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法在整治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中的应用论文_张镇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过渡段,是指铁路路桥的路基与结构物,两者的施工材料存在差异,当轨道承受荷载以后,路基与结构物之间会存在沉降差异,当这种荷载持续,让沉降差异逐渐加大以后,轨道便会出现质量问题。为了减少这种沉降差异,施工单位会在路基和结构物之设计一个过渡段,减少这种沉降差异。在铁轨长期接受荷载以后,过渡段会出现各种病害就在,用注浆法,可以解决这些病害。

1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产生的原因

在铁路轨道长期承受荷载以后,沉降差会引起路基破坏,甚至过渡段破坏的问题。这些病害将会造成路基积水,这些积水会让路基的材料产生变化,比如它的土地强度会发生变化,当材料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以后,轨道的荷载力便会发生改变,不均匀沉降变会加剧,从而病害将进一步加剧。之所以过渡段会出现病害,与以下的原因有关:第一,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部分施工单位在开展过渡段施工时,没有做好沉降控制,施工质量问题带来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第二,过渡段的荷载标准没有达到要求,部分施工单位的设计图纸不合理,单位没有合理的设计花园载值,当施工参数不能达到要求时,轨道承受了较大的荷载,便易出现不均匀沉降。比如过渡段的桥台与路基的结构差异较大,它们的自重和强度都不相同,如果没有合理的设计过渡段,过渡段的结构就不会合理。第三,轨道的运维存在问题,当前列车的速度与轴重逐渐加大,这样的现状造成施工单位只有进一步提高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才能够避免路桥在使用时,过渡段不会出现质量问题。部分施工单位的过渡段原本就存在质量问题,而相关部门在使用路桥时,未能做好即时的维护,导致过渡段的质量问题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病害。从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到,应用注浆法消除病害的目的,就是恢复过渡段原有的结构与性能,让过渡段能够正常使用。

2整治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中应用注浆法的优势

整治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的施工技术有很多种,注浆法是其中的一种。注浆法,就是利用特殊的设备,应用液压、气压、电化的方法,把浆液注入到地层中,然后让浆液充填、渗透、挤密的方法排走土体中的空气和水分,让土体与浆液成为一个整体,待土体凝固以后,土体的物理性能已经改变。当土体的荷载力达到要求以后,过渡段的荷载力便能确保。与其它相除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的施工方法相比,这种施工方法有这样的优势:第一,它能有浆的加固岩体,提高过渡段的荷载力;第二,它对施工环境的要求不高,即使场地较为狭窄,地形条件复杂,这种施工技术也能应用;第三,它不需要使用极重的机械工具,应用注浆法进行施工时,使用的机械工具比较轻便,这一进一步提高了它的使用范围,施工单位便于携带不太重的施工机械工作,去施工地点进行施工;第四,它的施工过程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施工时间;第五,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本不高,施工效果却比较明显。在整治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中,施工单位可以综合自己的施工条件应用这种施工技术。

3整治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中应用注浆法的方法

3.1项目概述

为了说明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中应用注浆法的方法,现应阜淮线的病害解决的案例为例。阜淮线路堤与桥涵的过渡段沉降出现了不均匀的问题,导致轨面不平顺,继而列车在经过过渡段时出现了桥头跳车、道砟囊等病害。经过检查以后,发现需要加固过渡段,提高过渡段的荷载力,避免再次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该次加固施工的位置为需要提高台背处路基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提高土体的抗渗能力。阜淮线列车行驶的密度大,给予维修的时间段,经分析,应用注浆法可以快速完成病害消除施工,并且施工的质量可达到要求。

3.2施工工艺及参数

阜淮线过渡段病害中注浆法的施工工艺环节里,参数设置如表1:

3.3施工流程

该次的施工流程为:(1)现场准备;(2)设置定孔位;(3)钻眼、吹风;(4)制备浆料、下花管同步进行;(5)注浆;(6)判断花管是否注满,如未注满则需补充游资,直至注浆达到了施工的要求;(7)浆花管下沉了到基床面;(8)捣固整修;(9)恢复线路;(10)施工结束。

3.4施工技术的应用

3.4.1施工工艺的控制重点

该次施工需要控制以下几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质量:钻眼,调节手风钻的压力,应用手风钻在厚壁钢管上加工若干小孔,这是需要吹风和注浆的位置。施工时,要确保位置准确,深度达到施工的要求。吹风,把钢管钻调整到设计的位置,使用高压吹风的方式,将风压调到大于或等于6kg,应用吹风的方式疏通注浆通道。注浆,分两次注浆。第一次注浆10~20min,将压力调至0.05~0.3MPa。进入吹风的施工技术向注浆管吹风。8h后,进行二次注浆。将注浆压力调至0.3~1.0MPa,边注浆边观察浆孔或道砟坡脚处浆液的高度,注浆距离应在1.5~2.0m间,若为双层注浆,则应用由下往上的施工顺序依次注浆。注浆的间隔时间为确保水泥能够初凝。

3.4.2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方法如下:(1)控制原浆材料质量。首先要控制原浆的粘度,如果粘度没有达到施工的要求,则不能应用原浆材料进行施工。其次要在送浆时,过滤原浆,避免原浆中存在杂质,影响施工的质量。确保原浆的质量,是注浆施工顺利的前提。(2)控制压力,不同粘度的原浆,注浆压力不同。在注浆时,速度、浆液的配比、浆液结构剂添加,都会影响注浆压力,于是在施工时,要综合以上的因素,调整注浆压力,让注浆压力达到施工的参数要求。(3)让注浆泵能顺利注浆,在施工时,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管道不通畅,都会影响注浆泵能不能顺利注浆,在施工时要注意这些施工环节。(4)控制好压水量,在完成注浆施工以后,要将清水压入注水泵中,避免注水泵中出现浆液凝固,影响下一次施工的质量。(5)恢复床道,在注浆施工完毕后,要恢复床道,以免列车在行驶时出现安全故障。

4施工质量检验

4.1轻型动力触探检测

应用10kg的重锤,在0.5m的落高,将符合标准尺寸的圆锥贯入土层中,每击30cm采集数据。通过了解加固前及加固后基本承载力平均值、基床底层基本承载力平均值等数据,了解施工的质量。经检测,该次施工前基床表层承载力平均值为160kPa、施工后为172kPa;基底施工前承载力平均值为125kPa、施工后为143kPa。

4.2波速测试检测

在路堤两侧选择振源泉点和接收点,设置传感器,通过数据测得剪切波在路堤土体中的传播速度,根据检测的参数分析路基的力学善是否达到施工的要求。经检测,该次施工前的剪切波速为188.5m/s,施工后为189.7m/s。

4.3室内土工检测

应用烘干法测含水量;诮用联合测定法测液限、逆限、逆限指数;应用重型击实法测最优含水量、最大含水量;应用比得瓶法测比重。通过检测了解该次施工前含水量参数为21.34%、液限为28.94%、塑限为18.50%、塑限指数为10.44%、最优含水量12.06%、最大干密度为1.912%、比重为2.70。施工后含水量参数为20.28%、液限为30.01%、塑限为20.23%、塑限指数为9.78%、最优含水量13.45%、最大干密度为1.935%、比重为2.71。

4.4路基沉降长期监测

图1为路基沉降长期监测结果。参看施工前和施工后的曲线图,可以看到在施工以前,过渡段的路基沉降十分严重,相对上一次的沉降量及累积量都下降明显。而在施工后却呈上升的趋势。综合这张曲线图可知,施工效果显著,施工质量良好。

5总结

在整治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中,施工单位首先要确定病害的情况、程度,根据施工的条件和成本确定是否适合应用注浆法施工。其次,要通过调整施工的参数、优化施工的流程、控制施工的重点环节,来控制施工的质量。最后,在施工完成后,要检测施工的成果,令施工质量达到施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红绛,丁兆峰. 路桥过渡段下沉注浆整治效果分析[J]. 太原铁道科技. 2014(01)

[2]胡东波. 注浆法在加固路桥过渡段中的应用[J]. 上海铁道科技. 2010(02)

[3]徐洪庆. 浅论注浆在铁路路基沉降病害整治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03)

论文作者:张镇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注浆法在整治铁路路桥过渡段病害中的应用论文_张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