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五华县潭下镇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63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展开了探讨,从农务的角度出发,将语文课堂的教学与务农相结合,详细分析了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并给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效率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的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小打好语文基础, 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让农村小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呢? 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教材,走出传统的语文教学误区,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原因
虽然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面临各种不足和困境。
1.1课程较为枯燥,学生没有兴趣
小学语文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一些生字词,掌握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后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现阶段的教育方式大多都是教师带领着学生机械地反复认识生字,在教师设定好的情景中,阅读教师选择的文章,写作的时候也是固定模式的几个题目。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比较倾向于游戏而不是枯燥的学习。所以单调的情景设置很难让他们找到学习乐趣,而且他们阅历的缺乏也让他们很难写出较为重视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作文。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往往花费多于标准的时间也收获不到理想的效果,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无法提升。
1.2 硬件设备不足
农村地区的课堂虽然近几年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而有所发展,但是在硬件设备上仍然比不上城市地区的学校课堂。单就辅助设备而言,城市地区的学校近几年已经普遍装备上了多媒体和放映设备,在课堂上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和放映设备给学生播放影音来辅助学习,也可以使用电子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的复习。辅助设备大大节约了教师的时间,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和快捷,因此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农村地区很难普及这些硬件设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板书,学生也需要时间记录和
整理笔记,这些都拖延了课堂的教学速度。而且写板书和抄笔记的时间常常会打乱教师的授课节奏,延长学生的激情时间,对于普遍缺乏耐心的小学阶段学生而言,教师撰写板书和抄笔记的时间很容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2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1 转变教学观念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一方面,要改变以分数为主的教学目标。小学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还有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素质,获得成长中所应具备的品德和能力。语文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语文学习渗透到生活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教学除常规的识字、阅读、写作等任务,还应该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正所谓“教书育人”,教书和育人都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农村小学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教书、不育人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辨识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促使学生积极传承中华美德,明确人生的方向。
2.1 改革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然而农村地区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比较单一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式,以便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难以掌握知识、获得成长。要想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为语文课堂创造更加活泼和谐的氛围。
(1)从学生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现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处于不完全发展水平, 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诱导将他们的活泼性转化为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小学语文S版面六年级《太阳与士兵》一文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情境教学中,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前准备充分,认真备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传道解惑的核心,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在语文课堂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对教材进行充足准备。这首先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语文教材进行详细筛选, 选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使所选教材紧扣文章内容,并且在与课本内容息息相关的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其次,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还应该设计好课堂教学时讲课的流程,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往往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所讲内容浅入深出的衔接,使所讲内容环环相扣。在备课时还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选取与设计,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幻灯片、相关视频的播放等。优质的备课准备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沟通,优化课堂提问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具有重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紧扣文章内容,根据大纲要求,从不同角度提问学生,发散学生思维,让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在提问学生问题时可以适当扩大问题的范围,联系生活,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在提问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在提问中,如果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则应该通过提示、暗示或是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时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
(4)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类的学科, 这就使得它对于课堂教学氛围具有较高要求。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基于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这就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营造平
等民主、活跃自由的氛围。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的下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老师应该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平等相处,放下传统的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人的思想,尊重学生的
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以平易近人的形象、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5)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城市地区优越的经济条件和硬件设备是农村地区在短时间内很难赶上的,农村地区若是一味参照城市地区的发展方式,受制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农村有很多适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乡土文化资源,乡村的田园风光、农户的庭院景色充满着山乡之美、农家之趣,教师如果合理组织开展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放松身心,亲近乡土文化,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体验活动的快乐。把语文素养的提高训练向课外延伸,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6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提高。为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从有效发展到高效,教师不仅需要以教学理论作指导,更需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叶奇灏.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之我见[J].学周刊C版.2013(11).
[2]朱佳民.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青年时代.2016(13).
论文作者:许新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农村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效率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