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耐久性角度对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思考论文_方瑛玮

从耐久性角度对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思考论文_方瑛玮

汕头市第二建筑设计院 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建筑及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保障一个城市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设施,给排水工程管道设备耐久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给排水工程耐久性方面有所欠缺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了提高给排水工程耐久性的一些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耐久性

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也在跟进,给排水管道耐久性是所有建筑市政工程中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地下给排水管道一般与各种地下水直接接触,地下水成分复杂,如果没有根据实地情况合理选择管材就会导致管道耐久性达不到预期要求,工程地质沉降等也影响给排水工程耐久性。施工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也是影响给排水工程耐久性的原因之一。

一、影响给排水管道耐久性的主要原因

1.1管道淤堵和连接渗漏

造成管道堵塞的根本原因除了用户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制造的垃圾杂物以外,还有给排水系统安装操作缺乏标准规范性问题,一旦体积较大的杂物进入管道,容易卡在管道内部,无法顺着水流排出,进而导致堵塞。在管道中断施工时,未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周围的石块瓦砾等进入管道,不及时排出,凝固在管道内壁,造成堵塞。特别是在管道弯折处,杂物造成的堵塞会迫使施工人员更换管材,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在连接镀锌管道的过程中,在接口处需要缠绕麻绳紧固,如果缠绕过多或较为松弛,会在使用过程中随水流进入管道内部,造成堵塞。另外,管道材料的强度标准不足,或管材质量不达标,会使其表面存在细微裂缝或砂眼,而给水管材在热胀冷缩物理效应下发生形变,且长期得不到处理造成渗漏;镀锌管的螺纹不配套,连接紧密性不足,造成渗漏;管道拐弯处缺乏严密性,进而影响了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1.2设计不合理

没有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如暴露于室外的给水管采用塑料材质,经过长时间日晒,塑料管很可能变脆,导致承压能力下降,进而出现管道渗漏破损;室外埋地管道若覆土深度不足,在遭受重型车辆碾压后容易破裂;在地质沉降较为严重的工程中,连接建筑物室内的给排水管道没有采取管道变形补偿措施等,容易在导致管道在地质的沉降过程中拉裂,影响给排水工程耐久性。

二、提高给排水工程耐久性的建议及思考

2.1严格控制管材及设备质量

设备及施工材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给排水工程质量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建筑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卫生清洁器具、给水零配件、管道材料、加压设备等。首先,给排水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控制水泵、变频给水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的可选择性较大,价格差异明显,因此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查产品规格参数、出厂合格证明;其次,在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后才可从性价比方面进行考虑。而对于应用较普遍的给水配件如控制阀门、冲洗阀门等,该类配件负责调节水压,控制水流量,故而对于给水配件要系统核对材料质量报告,开展化学成分鉴定说明及力学性能的测试证明等工作,以此确保其与设计理念相吻合。再次,严格检查配件外观完整性,判断有无损毁或砂眼等细微缺陷。并对阀门等进行压力测试和密封性测试,确保其满足实际要求。

2.2结合工程环境因素,合理应用施工方案

施工环境具体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及管理环境。积极落实施工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大现场管理工作环境类别的划分在钢筋混凝土的规范中就有明确的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地下给排水构筑物,这些构建会长时间置于腐蚀性环境中,而且处理的水中会有其他的元素,影响其耐久性。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混凝土可能面临的环境类别进行细致的分析,同时还要联系环境类别对混凝土结构作用程度进行详细的划分,这样也便于别人借鉴,最终的结果真实性较高。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工程质量。由于多类型材料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区别化对待,选定恰当的施工技术和标准规范。

2.3根据工程的结构要求,合理选用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是给排水构筑物最重要的建筑材料,虽然其本身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在水及化学腐蚀介质等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它的结构构件可能会处于干湿交替环境、有腐蚀的液体中,或者直接处于冰、盐、海浪等的溅射环境。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其性能迅速劣化,进而钢筋锈蚀,混凝土整体结构遭到破坏,混凝土强度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结构物的安全性,大大缩短了构筑物的寿命。特别对于一些处于腐蚀性液体中的混凝土构件,水中可能存在的氯离子、硫酸盐离子、镁离子等化学侵蚀会对其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显然,耐久性对于给排水工程构筑物非常重要。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有诸多的因素,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材料的强度等都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设计。

2.4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在确定管道材料及结构形式时要综合、全面考虑管道的用途、管径、流量、工作环境、覆土深度、敷设方式以及经济指标、水文地质情况等因素。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技术措施,技术规程的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给排水管道材质及连接方式,使得处于不同环境下的给排水管道能适应环境要求,最大程度地提高管道的耐久性。对于一些首层设置结构板的工程,多见于厂房和仓库,应尽可能减少穿越首层结构板并敷设在结构板内的给排水管道数量,例如消防管道和给水管道可以吊于2层板下敷设,或立管处于靠外墙位置的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及外观的前提下可以在首层结构板板面拐弯穿外墙出建筑物在室外埋地敷设,在少数接入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上再设置变形补偿措施,例如波纹管等,这样便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沉降对管道的破坏及方便对管道的检修更换,提高给排水工程的耐久性。另外,对于管道工作压力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特别在一些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往往给水管道特别是消防管道的实际工作压力会达到1~2MPa,这便要求一定要选择符合系统工作压力要求的管道,并且要严格按照给排水管道验收规范及相关管道试压要求进行试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选择了工作压力低于实际系统工作压力的管道,便很容易出现管道渗漏甚至损坏。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人员对于此问题的认识不足,特别对于系统工作压力的认识有欠缺和计算错误。例如在消防系统的工作压力计算中,消防系统管道的工作压力应该达到消防水泵扬程的1.4倍,这是为了在消防水泵低流量空转时,系统管道对于超常压力有一定的冗余,不至于损坏管道,但是有些设计人员没有认真研究规范,误以为系统工作压力就是水泵扬程,以此选取管道工作压力并且在设计施工说明中以致管道试压数据出错,最后导致施工验收时试压可以通过但在工程实际使用中一旦出现消防水泵低流量空转,系统压力超常的情况下,管道工作压力达不到实际工作压力要求便出现管道渗漏破损,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所以设计上的失误也是影响给排水工程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耐久性对于建筑及市政给排水工程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若耐久性不足,将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对将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正在处于工程建设的高峰时期,给排水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除了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创新改善,另外还要在国家相关部门对给排水设计相关规范及施工标准进行修编完善,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于给排水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思考[J];刘海峰,王霞。山东工业技术;2017(15)

[2]关于给排水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思考[J]. 王光红. 商品与质量,2016(51).

[3]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 邱承新.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0)

论文作者:方瑛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  ;  ;  ;  ;  ;  ;  ;  

从耐久性角度对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思考论文_方瑛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