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提升市政路桥的施工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以期对日后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技术;应用
市政路桥工程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要能够充分重视质量方面。由于路桥施工过程的繁杂,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就会带来诸多的施工质量问题,对这些质量问题加以解决,就成为市政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市政路桥施工的混凝土技术应用理论研究,希望可以有助于实际的施工质量保障。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中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持续展开路桥、铁路、公路的建设,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能够不断的促进地区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路桥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具有养护费用低廉、抗压性强、取材范围广、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等特点,在长期环境影响以及负载的作用下,混凝土路桥都能够保持应力不变,质量相对稳定。此外,虽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是随着水位、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其耐久性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混凝土是路桥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路桥施工中有着最为广泛的应用,致使其成为影响路桥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市政路桥施工,对保证市政路桥的质量和速度、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2.1 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在进行浇注和最终浇注完混凝土后,因为水化的现象会突出地出现在混凝土内部,随之产生水化热量并得以释放,一开始可能因为在其内部聚集了大量的水化热,很难得以挥发,因而会造成其内外部的温差过大,同时在其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拉应力,如果拉应力比这个时期的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还要高的话,那就很容易由于温度差的原因产生一些裂缝,并且因为混凝土一般仅仅在其表面进行配筋,那么就极大地增加了内外的温度差,只能由混凝土承受所有的拉应力,因此,在该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温度裂缝。
2.2 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在硬结的过程中,体积会减小,从而会产生收缩。这样的收缩有很多种类型,其基本原理都是混凝土在硬结的过程中水分减少,混凝土温度下降,使得内部提及开始收缩,但是由于混凝土搅拌的并不均匀,所以混凝土内部很有可能形成不均匀收缩,这样的不均匀收缩会施加给混凝土一个拉力,如果这个拉力超出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那么就会产生收缩裂缝,与荷载裂缝相同,收缩裂缝也会使得混凝土荷载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道桥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
2.3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是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搅拌的,大部分情况下会具有较大的含气量,这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应用不同性能的引气剂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相互连通,就会形成蜂窝麻面,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配合不恰当,也会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入大量气泡,就算进行了处理也很难消除,这也很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既不美观,又存在着安全隐患,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蜂窝麻面很容易被碾碎,使得路面的承重能力发生改变。
3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3.1 混合料制备与拌和
在实际的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用相同型号的水泥,同时还会加入适当的减水剂,以促进公路桥梁强度和使用性能的提高。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必须经过严格谨慎的配比试验,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可以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避免出现离析情况,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超过 8h。在进行混合料的拌和时,需要尽可能的将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混合料综合性能的提高,进而构建出更加高质量的桥梁工程材料。
3.2 温度控制
混凝土温度控制和市政路桥面裂缝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利用干硬性混凝土去掺拌混合料,并在其中加入引气剂或者塑化剂,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利用物理方法,在拌合混凝土时,在其中加入冷水,用水将碎石冷却,以达到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的目的,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温度较高的天气浇筑混凝土时,要适当减少浇筑厚度,让浇筑层面自然散热;规定合理的混凝土拆模时间,避免因为表面温度变化多大引起的温蒂梯度和变形,以确保市政路桥的施工质量。
3.3钢筋施工技术
要想保证钢筋切断、弯曲、成型与调直等工艺,施工单位要再用接卸加工的方式来强化钢筋施工技术,并配被专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还有一种技术方法就是气压焊接,以此来保证钢筋网不出现侧移的现象。一般采用的是镀锌铁丝来绑扎钢筋,压平圆沟头,周围的部分要向内弯曲,以防止扎丝头朝着混凝土接近,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锈斑的出现。当绑扎以后,技术人员还要套上塑料管,从而对混凝土起到防护的作用。
3.4模板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模板施工技术。要选择那些吸水性高的、耐腐蚀性能好的模板材料。并且要对模板采取抛光处理措施,来加强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在设计模板时应该要考虑施工支撑的牢固性、拆卸与安装的便捷性,以此来确保模板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与平整性,尽量防止模板发生浆体变形与流失的现象,从而切实提高模板的密封效果。
3.5 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混凝土角度、砂石含水率的变化、气候条件以及运输距离等,适当的调整水灰配合比,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出现施工缝或者冷缝的状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先搭设相应的施工平台,待将施工平台的杂物清除干净后,用水进行润湿,然后再进行严格的检查,当检查无误后进行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一边浇筑一边进行振动,振动棒通常选用直径为 3cm,然后根据薄层浇筑、顺序推进的方式进行施工。
3.6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与修补施工
(1)养护:工程上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问题是表面失水引起的微裂缝及色差,从而对其质量与耐久性造成影响,故在混凝土的早期硬化阶段加强养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各个部位构件模板的拆除时机需依据混凝土的强度与气候条件状况来确定,预留混凝土试压试块的拆除必须在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拆除模板后,对其表面实施眼目覆盖养护时应选用塑料薄膜作为遮盖物,不可采用草垫或草包。
(2)修补:加强混凝土养护虽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问题发生率,但是因受到混凝土的泌水性与模板漏浆影响,导致混凝土的表面仍会存在小孔眼与砂带等缺陷,故修补是必不可少的。修补的方法是拆模后马上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与砂子清除,并采用强度与品种均相同的水泥配制水泥浆体对缺陷进行修补。
4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因其自身优势在市场中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也提高了市政施工的工程质量,缓解了市政路桥施工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现状,应加强对混凝土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对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改善,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为道路桥梁的建设推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杜林洋,赵建波,潘亚凯,瞿超.浅议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99.
[2]韦立建.浅议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6):257-258.
[3]黎智惠.市政路桥施工的管理措施与混凝土技术[J].四川水泥,2017(03):157.
论文作者:全国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路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表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