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评价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6年1,医院收治的11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7例,按照化疗路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后8周,观察组SDS低于对照组、回避维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心理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病,全世界妇科恶性肿瘤整体发病率约为18%,仅子宫内膜癌为例,其发病率约为9.9~15/10万例。在我国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发病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即使是乳腺癌其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发病率也接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1]。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又因卵巢、子宫等器官的特殊意义,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烦躁、抑郁等情绪,部分女性甚至可出现应激心理表现。不良情绪可影响患者生活、行为,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还影响免疫功能、生理病理,进而影响疗效[2]。为此,医院拟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一定成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3月-2016年1,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拟采用化疗治疗;②知情同意;③认知精神正常。共入选对象114例,确实时年龄24~71岁、平均(48.6±10.5)岁。卵巢癌23例、宫颈癌40例、子宫内膜癌52例。受教育年限(12.4±5.2)年。已婚104例,未婚10例,已婚中离异或丧偶11例。已育81例。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大43例、大30例、一般11例、压力轻10例、无20例。家庭支持情况:完全支持34例、支持78例、不支持2例。城市64例,农村50例。有宗教信仰20例。丈夫受教育年限(11.4±2.5)年。子女年龄(17.4±5.2)岁。据入院时间,随机对照,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7例,两组对象年龄、确诊年龄、受教育年限、文化水平、居住地、婚姻状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化疗路径护理,给予化疗前的健康教育、通路准备,化疗期间做好不良反应预防管理,落实饮食管理,加强生活干预,积极对症治疗T直肠刺激症状、睡眠障碍、口腔炎症等不良反应。
1.2.2 观察组
认知-行为健康教育:分析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传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法、情绪转移法、户外运动法等,帮助患者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焦点问题解决:①认识不足问题,许多患者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缺乏足够的认识,人云亦云,谈“癌”色变,畏之如虎,同时认为化疗会造成严重的躯体不适,会出现脱发,心理压力较大,当前社会大众对化疗观感并不好,认为化疗时活受罪,应帮助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提高科学认识,避免因无知出现恐惧;②化疗过程中,注意与患者沟通,评价患者心理状态,若出现异常,及时问询情绪变化产生的原因,耐心解释,帮助患者克服难关,如在罹患恶性肿瘤后,患者往往出现家庭问题,一方面患者自身会出现情绪变化、心理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便出现情绪变化,另一方面因资金消耗、夫妻生活不协,丈夫等亲友确实可能会埋怨患者,需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找出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应激反应的控制:①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积极处理,帮助患者科学认识不良反应,避免出现恐慌,正确的应对不良反应等事件;②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如亲友去世、物品丢失、他人异样的目光,能够有效识别管理;③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刺激患者。
社会与家庭系统构建:①帮助联系志愿者;②做好家属的沟通指导工作,努力配合心理护理,少埋怨、少抱怨,多鼓励、多安慰;③鼓励患友交流。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8周,以SDS评价患者抑郁水平。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推出宫颈癌(QLQ-CX24)、卵巢癌(QLQ-QV28)、子宫内膜癌特异性量表(QLQ -EN 24),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价患者的回避维度。
1.4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统计,采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nmov)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8周,观察组SDS低于对照组、回避维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妇科肿瘤化疗患者普遍伴有心理问题,研究中,在干预前患者SDS均值达到了中度抑郁水平,回避维度也高于中国普通人常模(14.4±3.0)。在给予护理后,干预后8周,观察组SDS低于对照组、回避维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护理确实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积极应对的态度[3]。心理护理干预并非简单的口头支持安慰,而是创造心理护理的调节,利用专业的心理干预方式,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同时通过认知-行为健康教育、理性教育,帮助患者提升心理调节能力,建立成熟的防御机制,能够理性的看到不良反应、家属不支持等不良事件,减弱这些应激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婷,李超,梁 锌,等.中国癌症流行的国际比较[J].中国肿瘤,2016,25(6):409-411.
[2]唐玫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570-571.
[3]田云玲.分析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2):301-303.
论文作者:苗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患者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心理论文; 妇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维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