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性教育专家_亲子成长论文

婴幼儿性教育专家_亲子成长论文

专家谈婴幼儿性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婴幼儿论文,性教育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婴幼儿性教育是“难点”

阮芳赋教授提出,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其实并不在青春期,而是在更早的婴幼儿期,尤其是5岁以前,是性教育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父母和教师都要懂得儿童的“性”乃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就像学说话、学走路一样,要任其正常地发展,要给以正确的培育,不要压抑与干扰。但由于人们不了解和理解婴幼儿的“性”,不知如何去教育,婴幼儿性教育成了性教育的“难点”。

婴幼儿也有“性”!1982年,美国著名的性医学专家考尔德伦博士就以一张胎儿超音波摄像图(清晰地显示出男性胎儿在子宫内便会有规律地出现阴茎勃起)证明一个重要的新概念:人类的性反应系统从还在子宫内就开始了,并且功能活动会持续一生。这表明,儿童从出生起便有性反应。否定新生儿、婴儿和儿童的“性”功能,便会给早期的性教育带来错误。

婴幼儿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防止形成“性抑制”。由于多年来的一些非科学的旧观念的影响,这方面的误教很常见。一般的情况是,父母看到幼儿玩弄、抚摸外生殖器,就会急忙责骂,加以阻止:“不许动,”或用手强行拉开,甚至给一顿打;或者虽不打骂,却说“脏,不要摸这脏地方”等等。这样做都是不对的,这就会给孩子从小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生殖器是脏的,见不得人的,摸不得的。因而凡与生殖器有关的活动是要抑制的,否则便要受到惩罚。有害的“性心理”便这样形成了。有的孩子这种“性抑制”心理很强烈,很顽固,一生都无法改变,女孩长大以后,可能因此而出现性冷淡、无性高潮等性机能障碍,男孩则可能在成年以后出现阳萎、早泄等性机能障碍。现代性科学认为,儿童有某种性的冲动,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严加斥责。应该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假如做不到这一点,一定要加以干预,也不能采取如上的一些旧的,错误的、有害的方式方法,而要巧妙地用玩具、用讲故事或其他可以吸引幼儿兴趣的方法,使幼儿不知不觉地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正确解答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各种问题

与此有关的是,不要怕幼儿见到同性或异性的裸体,不要阻止幼儿和异性的小朋友一起结伴玩耍。正确的态度应是让幼儿看到自己的、父母的、他人的裸体,使孩子对人体的裸体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假如孩子在洗澡或在其他情况下见到裸体的情形,问到外生殖器时,家长应该将它们的科学名称告诉孩子,一点也不要有什么惊讶、隐瞒,应该像说“这叫鼻子”、“这叫耳朵”一样自然。要鼓励幼儿,既和同性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同异性的小朋友玩。特别是在幼儿园中,不要形成一起玩就加以嘲笑的不利于婴幼儿成长环境。对于裸体的自然态度、对于与异性接触的自然态度,都是有益于形成一个人健康的性心理的,都是有助于减少在成年后出现这种、那种性问题的。

幼儿性教育还应做到正确解答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各种问题。孩子最常见的问题是:“我是怎样来的?”很多家长的回答和做法有错误。一类是“骗”,说是“拾来的”、“是小天使从天上下来的”等等;第二类做法是一打了事,“你问这种傻问题,揍你!”耳光代替回答;第三类做法是嘲笑,“真害羞”、“真不听话,看你尽想些什么怪问题”等等。这些错误做法有一系列恶果:一是可能使孩子减少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他们会发觉父母竟然会欺骗自己;二是孩子会牢记在心,有关性问题,不能说实话,要闭口不言,或说假话,这对将来孩子大了,能否和父母就性与婚姻进行有益的讨论,影响很大;三是孩子会对性产生一种神秘感,反而刺激他们对这方面的兴趣;四是给孩子一种印象,世界上有一些事情是不能探索的,从而损害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知识追求上有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五是既然在父母、师长那里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就会秘密地问别的人,也许恰好就是一些“坏朋友”,得到一些淫秽的、荒诞的、似是而非的答案,为害终生。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决不回避,决不说谎话。你的回答可以是简略的,说多了孩子听不懂。至于真话怎么说法,有两类方案:一类是从植物、动物说起,最后才说到人的性与生殖;二类是直截了当地讲人的性与生殖。

通常对幼儿的性问题,应是“有问必答”,不必主动去问、主动去讲。这和对待青少年是有所不同的。对幼儿的性教育,关键在于不要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以性为不洁、为可耻、为禁忌、为堕落、为下流的错误观念。至于具体的性知识的讲解,那是在青春期行将开始的年龄要执行的任务。

标签:;  ;  ;  ;  

婴幼儿性教育专家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