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容易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绿化植物栽植作为园林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现场勘察、合理选择苗木种类、应用恰当的栽植技术、做好园林绿化养护有助于植物成活率的提高。文章主要对绿化植物栽植进行分析,并探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绿化植物;植物栽植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依然实现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为园林绿化事业实现自身生产模式及管理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及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作为园林绿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施工及园林绿化植物栽培的质量及效率也受到相关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
1园林绿化施工特点
园林绿化施工与建筑式园林施工不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植被、建筑、管道施工等,既要考虑到园林整体美观度,又要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对周围的环境特征、水文特征等进行综合性考虑,其在具体施工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十分复杂。除此之外,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周期长,要定期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及修剪,在时间、阳光、土壤等要素上进行定期监管,减少外界对植被的影响,达到将艺术性和效益性完美结合的目的。
2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分析
2.1施工场地的勘察
在园林绿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场地的勘察及规划工作,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具体要求,针对施工场地中的土质及水文特征进行整合,从而为切实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后期施工的高效性做好万全的准备。具体而言,在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场地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依据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重点等情况,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能够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场地规划期间,还应对场地杂物进行及时的清除,降低外界不良因素对园林绿化植物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2.2苗木选择
在选择苗木时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要掌握不同种类苗木的生长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尽可能以本地树种为主。如果确实需要引进外地树种,应先进行栽植试验,确定外来树种可以在本地正常生长后,再种植到园林中。另外,在苗木质量上也要精挑细选,优先考虑那些培育期在1~2年之间的移植苗或容器苗,且苗木的树干要均匀正直,树杈分布均匀,不存在明显的损伤,根系发达。符合上述条件的苗木成活率高,生命力旺盛。栽植后可以快速成长,也间接的减少了后期管理工作压力。
2.3植物栽植技术
2.3.1乔木栽植技术
乔木有生长旺盛、树形高大的特点,在利用乔木造景时,需要保证树木和建筑之间的间隔,避免相互影响,使其正常生长。不同种类的乔木,需要不同的修剪方式,根据乔木品种,先修剪残枝断枝,修剪过程中,以不破坏树形为基本条件,不宜修剪的树枝要用牵拉、扭枝的方法进行树形的塑造。在较大的修剪断口处需要用涂补剂来封住伤口,防止感染。常青树木栽植时需要摘除三分之一左右的叶片,如枇杷、香樟树等,避免栽植后因叶片水分大量蒸发而导致死亡。在栽植中,根据树木根球的大小,开挖种植穴,先撒入适量基肥,再放入树木后覆盖土壤,并逐层踩实,最后预留积水坑,让树木根部与含水土壤充分接触,必要时,需要插上通气管,避免植物根部缺氧。
2.3.2灌木栽植技术
在园林绿化灌木栽培的过程中,应依据设计图纸中的细节明确灌木具体栽植位置,在保障园林绿化工程具有一定观赏性的前提下,为灌木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不仅如此,施工人员也应依据施工场地土壤的具体情况,采取更换土壤等措施,适当的对灌木进行后期修剪,为其共计充足的水分及养料,保障灌木仅能够发挥出自身的观赏价值,又能够维持生态环境。
2.3.3球类植物栽植技术
球类植物的成活率高,栽植和管理方法简单。需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定期对植物喷洒消毒剂。在植物的生长旺盛阶段,要定期进行施肥,并进行修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4草坪栽植技术
园林绿化草坪栽培需要基于园林绿化设计图纸决定,而且栽培的具体步骤为:施工场地的整地,消除能够影响到草坪发芽等因素;结合不同草坪种类的生长习性,对其进行适当的灌溉及修剪,并对草坪自身的渗透性进行及时的控制;在草坪种植之后注重对其的养护工作,提升草坪的存活率。
2.4加强园林绿化植物后期养护
首先,植物水分养护,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三分种七分养,水分是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需要定量、定期进行养护,要严格科学控制水分。如果植被水分过少会出现干枯、叶片变黄,营养不足;过多会出现涝灾,严重会死亡。除此之外,定期灌溉应避开正午高空直射,上午10点以前及下午4点以后为宜。其次,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病虫害是对园林乔木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因素。通常来说,某种病虫害都有特定的发生规律,园林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在某种病虫害大规模爆发之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例如通过在树干涂刷石灰浆,或是树枝喷药的形式,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另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病虫害,也要根据情况综合采取化学药剂、物理摘除、生物治理等措施,尽快消除病虫害。
3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
3.1注重设计图纸会审工作
在前期园林绿化图纸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实际园林情况与当地的施工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期的图纸会审工作,施工单位收到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后,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对图纸进行全面的熟悉与审查工作,对于不符合实际要求的设计进行记录总结,并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解释,对不合理的设计要点进行修正,以此来保证设计图纸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使绿化设计以及思想充分体现。
3.2施工风险因素的控制
为从根本上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高效有序开展,现阶段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控制及转移上,将安全生产及规范化操作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到日常施工之中,严抓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进场之前的质量与运行效率。同时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也会受到外界气温及天气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栽培之前,应及时掌握这一阶段的天气,有效降低这些因素对园林绿化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
3.3拓展资金来源,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园林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绿化建设和绿化管养,采取PPP、BT、BOT等模式引进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建设投资多元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深入探索融资渠道,尽快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达到养事不养人的目标。园林绿化是政府主要工作之一,用广场、公园、单位、居住区、道路、防护林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地面积,共建生态和谐家园。
3.4提高施工人员整体水平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首先应当重视自身施工专业水平的不足,通过分析了解自身具体问题,之后,针对问题,通过培训的方式来进行加强,培训内容方面,应当包括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专业知识、专业施工规范等。其次,在培训人员方面,为了节省培训的成本与时间,施工单位应当选择具有潜力且专业水平稍低的人员,但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此类人员,那么需要通过引进聘请的方式来补充专业人力资源。此外,在施工管理方面,应当请专家来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监督、验收,确保施工的质量,以此避免出现植物生长环境的不足。
结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且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园林绿化工作者必须积极投入到现代化绿色都市建设中,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通过相应的保障措施来完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裴东东.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18(2):186.
[2]霍艳静.关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J].工业,2016(8):214.
[3]阎博.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探究[J].现代园艺,2018(2):189.
论文作者:张梦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病虫害论文; 生长论文; 乔木论文; 苗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