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继承、发展—从可移动文物普查看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思路与方法论文_张晨

科学、继承、发展—从可移动文物普查看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思路与方法论文_张晨

(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 海口市 570203)

摘要: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是不可再生、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文物保管是博物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之际,作为一线工作者,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文物资源,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可移动文物普查;博物馆;藏品管理

自2012 年始,国务院开展了建国60余年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科学的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是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身为一线的文物工作者,在这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过程中也收获了难得的经验累积。

博物馆内的文物及藏品,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传承与灵魂,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对于博物馆藏品的安全保管工作是一项非常基础的重要工作,应制定藏品管理的安全制度,加强对藏品安全保护的思想意识,将传统的保管手段与现代技术结合,使保管方法更为完善,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文物的科学管理、继承与研究、发展。

中国作为传统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一带一路”新政策的指导下正不断提升对本国古老文明的开发和保护意识。而在进行文物保管工作的过程中,能否以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藏品管理方法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文物资源,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

首先,需要对文物及藏品进行建档归类。藏品建档是博物馆进行藏品安全管理的基础,在每一件藏品入库之前,都需对藏品进行专业的鉴定,全面记录藏品的详细信息,如名称、时代、相关背景及对器物外观进行具体的描述如形状、大小、重量、用途、入馆凭证编码等,现在的馆藏系统中高清的照片及数码影像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在不断深化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藏品的认识,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等原因,对藏品的档案记录并不仅是在办理入库时所记载的档案资料,还需不断的进行更新,使藏品的档案更加具体完善。

其次,要加强文物保管工作者对文物藏品保护的思想意识和专业素质,认真履行身为保管员的职责。文物保管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是繁琐、细碎的,也是重复、单调的。保管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认真按照文物法及博物馆藏品保管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执行好每一个环节,以免因为对藏品保管工作的不谨慎而造成藏品的损坏或丢失。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要严格按照程序开展规范工作, 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科学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法律意识,抵抗诱惑,避免国家财产受到损失。

最后,要将传统的保管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近几年,“预防性保护”理论逐渐在工作中被逐渐运用,这种保护理论注重从意识层面来提高文物工作者对藏品进行观察和了解的频率,并及时反馈信息,在问题出现的萌芽阶段,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从而降低文物受到损伤的机率;博物馆的发展是有长期规划的,现有的藏品数据规模相对而言还比较小,所进行的数字化建设也仅仅只是将其作为保管部门当中的主要业务职责,整体建设速度相对缓慢。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之间内部信息交换逐渐频繁,因此需要加快博物馆臧品数字化工作的步伐。

文物对研究国家历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研究历史规律,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依据,也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开始慢慢增加了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人们逐渐开始明白文物是作为一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怎样发展的最有力和最直接的印记,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在博物馆或者收藏馆里对文物进行保护,减少外界或者文物自身的种种因素给文物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破坏和不同程度的损坏?伴随着人们思想境界的不断提高,对于文物的价值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和深入,文物保护科学逐渐形成。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科,文物保护科学主要是在研究文物在化境因素影响下的自然蜕变规律的基础上,总结文物保护的技术,文物保护科学不仅是对文物本身的研究,更是对其保管和陈列环境的研究。文物在博物馆中,主要是以两种形式存在,即保管和陈列,因此保管部门和陈列部门是实施文物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观察和发现文物蜕变破坏的一线人员,他们时刻与文物打交道,进而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是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和深入,预防性保护成为保护文物的一个先进的理念,从意识层面上提高了文物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态度,树立了及时发现及时修复的意识,有效的避免了文物破坏的损失。只有让工作人员在意识上加强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才能让他们将各种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提升文物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对研究历史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自觉的投入到保护文物的工作中,从根本上改变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路和理念,因此需要对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强化其文物保护的意识;

2.在文物的保管和陈列中,工作人员与文物接触最为频繁,因此需要对文物陈列和保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保护文物的能力。首先,工作人员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物的特征,了解文物变化的规律,其次对文物的观察,及时的发现文物病变情况并做好上报工作。文物在保管和陈列中,经常出现的病变是病虫害,因此文物工作者要提升识别病虫害种类的能力,了解害虫的滋生条件和生活习性,为灭杀害虫提供参考和依据。此外,文物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灭虫方法,进而有效的控制虫情;

3.规范文物保管和陈列工作,要有效控制文物保管和陈列的温湿度。这就需要文物保管和陈列工作人员加强对文物环境的研究,明确文物保存的自然环境,例如纸质文物和金属文物适合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一方面可以避免纸质文物的腐烂或者是金属文物的腐蚀。就青铜文物而言其自身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或者不同类型的锈迹,但是,这些锈迹中不是所有都会对其造成伤害,因此,工作和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对青铜器相关知识的认识,青铜器的陈列需要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阻止化学腐蚀,另一方面可以使原先带有青铜病的青铜器的病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就纸质和布料的文物而言,虫害是主要的威胁因素,但是通过温湿度的控制可以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文物工作者要掌握所管文物的温湿度标准,并根据温湿度标准进行有效的调节,保证文物保管和陈列处于科学的温湿度环境中。

其次,需科学投放防霉剂。文物的保管和陈列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进而对文物造成较大的损害,这就需要借助防霉剂。这就需要文物工作者在文物特点和空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量的防霉剂进行投放,同时要适时改变防霉剂的种类,避免霉菌出现抗体。光线也是影响文物陈列和保管的因素之一,对于照明设备、照明亮度和照明时间的筛选和控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文物的损害,因此我们要在综合各种照明条件下,选择出符合文物自身特点的照明设备和照明综合环境。通过对各种光源的综合分析,在书画馆之类的文物收藏馆,适宜采用显色指数是可调节照明的三基色荧光设备,在展柜前应使用具有感应功能的红外线调光系统,让光线随着观众参观的现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此外,要确保文物环境的清洁。文物对保存环境较为挑剔,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病害,因此要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的清洁,禁止包装文物用的杂草和碎纸进入库房,同时严格规范工作服的使用,禁止穿出库房外,避免带进病菌和虫卵,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要做到经常清洗,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净化文物环境的效果;

4.文物保管和陈列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一定的制度为指导,因此需要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制度,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参与到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要完善上报制度,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文物病害问题,及时的上报,将病害损害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的降低文物损失;

5.在文物保管和陈列过程中对文物进行保护,除了要依靠人的力量外,还需要加大对文物保护设备的投入,如装备空调系统和温湿度调控系统,从整体上对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调节,为文物营造合理的保存环境。此外,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文物所处的环境和参观者的环境进行隔离,既保证了参观者的舒适,又保证了文物存放和陈列的安全温湿度指标。

作为一名藏品保管工作者,日常的工作便是保护管理文物及藏品,也是接触文物及藏品最多的人员,我们密切关注文物情况,及时发现产生的各类问题。而对博物馆藏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对文物藏品的保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这就要求藏品保管员自身必须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文物的探究精神,了解每一个藏品的历史与特性,对藏品进行科学的保护。

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及藏品因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及文化艺术价值而成为珍贵的文化宝藏。因此,博物馆在保证藏品安全保管的前提下才能最大化的实现自身价值。

而随着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为文物保管工作的科学发展供了详实的平台和依据。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容忽视。各种文物保护手段和方法都应基于现代化的预防性保护意识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陈列与保管效果,为国家的文明延续提供保障。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同时规范博物馆文物保管业务流程、完善博物馆藏品附属信息,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地利用文物资源,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甲策.谈国家博物馆新藏品管理系统建设与文物普查工作的衔接[J].博物馆研究,2015(01):29~34.

[2]孙峰.博物馆藏品保护略谈[J].上海文博论丛,2005(04).

作者简介:张晨,(1988年10月—)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当前职务为藏品保管,当前职称为助理馆员,学历为硕士,研究方向为文物藏品保管。

论文作者:张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科学、继承、发展—从可移动文物普查看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思路与方法论文_张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