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 -人 -环”一体化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与发展模式研究
余义勇,张 骁
(南京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新常态”下,作为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重要载体的开发区,其转型升级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视角,以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研究,梳理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道路及发展理念,并探讨其转型升级路径及发展模式。结果发现:①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路径共经历了“内外并举”、“由低向高”和“由重向优”3个阶段;②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并发挥其引领与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③基于“产-人-环”一体化开发区转型发展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与园区建设间协调发展,并以此共同驱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开发区;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
0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举措。开发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先行军和试验田,不仅是地区产业集聚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主载体,而且承载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使命,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1]。改革开放40年,随着开发区政策优势的弱化及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作为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中重要发力点和成就集中点的开发区已历经起步、成长和成熟阶段,目前正逐渐步入寻求转型升级的复杂时期。中国开发区发展受到政府引导行为及市场选择行为的双重影响,不仅有“计划性”政府意志的体现,还有“市场性”多方博弈的结果;既体现了自身发展路径及功能配置特征,也受到内部企业的影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发区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由于我国开发区对园区内企业创新投入及产业结构优化不够重视[2],以及随着开发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长期偏重于经济增长功能,导致开发区相应城市服务功能短板效应日益凸显、空间布局失衡[3],使开发区转型升级尤为困难。因此,“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及发展模式亟待进一步探索。
目前,有关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动力、目标与方向及路径等方面。在转型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探讨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环境、外资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在转型动力方面,主要围绕政府、市场与企业宏微观外部与内部动力进行了探讨[4];在转型目标与方向方面,主要围绕拓宽转变视角、整合资源以寻求新发展定位、由“集聚功能”向“创新功能”转变等方面展开[5];在转型路径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管理体制、空间层面、产业层面对开发区转型路径进行探讨[6]。综上所述,关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开发区转型升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个要素视角对其进行简单分析,缺乏对开发区转型升级多视角的系统研究[7];②开发区如何通过园区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升级从而带动整个园区转型升级的内在作用机理仍不清晰;③开发区城市服务功能缺失现已成为制约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研究没有从开发区内部产业优化与园区建设相结合视角探讨开发区转型升级问题。
基于此,本文依据产业升级理论,从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视角探讨开发区转型升级问题。研究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以常熟经开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江苏常熟经开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发展理念,从而对其转型升级路径及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国内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与借鉴。
发展测评主要用于测评和反馈参加培训后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中小学生学习成效与信息素养。
1 理论基础
1.1 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不仅指产业结构改善,还指产业效率与质量提升。研究表明,加速产业升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加快实现技术创新以形成创新能力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8]。传统研究多将产业升级理解为产业结构比例优化,即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但该观点并不全面,产业升级还可从以下3个层面理解:在微观层面上,产业升级是产业内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投入与产出比从而获取更高利润的过程;在中观层面上,产业升级可分为基于工艺(流程)、产品和功能升级的产业内部升级以及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间升级;在宏观层面上,产业升级表现为生产要素禀赋由初级(简单劳动力、物质资本、自然资源)向高级(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制度等)演化,生产要素由低效率向高效率产业转移,国家整体产业体系层次结构向低投入、高产出方向转型,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动态优化。
对于开发区而言,培育区域发展新高地,实现从“集聚功能”向“创新功能”转变,是提高开发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传统情况下,开发区主要以优惠政策及区位优势积极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促进园区产业发展。但通过该方式引进的产业大多处于“微笑曲线”底端,产业附加价值较低。而开发区未来转型发展趋势则是向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即园区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向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开发、品牌推广、市场开发、销售和物流等高附加值产业端转型。研究表明,开发区可通过促进各生产要素在园区内部不同产业间的优化再配置来推动地区产业升级[9]。同时,安礼伟和张二震[1]也指出,在开发区转型升级中应注重开发区“功能创新”,不仅要关注产业创新,更要搞好城市功能创新。
1.2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表现为同一产业在特定区域内逐步汇聚的过程,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开发区作为外资进入中国的集聚地,资源占优企业集聚使得与其相关联的企业为获取最大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纷纷加入其中,进而自发形成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聚通过规模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优势,在提升开发区产业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0]。季书涵等[11]指出,产业集聚能降低资本门槛、优化劳动力结构,当资本配置过度和劳动力配置不足时能够改善资源错配现象。因此,产业集聚既是开发区内产业价值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开发区维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产业集聚不仅可使开发区内企业间分工更加细化,而且还可以提高开发区内各企业间的协作效率及劳动产出率;另一方面,产业集聚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优势资源集中在开发区,使各要素资源和产业相互融合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
本文基于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理论,通过对常熟经开区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将其转型升级发展模式总结并提炼为以下两点:一是从园区产业升级视角,常熟经开区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并发挥其带动与引导作用,以促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从产城融合视角,构建基于“产-人-环”一体化的开发区发展新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发挥人的积极作用架起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间的桥梁,促使特色产业园区与生态园区相互吸引、相互促进,并以此共同驱动开发区转型发展,具体路径如图2所示。
产业集聚优势主要体现为其外部性,早在20世纪初Marshall就提出产业集聚能够在本产业内形成较为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随后,研究发现同一行业产业集聚能够产生正外部性,促进企业生产率显著提升。此外,也有学者对不同行业产业外部性进行探索,认为由于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多样化产业更能促进产业空间集聚且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但也有研究认为产业集聚会带来不利影响,即存在拥塞效应[12]。目前,产业集聚效应分为两类:一是专业化集聚效应,意指同一行业中大量企业向某个地区集中[13];二是多样化集聚效应,意指不同甚至不相关行业中的许多企业向某个地区集中。然而,究竟哪种外部性对经济起作用却莫衷一是:有学者则认为专业化集聚效应无效,多样化集聚效应有效[14];有学者认为专业化集聚效应有效,多样化集聚效应无效[15];还有学者认为两者均有效[16]。
1.3 产城融合
(1)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发挥其带动与引导作用。目前,开发区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特色不突出、园区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已成为我国开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曹贤忠和曾刚[25]指出,开发区转型升级必须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等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培育规模集中、产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园区。安礼伟和张二震[1]基于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实践指出,在开发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升级过程中,各地政府应依据自身资源享赋和发展条件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园区特色主导产业。一方面,特色产业是其它园区不易具备和模仿的,便于开发区与其它园区区别开来以形成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引进与培育能够产生专业化集聚效应,从而有利于优化开发区内各产业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尽管“产城融合”理念已提出多年,但目前学者对其理解仍存在差异。现有关于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城区和开发区融合议题;另一类是探讨开发区内部产业与园区建设相融合的发展策略。从城区与开发区视角,杨立勋和姜增明[18]指出城市发展要以产业为基础,而产业发展则必须以城市为载体,二者间要有相对应的匹配度。从开发区内部产业与园区自身融合视角,孔翔和杨帆[19]认为“产城融合”是指开发区城市功能优化需要园区产业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支撑,而园区产业发展则需要城市功能优化为其创造优越的要素和市场环境;钟睿和张捷[20]也指出,“产城融合”是园区就业与居住要素的完美匹配,从而促进开发区城市功能完善;李文彬和陈浩[21]认为当开发区进入成熟期后,其发展方向已由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向产城融合发展新城区转变。由此可见,开发区内部产业与园区建设“产城融合”,就是要把产业园区精心打造成城市社区,以体现通过城市功能建设与完善促进产业区转型发展的要求。
(2)构建“产-人-环”一体化开发区转型发展新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传统产业面临巨大转型压力,绿色和创新发展需求越发凸显。目前,江苏开发区发展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而向特色化、精细化一区多园形态发展。孔翔和杨帆[19]认为,开发区发展既要以产业发展为城市功能优化提供经济支撑,更要以城市功能优化为产业发展创造优越的要素和市场环境;安礼伟和张二震[1]指出,开发区转型重点在于推进园区内特色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韩亚欣等[3]也认为,开发区应以产业化和城市化“双核驱动”实现开发区转型升级,使其从简单的工业园区逐渐过渡到集产业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区。通过调研发现,常熟经开区转型发展正暗含该发展理念,即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为基础,积极推进“产-人-环”一体化开发区转型发展新模式。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撑,而人才去留取决于生产生活环境的优劣。常熟经开区一方面努力培养壮大特色产业,发挥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努力搞好园区环境评估及绿色发展规划,打造生态园区以留住人才。常熟经开区通过人才的链接作用,使特色产业园区与生态园区相互促进、相互吸引,共同驱动园区转型发展。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常熟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3年11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首批11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外资企业近6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8个,外资总投资达333亿美元。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方阵”。近年来,常熟经开区积极培育汽车产业,先后引进观致和奇瑞捷豹路虎两大整车项目,正全力打造千亿级的汽车主导产业。2017年常熟经开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前30强。回顾过去20多年发展历程,常熟经开区经历了城区拓展、沿江开发和产业聚焦3个阶段,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2.1 案例选择
为保证研究案例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本文选取江苏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常熟经开区)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如下:①常熟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时机与挑战,见证了开发区发展全过程,这为本文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发展路径及发展模式提供了合适的素材;②常熟经开区发展经历了城区拓展、沿江开发和产业聚焦3个阶段,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及机遇且采取的发展理念也各不相同,历史数据较完整;③由于常熟经开区特点鲜明、成绩突出,2017年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前30强。因此,相关二手资料较多,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结合本文研究主旨和调研资料,本文对常熟经开区主要发展脉络进行初步总结,具体如表1所示。
李莉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许峰请她去看起来特高档的餐厅吃饭,她第一次跟着许峰坐上了奔驰,许峰给她订了豪华的酒店套房,她想开个玩笑顺便问许峰这是真赚钱了,对她这么大方。还没开口,许峰先说了话:“李莉,我有件事骗了你,就是,我家还是很有钱的,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想自己闯荡,和家里闹得很僵,只是最后我还是一败涂地,你走后,是父亲帮助了我。”
表1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脉络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2.2 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需要通过收集多样性来源数据,从而形成不同数据来源间的三角验证、交叉验证,并以此保证研究信度和效度[23]。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具体收集以下一手、二手资料和信息:①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一手资料,采取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熟悉常熟经开区发展过程的园区领导、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多次正式和非正式访谈,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1~1.5小时,该项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遇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及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和主要做法。为保证对访谈资料的准确理解,访谈人员在12小时内对访谈录音和笔记进行整理并交叉核对;②公开发表的与此案例主题相关的文献;③直接从开发区获得相关材料,包括领导发表的讲话、内部刊物、年度工作总结和其它文件;④门户网站、公共媒体报道。通过实时数据和档案数据同时收集和验证,有效避免了回溯性解释、印象管理等严重影响研究信度的问题[24]。
综合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山洪灾害防治应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非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来防御山洪灾害,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因此,山洪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方式,是基于目前我国国情而采取的对策,也是现阶段浙江省预防山洪灾害的必然选择。
3 案例分析
针对现有理论缺口,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路径及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理由如下:首先,由于研究的是“如何(How)”的问题,案例研究能够深入描述和剖析现象背后的复杂作用机制,适合观察和总结开发区转型升级演化路径[23]。此外,单案例研究可对研究对象的系列行为进行详尽梳理与挖掘,从而概括出核心事件及彼此间的逻辑演化关系,进而有利于捕捉开发区转型发展模式的具体做法[24]。所以,从本文研究目的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比较合适。
在对断路器的处理中,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会采取就地操作的形式完成相应的动作。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在进行就地电动操作时,机构的动作经常会出现错误,或机构不动作[5]。在发生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对电源的操作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其次对机构分、合闸线圈进行减压,如果是因线圈烧毁引起的机构错误动作或不动作,则应当对线圈进行更换,在对线圈的阻止大小进行对比时,要对操作电流的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进行区分。
(1)城区拓展阶段(1992-2001年)。 自古以来,常熟就以鱼米之乡而著称,农业、纺织业十分发达。改革开放以后,常熟曾迎来了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闯出了一条闻名全国的“碧溪之路”。在发展初期,常熟经开区担负着从乡镇企业向外资经济转型的重任,开启了经济结构“内外并举”的艰辛探索过程。一方面,继续发展民营企业。常熟经开区传统民营企业主要包括服装、纺织、红木、五金零配件等产业,属于比较传统的中小型、低附加值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在城区拓展阶段重点引进了以夏普办公设备为代表的一批外资企业,以此提升开发区实力。
(2)沿江开发阶段(2001-2010年)。新世纪以来,常熟经开区紧紧抓住“沿江开发”这一战略机遇,由城区转战港区,在江边“白地”开展“二次创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濒江临港和“二路一桥”(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交通区位优势,开发建设以沿江工业区、常熟出口加工区为核心的工业板块及综合配套服务的滨江新市区。但是,常熟传统产业由于规模有限、产业层次较低,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为此,常熟经开区紧扣临江经济特色,依托滨江临港优势,积极引进外资。2010年前后,常熟经开区先后引进芬欧汇川、达涅利、夏普电子、长春化工等一批规模企业,初步形成了一批以“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高档造纸、钢铁建材、港口物流”等为代表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五大传统产业集群。
(3)产业聚焦阶段(2010年至今)。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传统产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绿色和创新发展需求越发突出。常熟经开区经多方考察,决定将引进汽车整车项目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2010年和2011年,常熟经开区成功引进观致和奇瑞捷豹路虎两个整车项目。两大汽车企业落户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加入,如吸引40多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配件企业落户,还带动了开发区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向汽车产业靠拢。同时,常熟经开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并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创新创意”五大新兴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新老齐飞”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新时代下,常熟经开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在创新引领和转型发展上狠下功夫,正积极推动开发区制造向开发区创造转型、开发区速度向开发区质量转型、开发区产品向开发区品牌转型。
4 案例讨论
4.1 基于产业升级的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根据前文对常熟经开区发展过程的案例描述,本文基于产业升级理论,从开发区发展过程、各阶段转型驱动因素及发展理念3个维度对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路径进行深入剖析,并最终将其转型升级路径总结为以下3个阶段:“内外并举”城区拓展阶段、“由低向高”沿江开发阶段和“由重向优”产业聚焦阶段(见图1)。
图1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1)“内外并举”城区拓展阶段。常熟由于农业、纺织业十分发达,改革开放后,其乡镇企业迎来了繁荣发展期。但由于乡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层次较低,带动能力不强,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必须引进经济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同时,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各开发区都以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发展的主要途径,为此常熟经开区也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在成立初期,常熟经开区并没有明确的发展理念,只是顺应大的时代背景引进外资推动园区发展。因此,在内外驱动因素下,该阶段常熟经开区主要采取“内外并举”发展策略,一方面继续引进以服装、纺织、五金零件加工等传统民营企业入驻;另一方面,借助改革开放发展机遇及开发区优惠政策条件积极引进以夏普办公设备等为代表的一批外资企业,并以此实现乡镇企业向传统产业转型。
(2)“由低向高”沿江开发阶段。进入新世纪后,常熟经开区园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越发凸显,园区内既有传统民营企业,又有外资企业,两类企业不协调,无法形成相互促进作用。此外,初期引进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低附加值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环节,属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而此时恰逢“沿江大开发”战略机遇期,政府大力号召园区退出城区、进驻港区,到江边“白地”搞产业开发。该时期,常熟经开区发展理念主要是由低端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方向转变,以求借助战略发展机遇实现产业高端化。因此,在内外驱动因素作用下,该阶段常熟经开区主要采取“由低向高”发展模式,一方面将传统民营企业剥离,使其继续留在老城区发展;另一方面,借助新城区极佳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高端外资企业,推进园区产业向规模化及高端制造业方向发展。到2010年前后,常熟经开区已引进芬欧汇川、达涅利、夏普电子、长春化工等一批规模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精细化工、环保造纸、钢铁建材、港口物流五大传统产业。
(3)“由重向优”产业聚焦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绿色和创新成为发展的主旋律,而且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开发区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而常熟经开区由于前期产业布局明显偏“重”,具有用电量、用水量、用工量、用地量和环境容量大等特征,如何培育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成为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该时期,常熟经开区发展理念主要是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并以此为突破口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带动园区产业由高污染、高能耗重工业向环保化、高端化及智能化方向转变。因此,在内外驱动因素作用下,该阶段常熟经开区主要采取“由重向优”发展模式,一方面聚焦园区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推动两大整车产业自主提升,努力打造活力汽车城;另一方面,促使园区产业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将已有的钢铁、玻璃、化工和港口物流等传统产业向主导产业汽车行业靠拢。此外,园区还大力引进新兴产业,目前常熟经开区已引进包括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和创新创意在内的五大新兴产业。
4.2 基于产城融合的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分析
6.对比式。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文章通过范进中举前后,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三人的前后变化进行对照,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
图2 基于“产城融合”双核驱动的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新时代背景赋予了开发区新使命与新内涵,开发区作为生态工业示范区、城市化进程助推器,其发展亟待转型升级。由于持续城镇化正不断推动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实现工业化,并保持与城镇化和谐并行是开发区转型期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开发区承载的使命是经济发展“增长极”,而新形势下开发区更大的使命是营造现代化新城区。因此,有学者指出促进开发区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17]。安礼伟和张二震[1]也指出开发区发展应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这才是“产城融合”的内核所在。此外,开发区功能创新除指产业创新外,还包含城市创新[3],其发展轨迹已呈现出“工业区-新城区-行政区”发展趋势,开发区城市功能提升是转型升级必经之路。因此,“产城融合”理论为探讨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研究视角。
基于此,常熟经开区因地制宜以汽车特色主导产业为抓手,大力发挥特色产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2010年和2011年,常熟经开区成功引进观致和奇瑞捷豹路虎两大整车项目落户,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积极打造“汽车城”。常熟经开区特色主导产业的带动与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带动汽车产业自主提升。常熟经开区按照“以整车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为主、以关键零部件研发为辅、其它研发为补充”的发展理念,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全力做大汽车产业总量,增强整车企业贡献力。同时,常熟经开区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等理念,推动汽车产业技术向轻量化、节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中高端车型独特竞争优势;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入驻。常熟经开区发挥两大整车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相关汽车配套设施入驻,着力构建集研发设计、整车生产、核心零部件制造、汽车后市场等为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长空间。目前,经开区已吸引40多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配件企业落户,正全力打造一个千亿级汽车特色主导产业;③引导园区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常熟经开区在汽车主导产业带动下,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向汽车产业靠拢。例如,烨辉科技由生产普通钢板转向生产汽车钢板,不仅调优了产品结构,还提高了生产效益。长春化工积极向汽车用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转型,耀皮玻璃加速向汽车玻璃和高档镀膜玻璃转型,港口物流行业加速向汽车销售中转港转型等;④引导其它新兴产业培育。常熟经开区不仅依托第一上海、清华同方云谷等重点项目,积极打造国内一流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还大力发展屋顶太阳能发电、风光农电互补、置重空气能等新能源产业,以及引进天银机电军工产品、汽车用北斗导航等新材料产业,积极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产城融合”下园区与产业互动虽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视角,但目前中国开发区转型升级容易陷入要么只关注产业升级,要么只注重园区城市功能建设的单边效应误区,如何实现“产城”有效链接、协调互促是目前开发区亟待探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开发区建设应从“功能导向”转向“人本导向”,注重并大力发挥人的作用,关键在于城镇居民福利提升。谢呈阳等[22]研究指出,“产城融合”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人”是“产”、“城”互动的连接点;阳镇和许英杰[2]指出“产城融合”应包含功能耦合、结构匹配和人-居-环相互融合3个特征,产业发展不仅应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还要以园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丛海彬等[17]认为,“产”决定了城镇可消费本地商品种类及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城”决定了产业发展成本及居民生活成本,而“人”决定了“产”和“城”能否相互融合并发挥协同效应。为此,在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中需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产城互动模式。
将采集的叶片保存于湿润的封口袋中带回实验室,一部分直接称量叶片鲜质量,然后在 75 ℃烘箱中烘48 h,称量,计算每个叶片含水量;另一部分用超纯水洗净并自然晾干,于80 ℃下烘干48 h至恒重,而后在过量O2中完全燃烧并收集CO2,然后用气体质谱仪Delta Plus测定试样中的δ13C含量,测量精度小于 0.1‰(Craig,1957)。计算公式如下:
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常熟经开区一方面积极推进开发区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和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魅力;另一方面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建立招商引资安全环保评估机制,对高安全风险项目、高污染项目、不符合产业方向和减排需求项目,坚决拒之门外。此外,常熟经开区坚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现正积极实施“绿色呼吸”、“碧水滨江”、“绿色能源”三大工程,以切实提升园区环境质量。另外,常熟经开区积极推动高端制造新区、创新创业新区、滨江宜居新区、绿色循环新区和江南文化新区共同建设,优化园区布局,通过区域联动实现开发区高效协同发展。
铰孔部分:采用四齿双刃外排屑式铰刀,每个切削刃都由一个精细的主切削刃和一个副切削刃组成,中间开有冷却沟槽,对于加工台阶孔的复合钻铰刀的小直径部分,无法开冷却沟槽时,可做45°的斜面代替冷却沟槽。加工时,主切削刃起切削作用,副切削刃起修光作用。铰孔局部加工紧接着钻孔局部,完成孔的精加工,保证孔的精度。
目前,开发区普遍存在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相割裂的现象,即只注重单边效应发展。现有研究表明,如何促使开发区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有效链接以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促进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关键在于“人”,人才引进与保留是架起二者间的有效桥梁,以人才为突破口,有助于破解只追求以产业升级或园区城市功能建设促进开发区转型的单边效应难题。因此,常熟经开区紧紧围绕人才建设,以产兴城、以城留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人才,而生态园区建设则是为了留住人才。在园区人才引进方面,一方面应加快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大力招引具有引领性和跨领域融合创新能力的一流创新团队,集聚“高精尖缺”人才,以形成梯队协调、活力迸发的金字塔式人才结构;另一方面,常熟经开区积极与国内9所高校合作,支持和引导高层次科研单位在园区内设立研究院或分支机构,通过完成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园区人才培养。截至2015年,园区内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总数的45%,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级人才突破1 000人,成为全市科技人才资源重要集聚区之一。
设置仿真时间为60 min,随机种子为128,运行仿真.结果显示,网络在5 min左右趋于平稳,全局统计量网络时延稳定在0.32 ms左右,数据库查询和HTTP页面的响应时间分别稳定在35.80 ms,3.35 ms左右.这3个全局统计量链路聚合后60 min的移动平均分别如图5~7所示.核心交换机CS6509与汇聚交换机CS3560G之间下行链路的排队时延峰值为0.036 ms,吞吐量峰值为662.16 Mb/s,利用率峰值为66.22%.这3个链路统计量链路聚合后60 min的移动平均分别如图8~10所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视角,对常熟经开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案例研究,通过对其转型路径及发展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发现:①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路径共经历了“内外并举”、“由低向高”和“由重向优”3个发展阶段。首先,在改革开放初期,常熟经开区一方面引进传统民营企业入驻;另一方面借助改革开放发展机遇及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实现由乡镇企业到传统产业转型;其次,进入新世纪,传统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等内部矛盾逐渐凸显,常熟经开区积极引进一批规模较大且产业层次较高的优势产业,实现园区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最后,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创新以及打造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此时,常熟经开区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使其由重工业向新科技、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型;②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发挥园区主导产业引领与带动作用。常熟经开区通过聚焦汽车特色主导产业,不仅带动园区汽车产业自主提升,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创新研发端转移,而且还带动40多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此外,聚焦特色产业带动园区五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及新兴产业入驻;③基于“产城融合”理念,构建基于“产-人-环”一体化的开区转型发展新模式。新时期下,产业升级与园区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互动新关系已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常熟经开区不仅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积极促进生态园区建设,而且特别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通过引进人才有效链接并促进特色产业与生态园区互动,进而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5.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1)本研究丰富了转型升级理论,揭示了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本研究从开发区转型背景、转型内外部驱动力、发展理念等视角,通过对常熟经开区各阶段转型升级路径进行探索,全面分析了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避免了只从单个因素分析所带来的片面性,揭示了开发区转型升级内在作用机理。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聚焦特色产业、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是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聚焦特色产业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增强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效应,还可以引导园区传统产业升级、带动新兴产业入驻,进而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因此,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开发区转型升级理论研究,还加深了对产业集聚的认识。
(2)本研究构建基于“产-人-环”一体化的开发区转型发展新模式,拓展了“产城融合”理论。开发区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发展好园区产业,而且还要搞好园区环境优化、完善园区城市功能,使园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相互促进,进而共同驱动园区转型升级。该模式的提出不仅对现有“产城融合”理论框架进行了拓展,增强了“产城融合”理论在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解释力,而且还强调在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回应了谢呈阳等[22]提出的“人”是“产”、“城”互动关键连接点的观点。总之,该模式纠正了以往开发区转型只依赖于产业升级或园区建设的单边效应误区,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发展方向。
此外,本研究对我国开发区转型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与借鉴意义;①现今,我国开发区发展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开发区彼此间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开发区转型首先应聚焦特色,依据开发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并积极发挥特色产业带动作用,提升园区竞争力;②开发区转型升级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高端化,同时还体现在园区产业功能结构完善等方面。开发区不仅要鼓励企业积极向研发端等高端技术方向转型,而且也要鼓励相关配套产业入驻,鼓励企业改变以往只具有单一生产功能的状况,积极向其它功能转型以完善企业功能;③“产城融合”虽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视角,但如何促进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相互协调,发挥协同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而本研究认为“以人为本”的产城互动模式能够有效架起二者间的“桥梁”,激发其协同效应以共同驱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因此,开发区在关注园区产业发展及园区城市功能完善的同时,还需大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并以此促进“产城”有效融合与互动。
古董车队从海防发车经越南广宁下龙湾、越南首都河内,经越南老街进入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再经蒙自市到达终点站昆明市,行程达1000公里。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尽管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对于理论构建有独特优势,但所得结论仍需谨慎对待。首先,由于资源禀赋不同,不同地域开发区转型升级模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常熟经开区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对于西部地区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及发展模式,未来可进行深入探索;其次,虽然对常熟经开区转型升级作了细致研究,并提炼出其发展模式,但由于受案例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即使在东部发达地区其发展模式也可能存在不同,未来可通过多案例比较,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安礼伟, 张二震. 论开发区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开放高地的培育——基于江苏的实践[J]. 南京社会科学, 2013(3):11-17.
[2] 阳镇, 许英杰. 产城融合视角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研究 ——基于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J]. 湖北社会科学, 2017(4):79-87.
[3] 韩亚欣, 吴非, 李华民.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之约束与突破——基于调研结果与现有理论之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5):150-163.
[4] 沈宏婷, 陆玉麒. 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12):69-73.
[5] 《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研究》课题组, 葛守昆. 整合资源、放大功能 推动开发区率先转型升级[J]. 唯实, 2012(7):44-49.
[6] 胡彬.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过渡性与变革问题研究——以管委会模式为例[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 36(4):72-80.
[7] 程虹, 刘三江, 罗连发.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选择——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J]. 管理世界, 2016, 269(2):57-70.
[8] 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 48(1):37-70.
[9] 周茂, 陆毅, 杜艳, 等. 开发区设立与地区制造业升级[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3): 62-79.
[10] 黄新华,于潇.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检验——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42-48.
[11] 季书涵, 朱英明, 张鑫. 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6): 73-90.
[12] BRÜLHART M, MATHYS N A. Sectori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2008,38(4):348-362.
[13] GLAESER E L, KALLAL H D, SCHEINKMAN J A. 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6):1126-1152.
[14] 刘乃全, 吴友, 赵国振. 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6(2):89-96.
[15] MARTIN P, MAYER T, MAYNERIS F.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plant-level productivity in France[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1,69(2):182-195.
[16] 彭向, 蒋传海.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 经济学:季刊, 2011, 10(3):913-934.
[17] 丛海彬, 段巍, 吴福象. 新型城镇化中的产城融合及其福利效应[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1):62-80.
[18] 杨立勋, 姜增明.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匹配协调及其效率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3(10):34-39.
[19] 孔翔, 杨帆. “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J]. 经济问题探索, 2013(5):124-128.
[20] 钟睿, 张捷. 基于“就业—居住”空间视角的产城融合内涵分析——以西宁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16(4):125-130.
[21] 李文彬, 陈浩. 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s1).
[22] 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产城融合” 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J]. 财经研究, 2016, 42(1): 72-82.
[23] 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24] EISENHARDT K M, GRAEBNER M E. 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1):25-32.
[25] 曹贤忠, 曾刚. 基于熵权 TOPSIS 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选择研究——以芜湖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 34(4): 13-18.
Research on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Path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Changs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ith "Production -Man -Environment "Integrated Pattern
Yu Yiyong,Zhang Xiao
(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normal", as a development zone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t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city integration, this paper takes Changs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case studies. The article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road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and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ath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study found that: ①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ath of Changs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from low to high" and "from high to excellent";②focusing on characteristic leading industries and exerting their Leading and driving, enhanc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development zone; ③ A new model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Man-Environ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park constru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ogether dri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In shor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Key Words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y Upgrad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DOI :10.6049/kjjbydc.201902015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中图分类号: F127.53CS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48(2019)22-0043-08
收稿日期: 2019-05-2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15)
作者简介: 余义勇(1990-),男,河南信阳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战略管理;张骁(1978-),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创新管理。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协办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