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范青
摘要:以课堂教学片断为例,阐述如何贯彻“以生为本”“为理解而教”的设计宗旨,培养“理解性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关键:自主探究;抽象概括;分步设疑;生活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生只是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而“学生中心理论”(美国杜威为代表)和现代教育理念则为现代教育学习方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学生中心理论”要求现代教育必须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即“以生为本”“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类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尊重,教学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言。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僵化与不平等的温床与土壤。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教学中只要有可能,就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做而学,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具有创作和欣赏的因素。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等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差异化学习。无数事例证明,自主而有个性的人,才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能创造。“以生为本”需要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数学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中也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将课堂还原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只要教师把握的好,发挥学生优势,主动探究。
下面就教学片断,说说我的收获,供同行们共勉:
一、依据学生认知,引导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学会抽象概括的能力
今年四月初,听取了一节“分式”公开课
片段1:引例 、 这两个代数式有什么差别?
生1:它们都是分数。
生2:不是,第一个是分数,第二个不是分数
师:为什么?
生2:因为第二个式子的分母里有字母。
师:说得很好,请第二个式子的分母与分子是我们学过的什么代数式呢?
生2:都是代数式。
生3:应该是整式。
师:对,我们把这样的……
师生齐声:两个整式相除,并且除式里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分式、
在这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生们很兴奋,新课这么简单,自己也会给分式下定义了,45分钟的课堂教学好与不好、得法与否,不仅影响学生45分钟里的负担,更影响着学生45分钟外的负担。高效的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使学生享受求知过程中的满足。能使学生在没有额外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接受他们所能接受的教育。数学是一门灵活性的学科,教师要抓住数学学科的这一灵活性特点,善于采取灵活变换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一些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的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合理设置提问,分步慢慢走,让学生在自主解疑中发现解决问题
片段2:任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表x,求分式的值
生1:x可以取2,得分式的值为
生2:x可以取1,得分式的值为
生3:x可以取 ,得分式的值为
……
师:还可以取特殊一点的数吗?
生1:x可以取 ,得分式的值为0
师:很好,你发现了分式的值可以为零
师:为什么你们都不取x为-2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x为-2时,分母为零,除式不能为零!
师:对,分母为零分式就没意义了!所以我们在取值时都有意识的避开了x取-2这个值了。同学们都很聪明!
生:嘻嘻!
师:那么在分式中字母x的取值有什么要求?
生:分母不能为零!
师:字母x取多少时,分式的值为零呢?
生1:分子为零就可以了!
生2:还有分母不为零
师:对!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
这节课老师在备课上做足了“加法”。备课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例题了如指掌。这不仅要求教师对教材例题知识点的考查、难易的把握要求较高,还必须要将各知识点根据其相互关系加以整合,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和分式的值为零的问题,老师没有直接提出,而是让学生自己慢慢地发现,一点点的给他们加以提醒,老师自己也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这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欲望,也是效率学习的原动力。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延伸,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意识,在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学会总结归纳问题
片段3:同底数米的除法运算的教学实录片段(浙教版七下3.6)
首先教师引入师:怎么计算=?学生讨论
师:=?
生1:是4
师:怎么计算的呀?
生1:
师:很好,那么=?
生2:等于a
师:?
生3:是
师:那么我们开始=?是多少呢?
生:其回答是
师:嗯!今天我们就学()
……
在探索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激活已有经验,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探索新知作好铺垫,而且能不断渗透归纳、转化、分类、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其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走出例题,凌驾于例题之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以及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为其提供大量的补充材料。
四、创设学生生活情境,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片段4: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浙教版八下4.1)
这位老师应该是绍兴人,对绍兴非常的熟悉,他通过介绍绍兴的大禹陵,鲁迅故居,介绍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了绍兴大剧院。然后带领学生参观剧院,通过寻找座位的方式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本节课
这种通过带领学生游绍兴的方式,用身边的人文地理等常识来导入新课,学生充满了亲切感,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或物,并为发展数学思维,提炼数学语言作了铺垫。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学习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来捕捉现实生活中与例题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依据不同课型与教学内容,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法、选择教法,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归纳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学生才能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在实践中学习、在愉悦中获取新知,不同的人才能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耿恒考.追求学生支柱探究的数学课堂[J].初中数学教育学,2016.(10).
[2]伊红.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胡兴余.《数学教学思想与方法[J].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4).
[4]张合远.精心设计问题串,提高教学有效性[J].中国数学教育,2010(7).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沥海镇中学312300)
论文作者:范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学生论文; 分式论文; 数学论文; 分母论文; 教师论文; 为零论文; 知识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