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土建工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土建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不断发展土建施工技术的同时,也会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为我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助一臂之力。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土建施工技术概述
1.1施工技术分类
(1)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当今建筑工程中,经常被采用的是混凝土施工。这就导致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一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必然会导致整体的工程建筑施工出现质量的下滑和偏差,极易出现所谓的“豆腐渣工程”。在日常报纸、杂志上,我们不难看到诸多相关的报道。所以,我们已经认清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经过不算的总结,现在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技术链条。在准备期间,我们一般事先准备诸多材料。包括浇筑设备、混凝土运输工具等等。
(2)钢筋工程技术
如今,我们在报纸上经常能看到安全事故的报道。这说明,我们现阶段的建筑安全理念以及措施还不够完善。合理。而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最为基本的原因,则是由于钢筋工程技术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钢筋焊接质量的不过关,或者达不到相关的质量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合理安全的工作理念,以及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建筑态度。
(3)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前面说到经常见诸报端的安全事故,不仅仅都是由于钢筋工程技术的不足引起的,这只是我国在土木建筑领域不足的一个方面。相当多的是由于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不足引起的。我们知道,在土木建设工程当中,为了防止漏水等质量问题,一般都会进行专门的防水工程施工作。但是还是由于技术不过关,以及在质量、监督方面出现的诸多漏洞,才直接导致问题的发生。由此,我们才痛定思痛,在防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
1.2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1)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守上小下大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建筑上部要设计刚度大的框架柱,建筑下部要设计刚度小的剪力墙。例如在某市政工程安置房工程楼改建中,该工程的地下室为混凝土结构,三层为架空结构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系列土建施工技术对该工程楼进行强化,提高了地下室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加强了建筑筒体的厚度,提高了该工程楼的抗震能力。
(2)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复杂、施工投资大等特点,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管道等设备,将混凝土送到需要浇筑的位置,完成一次性混凝土浇筑任务,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输送效率高、输送量大、施工方便等特点,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某商住一体综合建筑,地下2层,地上32层,混凝土向上最大输送高度为140m,如果采用塔吊施工很难满足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的要求,采用拉力泵送技术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协调控制,而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能有效的满足施工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可泵性要强,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
二、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施工现场混凝土养护
为了防止因为混凝土养护不当给建筑带来外观、质量上的缺陷,在正式施工结束以后还要相应的进行混凝土养护,如果养护没有达到标准,可能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品质与寿命,因此,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养护。养护主要包括控制温度和覆盖外膜;不同的土建工程对于养护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能以一概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有一些养护特点却是比较相似的,在这里简单介绍:混凝土的养护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0℃以下,设置相应的温度控制系统,来保护混凝土,以防开裂。
2.2、加固技术控制
现阶段工民建的主要加固改造方法有化学植筋加固、柱加大截面加固、粘贴钢板加固以及碳纤维加固等。在进行加固时,要高度注意几种加固技术的配合,严格控制不同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下的加固和粘贴速度;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对材料进行合理的称重和配比,搅拌均匀;同时还要注意施工后的养护,必要时进行人为遮挡封闭养护。
2.3、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企业在施工前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采购信息的搜集、对比、分析等工作,优选物美价廉的供货商,同时参照施工设计图纸来核算出现实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数量,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出材料安排与分配方案。现实施工建设中做出季度、月份的材料安排计划,这其中要注意资金的合理流动与科学周转,需要严格参照施工现场进度计划等等,根据各方面综合信息来科学分配材料。施工现场必须注重施工材料的保管,要根据材料类型、用途等进行分类保管,根据材料需要使用的时间、对应施工程序等等来决定材料的排放位置,根据材料性质、特征以及对外界因素的适应度等对应采取合适的保管措施,要坚决杜绝材料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或浪费问题,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确保材料功能与作用的最大程度发挥。
三、加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3.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土建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标准,认真分析设计图纸,确保建筑结构和施工图纸没有大的矛盾,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气候条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选择经济性强、安全性高、可行性强的施工方案,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负责人要明确各施工部门的责任,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在施工前,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施工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阶段是土建工程设计图纸的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交底是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向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向各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组长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技术交底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明白质量控制点,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安排专人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只有质量合格的施工原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企业要在施工现场建立临时仓库,根据施工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保存,尽量减少施工材料的损坏和丢失,从而减低施工材料成本。
3.3施工结束后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土建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对土建工程的各项分工程的质量、特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对工程质量做出判断,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加固补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土建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技术管理包括度量、比较、判断、处理等四方面,度量就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质量检测;比较就是将检测结果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就是对工程质量合格与否做出判断;处理就是对不合格的工程进行补救。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要加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泊.土建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
[2]顾大伟.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8,(23).
[3]唐正哲.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7,(04)
论文作者:蒋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