积极性。

创新意志方面“有志者事竟成”,坚强意志是创新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创新者必须具有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控性、坚持性。

创新的思维方法方面随着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的提出。使我们遵循的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法有了新发展。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获得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创新的信心方面信心源于对主客观条件的准确估量,但是与人的生理心理素质也有极大关系。有时主客条件具备,只是由于信心不足,常常与成功失之交臂。

创新的风险意识方面创新常常要闯禁区,冒犯权威,遭受失败,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要求敢于面对各种风险,有一种常人不具备或难以具备的风险意识。

创新的协作精神方面今天大生产、大经济、大科研把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没有协作精神创新将寸步难行。

上述七个环节(或要素)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人们的创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掌握传统文化。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列宁曾经指出过的现象:“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

从今天创新必备的几个环节(要素)去审视传统文化,不难发现,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有不少智慧能给人启迪,不少思想观念可以“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变革日新”,就是一种创新意识。《尚书》明确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变革日新”,以“日新为道”。《易·系辞》认定“变则通。通则久”。韩非强调:“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即不要一成不变,泥古不化。康有为进一步指出:“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认为变革日新是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

传统文化中关于“义利之辨”,为“义”还是为“利”,实际上就是关于行为“动力”之辨。从孔孟开始一直到王船山这种辨论没有终止过,大体上有三派不同意见:孔子孟子朱子崇尚“义”,将义利对立,反对“利”,认为“上下交相利而国危矣”。墨子则重“利”,认为义与利不是绝对对立的,利就是义,辨别行为“义”与“不义”就是看“利”与“不利”。有“利”就为“义”;“不利”就为“不义”。荀子、董仲舒、张载、程伊川、颜习斋等尚义前提下,兼重义利。这些不同的主张,在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传统文化总体上虽然有贬低和忽视物质动力的偏颇,但是其重视精神动力,特别是强调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作用,则是必须大力弘扬的。

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尚书》早就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古训。老子指出“行百里半九十”,坚持到最后能成功。荀子也告诫人们:“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国人民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总是壮志凌云,以愚公移山的坚强意志,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传统文化中“求实的思维方法”,“重整体的思维方法”,“包容乃大,综合创新的思维方法”,对于今天创新仍有重大的意义。早在先秦就开始了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先河,直到清王夫之总其成,重视“求实的思维方法”一脉相承。特别自汉提出“实事求实”命题以后,由一个考古学命题转化成一个哲学认识论命题,再由传统哲学认识论命题转化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其不断演变推进,也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重求实”的思维传统。“重整体”这是先秦儒家道家阴阳家强调的一种思维方法,以后为历代思想家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思维传统。

传统文化中所记载关于创新的业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创新的信心。除了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人民至今引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都有领先世界的创新。春秋战国(墨经)提出的力学光学声学理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东汉张衡的“水运浑象天文仪”和“候风地动仪”、魏晋刘徽创立的‘割园术’推算出圆周率等于3.1416,是当时世界最为精确的成果、 南朝祖冲之进一步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3. 1415926 到3.1415927之间、这个纪录直到一千年以后才为阿拉伯数学家所打破。当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事例举不胜举。特别是一部中医学史,留下了中国人民至今仍在世界上别树一帜的独特创新智慧。所有这些,极大地激励我们充满信心去创新。

传统文化,由于小生产社会基础的影响,风险意识较为缺乏。传统文化对团结协作精神始终是强调的。战国时《淮南子》就对齐心协力重要性有过精彩的论述:“夫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地;千钧之重乌获不能举也;众人相一,则百人有余力矣”。强调“和为贵”,齐心协力是我们民族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这种创新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演生习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法、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变革实践中,为浩瀚的史料所记载,其精神深深地沉淀在传统文化之中。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去进行认真的挖掘和弘扬。

如果说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能够使创新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那么,要使创新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就必须从理性的层面上注意体现一些重大原则。

建构创新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创新是一个历史范畴。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不断推进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但是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内涵,却是有所差别的。如果说以铁器为标志的农业文明时代,创新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并没有为人们所特别重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时代,创新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那么以网络化全球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重要性提到一种新的高度,内涵极大地丰富。它不仅是个人、企业、行业、部门的行为,而是以“国家创新体系”崭新形式出现的国家的总体战略行为,具有一种全民的自觉性。不仅视为个人企业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而且将其摆上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首要位置。

关于创新文化,从国外看,虽然对适应工业经济要求的创新文化,巨著甚多,有过众多建树,但对知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创新文化,也仍在探索研究过程之中。我们要建构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创新文化,实际上是须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一种拓荒性的研究。由于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顺理成章地转化为知识经济,而是面临工业化、知识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就决定创新文化必须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立足于知识经济的要求和我国具体国情,建构创新文化,要注意从宏观上从理性的层面上突出如下几个思想观念:

必须弘扬“以人民为本”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致力于使全国人民从贫穷——温饱——小康——富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集中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上,强调“以人民为本”的价值导向。知识经济从重物向重人转变,有力地推动了人们素质提高和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解放,是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如果不强调“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和以这种价值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弘扬,就不可能建设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

必须强调适应全球化的全球意识。全球化将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发生深远的影响,从创新视角观察,全球化加剧了创新的态势,全球竞争实质实质上是创新的竞争;全球化使创新能更充分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市场的走势、分布、特点等等将充分地多样地展现;全球化、使跨越文化界限的合作与交流、不同思想观点碰撞日益增多,从而促使人们扩大视野,丰富思维方式,提高决策创新能力;全球化提供的专利信息使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创新文化要强调民族性,但对民族性必须理解为只有“民族的”符合世界发展总趋势、反映时代精神,才是合理的正确的。使创新文化具备“全球化意识”的品格,这其中要特别注意反对全盘西化和国粹主义两种倾向。

要高度重视树立“新生态观”。工业经济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一大堆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爆炸、南北差距等等,促使人们把生态平衡摆在关乎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来对待。当前世界兴起四大生态思潮“自然生态思潮、人与自然生态思潮、人与社会生态思潮、人自身生态思潮。说明人类社会向前推移,要求人们越来越自觉地用上述四种生态观念,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实践,创新文化的建构不能忽视这种要求。

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正如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所说,遵循正确上思想路线前进,就越来越近真理。创新文化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看,必须是使人弘扬实事求是这个思想原则的文化。

上述几个根本理念,反映着我们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从总体上指导和制约着创新实践,忽视不得,违反不得。创新文化的时代特性和它的民族性一样,是它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之所在。

创新文化的内容设想创新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创新文化的建构与创新文化的内容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问题。就“建构”来说,必须探讨和研究:形成创新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科研院所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中与创新相左的情况、创新文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新文化与有中国物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与国外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内容结构、建构原则、特点要求等诸多问题。而就“内容”来说,则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反映时代精神,突出如下十种新观念:

新文化观、新经济观、新创新观、新知识观、新人才观、

新规律观、新动力观、新协作观、新风险观、新成效观、

现实生活反复召示,不管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深藏着文化的底蕴。文化具有强烈渗透性,文化无所不在。创新文化的建构,将从文化视角推动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和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诸多方面的创新,特别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贯彻实施,使我国成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强者,发挥它特有的功能。

标签:;  ;  ;  ;  

构建中国创新文化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