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论文_云文涛

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论文_云文涛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呼和浩特市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1700)

摘要:近年来,政府和电力行业都在致力于研究“电力应急”这一重大课题。由于台风、雷击、冰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违章建筑、野蛮施工、电力设施被盗、飘移物、树障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的风险较高,如何做好电力事故的快速复电成为电力应急管理的核心。笔者根据所在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电力应急管理体系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现状

1.1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执行难

某供电公司和各相关单位、部门均成立了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救灾指挥部,但是本就不多的应急救援力量过于分散,同时各相关单位对电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关规定基本都是对准了单独部门或者独立事件,各部门在应急处置、协同配合的时候存在一定不足,电力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相关部门单位均需按照各自预案处置见识,基本上未构建较为统一的工作机制,在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各种处置力量无法较好地协调支撑。例如,2016年6月10日14时25分,某线路发生故障,经巡视发现为渣土车在线路40#~41#之间发生了碰线事故。大型自卸车在线路下方进行卸土作业时,车辆操作系统失灵,自卸翻斗失去控制,抬升过高,引起带电导线对车厢放电,是本次故障的主要原因。该处导线原对地距离超过8米,在204国道进行施工后,施工方将路基垫高,造成导线对地的最小距离减少至6.3米,是本次线路故障的次要原因。在本次电力突发事件的处置中,该供电公司为本次事件处置的主体,在发现是由于渣土车碰线导致线路跳闸后,该供电公司由于协调联动等原因,无法与公安、交通、路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渣土车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追责及赔偿。

1.2应急管理期间信息实时共享存在困难

首先,电力企业因不具备行政职能,在处置电力突发事件时,在信息沟通上往往存在延时、滞后的情况,且电力企业在监测风险时往往集中在技术及已经发现的危险源上,监测水平较低。其次,供电公司内部信息收集没有充分发挥调度监控人员的信息汇集作用,信息收集统计与生产指挥处置等工作存在相互干扰现象。一些公众关心、领导关注的指标没有统计,统计的数据与实际的情况还有误差,甚至有些数据只能依靠估算。调度、生技、营销在紧急状态下应设立专职的信息统计人员。最后,应急管理信息平台运行水平比较低。目前,供电公司、全市各电厂等电力企业均构建了各自的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及系统,但从实际的应急处置效果看,系统运行水平较低,在关键时刻还是主要依靠供电公司的应急指挥平台;电力行业间的企业信息共享存在一定的困难,且没有快递及时的沟通渠道,在发生电力突发事件时,电力行业各企业均是自行向上级及相关政府部门汇报,信息得不到充分汇总利用,导致电力突发事件得不到快速、良好的处置。

2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2.1设置机构专门化与应急管理常态化

设置机构专门化有助于电网应急管理实现统一的协调运作,能够起到集中信息收集,保证信息准确和充分,从而瓦解传统各个电网应急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不良局限。不仅如此,设置机构专门化,能够细化各个应急管理部门,包括应急管理培训、部门协调等。电力突发事件的发生难以避免,势必要有一个快速控制的能力,挽回和减少损失,促使应急管理的常态化十分必要。具体来说,设置机构专门化与应急管理常态化,首先要依据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法治原则,清晰且深入了解当下可能发生的电力突发事件的特征以及规律,从而制定对该突发事件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风险评估,便于做好预警和预防相关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电力突发事件预警预防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强对此类事件的应急管理意识,进而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伤亡;其次要按照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指挥章程,在发现突发电力事件的第一时间迅速开启应急预案,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与此同时,建立实施监督和追踪小组,进一步平衡各个应急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利益,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突发电力事件的善后工作;最后应不断健全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分工和责权明确,严格按照配套的规章制度,实现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高效统一性。

2.2构建内外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面对电力突发事件“涉及环节多、灾害源多、损失巨大、影响面广”的特点,供电企业已无法仅凭一己之力来进行有效应对,充分利用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应急联动已成为现代应急管理的必然趋势。内部以信息沟通发布为载体,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跨专业协同联动机制。各专业形成从班组、车间到职能部室的突发事件报送通道,实现专业条线上从指挥、指导到执行的纵向有效联动。应急指挥机构与各实施部门间保持横向的动态信息收集、发布、反馈,便于应急指挥机构分析研判,统筹推进应急处置工作。供电公司之间,综合考虑地域相邻、环境相近、交通便利、优势互补等因素,签订区域应急联动协议,共同打造1小时应急协同联动圈,发挥集团优势,实现区域内互利互助和资源共享。外部联动考虑客户和政府两个层面。为重要敏感客户定制停电事件应急策略,以《停电应急处理告知书》的形式引导客户快速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做好与供电公司电网处置工作的衔接。加强与行业主管、交通、消防、公安等部门合作,在双方应急预案中共同明确应急联动的启动条件及流程、双方的职责与义务、组织保障、信息化支撑等,实现电力应急与城市应急体系的有效衔接。

2.3加强应急人员培训及物资储备

在加强应急人员培训方面:第一,科学拟定培训方式。结合实际应急管理情况,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多种组织方式,如外出培训、内部培训等,培训的教学形式包括课堂教育培训以及现场演练培训等。另外,在应急预案有较大改进和更新时,还应组织大型的培训活动。第二,明确培训要求。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应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设置科学的课程,实现分类指导和严格考核,以较高的培训质量保证现场应急抢修人员能够有过硬的应急能力。第三,确定培训内容。增强各级指挥小组人员的分工协作和信息分享制度,建立应急人员培训数据库,记录应急人员的实际培训内容和成效;加强实战演习,包括对商业系统、公共场所的现场疏散计划的演练实施、工作场所线路的改进抢修演练等。在应急物资准备方面:第一,及时调配物质,尽可能减少电力抢修时间。尤其是电力系统遭受自然灾害袭击后,应用最短的时间委派相关物资部门责任人到达现场实现物资调配,为抢修赢得宝贵时间。第二,防患于未然,科学储备物资。根据电力系统应急物资供应的特点应积极进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改进。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做好物资需求分析工作,从而确定物资准备的品种以及数量。第三,盘活利库,以科学库存提高物资准备效率。科学进行库存安排,避免出现库存的过度积压,在发生电力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使得有限的物资满足抢修需求。第四,时刻做好准备,提高应急物资仓储配送速率。建立科学的交通运输计划,共享交通信息,在发生电力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及时将物资到位,提升应急处理效率。

3结束语

在实现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的推广过程中,电力系统保护的技术越来越重要,设备检修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只有具有很规范的检修能力才可以使继电保护设备更完善,我们要加强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能力,才能相应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以及保障产业的发展,使经济运转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张广文.城市电力系统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管理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2409:257-258.

[2]魏风生.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对策研究[J].硅谷,2013,612:157+150.

[3]王志奎.灾害天气下电力系统应急规划的优化方法[D].浙江大学,2018.

论文作者:云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论文_云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