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不往下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往下掉论文,李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宁终于要盈利了。 2015年,李宁本人重掌这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品牌公司,并宣布“首要任务就是让李宁扭亏为盈”。2016年1月6日,李宁公司发布业绩预期,2015年将是它4年来第一个盈利的财年。 运动市场趋冷让李宁在过去3年连续亏损。2012年,李宁从股东TPG资本请来“拯救者”金珍君,这位职业经理人曾用关闭门店、削减库存、增强门店管控等办法拯救过达芙妮,类似的药方在李宁略并未奏效。 李宁没有变得年轻,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品牌形象。在李宁本人回归后,他重新启用了熟悉的标语“一切皆有可能”,强调这一品牌的运动基因。 在对待年轻人的问题上,李宁更务实了。李宁取消了研发、采购、销售这样的垂直职能部门,改设篮球、跑步、羽毛球等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拥有完整业务链,并着重开发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李宁也着手召回了一些过去几年流失的研发人才。技术向来是李宁面对其他本土品牌的竞争优势,如今它开始找回这一优势。 过去,中国运动品牌的零售店基本由经销商掌控,品牌方只是通过每年几次的采购会,把货批发给经销商,至于各个门店的具体营销状况,品牌方一概不知。当市场需求萎缩后,这种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粗放模式会迅速堆积大量库存。 换句话说,李宁想要的和所有运动、服装类公司一样——拥有像ZARA那样的市场敏锐度和供应链响应能力。这一改革获得了成效,它的应收账款周期从97天降至64天。 运动市场正在迅速膨胀,这给了转型期的李宁更大空间。不过,一个更健康的李宁仍然要回答这一问题:它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2010年,李宁更换了Logo和标语,并给自己贴上“90后李宁”的标签,试图降低目标消费者的年龄段。事实证明,所谓的“年轻人群体”无法靠一句话就讨好。 这一轮运动热中,年轻人对装备、服装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通过运动装备体现个性,三线以下的城市也是如此。李宁想要夺回本土运动品牌老大的位置,研发投入必须持续增加。”张庆说。 但李宁需要马上思考下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再次起飞。这个过程注定漫长。标签:李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