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李玉琴

李玉琴(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甘肃 白银 7309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04-01【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病房护理管理,观察组同时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消毒隔离、病房管理以及基础护理评分更优,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可收到满意效果,其有利于改善病房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同时还可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医院护理工作中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或可能引起病患伤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导致护理风险事件。与一般风险特性相比,护理风险还表现出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高水平性等特点[1]。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风险因素,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有组织地、系统性地降低或者消除护理风险危害,并深入分析护理风险因素,总结防范策略,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件。本文就此探讨了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呼吸内科病房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29~83岁,平均年龄(59.7±11.5)岁;其中18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为急慢性支气管炎,12例为支气管哮喘, 22例为社区获得性肺炎,10例为自发性气胸,4例为肺血栓。按照RevMan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均实施常规病房护理管理;观察组同时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如下:(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首先由护士长牵头,联合副主任护师以及其他护理人员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针对呼吸内科病房日常护理工作中各类护理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与总结,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以及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其中呼吸内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管理因素、护理人员自身因素、病房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由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开展风险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并做好相应的监督与考核。(2)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①病房内各类用物均应整齐摆放,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并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室内地面。②医护人员应综合评估患者病理生理状态和心理变化,积极与患者交流,耐心听取患者倾诉,鼓励患者发泄内心情绪,缓解或消除其不良心态;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及时翻身、叩背或者按摩;定时擦拭清洁患者身体,以免出现感染或者压疮等并发症[2]。③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3],反复核对患者病例信息,倘若属多途径治疗病患,则取多个输液架分别吊挂给药途径不同的药物,并给予明确标识。护理人员应在领药、皮下注射、执行遗嘱或者输液时采取双人核对制度,谨防出现用药错误[4]。④规范管道护理、压疮上报、呼吸机以及监护仪使用、心肺复苏、引流管更换、异物窒息、输液以及大咯血急救等一系列操作流程,为护理人员工作提供标准化指导,使之更趋于规范。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对比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质量包括消毒隔离、基础护理以及病房管理三个方面,单项指标分值均为百分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见表1。

3讨论

呼吸内科病患数量较多,且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较快,加之患者年龄偏高,主要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衰退,易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表现出突发性、起病隐匿、较高的猝死率等特点,呼吸内科由此成为各大医院开展风险管理的一个重点部门。在呼吸内科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分析是第一步,其主要是系统识别客观存在以及潜在的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并予以归类,总结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本次研究基于全科护士集中分析结果,并积极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院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如下几点:①护理管理因素。

例如缺乏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制度规范不健全、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后续考核机制较为薄弱等等,均有可能引起医疗事故乃至医疗纠纷。②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例如护理工作人员自身服务意识较差、缺乏岗位工作责任感以及安全护理意识、缺乏沟通技巧;对于新式仪器设备或者新技术的操作尚不精熟,导致护理行为屡屡违反相关操作规程,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导致患者受伤害。此外还存在工作压力过大,护理业务不精、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不合理等问题,均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几率增加。③病房环境因素。

例如病房安全设施安置不到位、医疗设备使用或者保养维护不当,均会导致护理意外事件。④社会因素。疾病康复与患者行为均会受到家庭支持系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而患者及其家属未充分认识疾病、或不理解相关护理措施,则有可能引起护理投诉。

根据BeverleyNorris的观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人因(humanfactor)分析,而这一管理系统对于医疗实践而言尚属新的领域,其应用尚未大范围普及。该系统认为要想合理控制护理风险因素,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应从如下几点着手:①应着力于设计标准化操作规程,且应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②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均应充分了解认识护理服务以及所应用的各类护理设备。③对于护理差错产生的影响因素应有充分理解和把握。④应合理设计护理人员工作区域,使之能够更便捷地提供护理服务并保障患者安全。

从本质上来看,风险管理属于管理程序的一种,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则可有效识别当前护理工作中已存在或者潜在性风险因素,并加以评估和应对,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尽量控制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以及医患关系所承受的损害[5]。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法制的逐步完善,患者维权意识也随之增强。呼吸内科是医院各科室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仅具备常规科室风险特点,同时也表现出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特点,因此属于风险事件高发区,各类医患以及护患矛盾频发。就此点来看,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仍然有待于医护人员持续改进。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人员也应重视强化自身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尽量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并做好相应的防范。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来看,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更优,且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推广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可收到满意效果,其有利于改善病房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同时还可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杨义芳.呼吸内科病房无创呼吸机的风险管理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 2014,(z1):10.11.[2]孟世芳.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30(z2):218.[3]高星,丁丽丽.海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16):1.3.[4]陈春丽,杨婉娜,张丽明等.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45.547.[5]岳艳玲,殷波涛.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9):30.32.

论文作者:李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李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