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一个简要的理论分析_高校学生论文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简要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简要论文,人才市场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学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以往的高等教育学在探讨两者的关系时,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关系;二是探讨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主要中介。那么,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高等教育学以往忽视的问题。具体地说,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本质、结构、运行及其调控存在什么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本文试图就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关系作一简要分析。

1.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两者关系互动的历史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我们曾经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对计划经济证实和对市场经济证伪。但是,被理论证实的却被实践证伪,被理论证伪的则被实践证实。尽管包括人才市场在内的市场经济体系存在一系列的弊端,但社会至今仍找不到比人才市场更好的方式来配置人才资源。这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的人才资源配置也不例外。学生就业与教师流动是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关系的两种具体结合形式。经济体制的转型带动了人才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学生就业与教师流动方式的变化。下表(表1 )有助于说明高校学生就业与人才市场的历史性互动。

由表1可以看出,没有经济体制的转型, 就没有人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人才市场的发展,高校学生就业就不可能以人才市场为基本的配置方式。由此可见,经济体制转型是高校学生就业方式变革最基本的动因,而人才市场的出现则使高校学生就业方式的变革由可能变为现实。

表1高校学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历史性互动

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期)(1977—1983)

(1983—1992)

(1992年至今)

人才市场

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活跃与发展阶段 培育与发展阶段

高校学生 计划与市场调节 人才市场开始逐

就业方式计划分配

相结合 步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2.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本质的调和与冲突

理论分析表明,人才市场本质上是人才有形与无形市场的结合,是人才个体在有限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基本中介。其核心论点包括理性选择、互利互惠及分散化决策等方面。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本质上要求相互调适,这是确立人才市场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外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但是人才市场与高等教育本质上要求相互调适,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别。人才市场的追求与高等教育之间也存在多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所谓“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是指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限度内适于达到给定目标的行为方式”。[1]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各方面层次较高的专门人才。 然而在“投资”于高等教育的人们看来,他们固然有通过高等教育促使自己成为专门人才的一面,还有试图通过高等教育去达成其他多重目的的另一面。以学科录取率的统计数据为例有助于说明人们投资于高等教育乃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

学科录取率(录取率)是指某一学科录取人数与报名人数的比率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录取率=录取人数/报名人数。这一公式表明,录取率与录取人数呈正比,而与报名人数呈反比。它反映了不同学科录取(或招生)中存在的竞争程度:录取率越高,竞争性越小。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学科门类的录取率(表2)

表2 硕士生分学科门类的录取率(1993年)

学科门类招生计划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

哲学 4481388 4980.36

经济学2109

136553072

0.23

法学 1313

8356 1700

0.20

教育学6042332 6760.29

文学 1765

6906 2075

0.30

历史学5341770 5910.33

理学 5900

137445827

0.42

工学 14248 4138516671 0.40

农学 1111

2915 1217

0.42

医学 3072

130963398

0.26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中国高教学会高校招生研究会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年鉴》(1993)重要编译出版社1995年月第1版第297—298页统计。

由表2可见,在十大学科门类中, 不同学科门类的录取率各不相同,其中法学、经济学录取率最低,说明这两个学科录取人数少而报名人数多,因而竞争程度高。通常认为高校学生就业是初次就业,实际上,在这次初次就业前的生源市场竞争中,高校学生已经有意无意地选择了自己的就业去向。换言之,人们在生源市场上的专业选择乃是方向选择,而在人才市场上的选择则是目标选择,显然前者先于后者。表2 说明,尽管经济学、法学竞争程度高,但攻读这两种学位就意味着攻读者毕业后很有可能进入法律(政治)与经济领域。这与时下的社会心态颇为一致。[2]因而求学者知难而进,乐此不疲。 其他国家也存在同样情况,

如1987 年, 英国竞争性最强的学科是商业管理(BusinessAdministration)与医学专门学科(Allied to Midicine),其录取率分别是0.28与0.36。[3] 这反映了英国社会对这两门学二级学科求职前景的理性预期。

事实上,人们对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选择是一个持续选择的过程。在选择了大的学科门类之后,还要就其中小的学科门类作出进一步选择。如在竞争性最强的法学内部,其二级学科的录取率也存在很大差异(表3)。

表3硕士生法学二级学科的录取率

法学二级学科招生人数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录取率

法学概论44 214530.25

刑法学 100 1092

137

0.12

民法学 81 884109

0.12

诉讼法学60 457630.14

经济法学79 870167

0.19

法律史 37 185540.29

国际经济法 35 394840.21

资料来源:根据表2同一资料来源第304—342页统计

由表3可见,在法学二级学科中,录取率较低的学科是民法学、 刑法学,显示这两门学科竞争程度较高,也表明人们对这两门学科未来求职前景较为乐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国家、家庭,还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均在生源市场就开始了对未来去向的选择与安排。可见,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关系表面上体现在人才市场(就业或流动)上,实际上这种关系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人才市场的核心论点在高等教育整个过程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总之,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本质上是能够相互调适的,这样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才成为可能。但在实际的运作中,高等教育的滞后性与人才市场的波动性的矛盾总是长期存在的。在两者关系的调和与冲突中,我们可以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据于国家实际国情与建设目标,首先在高等教育生源市场即高等教育系统“入口处”加以调控,继而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提高其质量,最后才是对高校学生或其他人才的就业指导或人才市场分析。与这种思路相反的其他做法则无助于两者的协同发展。

3.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运行、调控的关系

大体说来,高等教育系统可以分狭义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学校)与广义的高等教育系统(高教管理系统)。由于高等学校内部的人才资源配置直接与人才市场有关,因此以下论述主要涉及高等学校及其主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与人才市场的关系。

3.1 高等学校与人才市场运行的关系

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人才市场将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却意味着高等学校也要围绕人才市场的运行来培养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其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即社会有用性,实现人才使用价值的途径也只有通过人才劳动力交换。因此,高校应围绕人才市场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要求,即围绕人才市场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而不能象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几十年一贯地培养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使高等学校发展与人才市场运行相一致呢?位置分析法(Portfolio Analysis)提供了一种制定人才市场条件下学校发展规划的思考角度。这一方法事实上就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大小与学校专业点在人才市场上的占有率来确定专业地位的分析方法。根据这一分析方法可以把大学专业按其地位分成维持型(Prop)、放弃型(Dogs)问题型(Problem areas)、明星型(Star)四种类型。 [ 4] 此外, Peter G.Moor(1989)主张,高校要在经费、师资、 生源等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其战略计划(the strategic plan)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优势领域;二是增进所在学校与其他学校所选相同领域的相对地位。[5]Jim Prot和Jacqueline Burke则详细探讨了高等学校的发展计划。 他们认为,所谓计划乃是试图使得事情产生一种管理过程(而不是相反)。它应该有助于回答三个关键问题:我们在哪里?我们想去哪里?我们怎样到达那里?这一界定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把计划看成一种过程——手段而不是结果。其目的是为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作出决策而打下快捷有效的基础。计划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和终点,而是一个流动与连续的过程。这可参见图1(图见后页)。

由图1 可见, 高校发展计划首要的一点是陈述大学的使命(TheMission statement)。其次是进行策略分析(strategic analysis )。这可以采用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法。这包括两个维度:(1)自己的优势与不足;(2)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威胁。对自身强弱的判析乃是一种内视(inward-looking)练习,对环境中存在机遇与威胁的判析则是一种外视(outward- looking)练习[6]。显然SWOT分析法与位置分析法有一定相通之处, 且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个人、群体或社会系统等相关领域。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与人才市场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高等学校是一种人为产物,相应地,高校发展也是一种人类行为,只是这种行为贯穿更为复杂的过程而已。

3.2 高等学校与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关系

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并不意味着它能解决人才资源配置的所有问题。人才市场失灵表明了加强对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依据市场的本质要求,政府宏观调控是覆盖整个社会的:凡是市场不能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时空之内, 政府就必须进行干预。Rosalind M.O.Pritchard最近的研究(1994)证实: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与管理正在成为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部分原因是不如此市场将不能有效地运行。英国政府促进高等教育竞争的主要工具是财政,通过财政支持方法来促进和有效地使用经费。[7] 而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干预的一大特点是:在国家处于“危机”时加强干预。[8] 由于中国尚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人才市场发展也很不成熟。宏观调控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市场机制所起作用的逐步扩大,政府对经济等社会资源的干预逐步减少。因此中国目前在处理高等学校与人才市场宏观调控关系时,仍宜采用“政府主导型”调控方式。高等学校在运行过程中自然不宜在人才市场波动中亦步亦趋。国内不少高校开始注重学生能力(创造力)发展,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无疑是较为稳妥的办法。

3.3 高校教师与人才市场的关系

高校教师的职责是为人才市场培养合格人才。如果教师培养的人才(劳动力)商品不被人才市场所接纳,其部分责任应由教师承担,学校有权也有必要对教师培养人才的优劣情况进行评审与奖惩(当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也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从而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衡量学校(教师)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最终标准只能是人才市场认同的程度,而不应只是学生的成绩或其它什么的。教师培养的人才如果总是被人才市场欢迎的话,可以提高学校与教师的知名度,为校方参与师资、经费、生源的竞争等提供支持。因此,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除了高校教师指导的学生参与人才市场,高校教师自身也可以甚至必须参与人才市场。这意味着高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高校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就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论,即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是一个适应并超越人才市场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由此才能引导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可见,高校教师与人才市场的关系不仅是一种“适应”关系,更是一种“超越”关系。

3.4 高校学生与人才市场的关系

高校学生是人才市场的就业主体。一旦学生的人才劳动力作为商品得到市场认可,学生也就完成了向人才的转化。如果学生在人才市场交换中不能实现自身价值,那么学生就会反思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促使其充实提高,以增强自身被人才市场接受的程度,这样,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可以变成学生渴望成才的动力。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在人才市场条件下,“个人发展前途”既是高校学生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他们选择职业的最重要标准。“就业去向”是涉及“个人发展前途”的一个具体表现,目前已由高校毕业生所关注转移到高校中年级学生之上,说明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不包分配)已经深入人心。游伯龙、黄书德认为,外来的信息分自求信息(自己有目的地寻找或请求他人)和非自求信息(非主动寻找,无意中得到)。自求信息往往和我们追求的目标关系密切,针对性强,因而比浏览的信息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认真的处理。由此可见,在当前人才市场仍很不成熟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应更多地“自求信息”,而不是等待或倚重“就业单位的介绍”等。这一点对于初次就业的高校学生尤为重要。无疑,政府对高校学生与人才市场的互动也必须通过法规、经济等手段进行调控。

标签:;  ;  ;  ;  ;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一个简要的理论分析_高校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