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你的感觉告诉孩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请把论文,感觉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父母,一定都有这种经历:工作辛苦、身体不适或者心情低落,此时孩子又过来缠着你陪他玩,给他讲故事,或者没完没了地在你身边折腾。这时你会怎么办?简单地斥责、制止和拒绝?还是强打着精神奉陪到底?或许,你有没有想到第三种方法——把你的感觉告诉孩子,试着让他去理解你。这不仅仅是换个思路的问题,还关系到孩子对别人的语言、意图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这种能力也会影响到孩子交往和学习的正常发展。
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童童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学校和同学充满了新鲜感,每天回家都喜欢把班中发生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吃晚饭的时候讲学校发生的事情,爸爸却说:“快吃饭,别说话了。”童童不明白地问:“为什么?”爸爸生气地瞪了他一眼,童童不敢再说话了,乖乖地低头吃饭。童童觉得很委屈,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更不知道那一天爸爸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心情烦躁。只是从此以后,童童不再主动向爸爸妈妈讲学校里面的事情,只有看到父母很高兴的时候,他才会偶尔恢复往日的活跃。
其实像童童的爸爸这样的家长很多,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就会跟着倒霉。无论是平时的观察,还是对自己的反思,都不难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无缘无故被父母批评。当孩子像往常一样在他们身边玩耍的时候,可能会遭到严厉的训斥或制止,如“别闹了,离我远点,自己玩去”、“你给我安静点”、“我不喜欢你这样”。孩子无缘无故地挨说,在惊吓之余更感觉困惑、委屈——“为什么昨天我也这样你就不说我?今天就说?”有的也许像故事中的童童一样,受到很大影响。而更多的孩子可能这样的情形反复很多次以后,才会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认识到原来今天爸爸说我是因为他自己心情不好,或者妈妈今天不让我看电视是因为她身体不舒服。
父母不可能每分每秒都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忽略其感受的时候固然存在。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他们的关注自然增加,孩子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下面就是这样一个小故事。
明明的父母非常宠爱他,无论他提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爸爸妈妈总是把一切都为他准备好,并在左右小心呵护。这天,放学回到家里,明明没有看到往常那样丰盛的晚餐,也没有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原来,妈妈生病了,正在床上躺着,没有给他准备晚餐。看见妈妈躺在那里,明明先是感到害怕,随后觉得不知所措。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妈妈这样,只有他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照顾他,他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说话,于是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呆子一会儿,见到妈妈还没有起来,心想:是不是妈妈还不知道我回来了?于是他跑到妈妈跟前:“妈妈,我饿了,什么时候吃饭呀?”妈妈艰难地睁开眼睛,跟他说:“你饿了先吃点饼干吧,等爸爸回来给你做饭。”明明只好又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他觉得有点生气,有点委屈,因为在他看来,妈妈不管他了。
儿童把父母视为超人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当他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感到饥饿,口渴、寒冷或者燥热的时候,父母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不舒适的感觉马上就能解除。儿童认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他还无法理解父母也是普通人。但是,在他们长大一些的时候,应该逐渐知道父母也有着自身的喜怒哀乐,有着能力所达不到的地方,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然而,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成了关注的焦点,父母有更多的能力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则很少要去思考成人的想法。因此,有意无意之中,这种超人形象的存在时间延长了。当父母偶尔生病或烦恼的时候,孩子们首先表现出来的不是关心、问候,而是感到被父母抛弃的焦虑、生气、失望。
以上的两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而且这两种方式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前者容易使儿童产生焦虑、紧张,试图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又找不到其中的规律,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就会受到训斥,久而久之甚至产生交往的恐惧。后者则容易使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也不擅长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与人交往困难。另外,在家长的榜样作用下,儿童也不太可能通过言语表达自身不良情绪,而是以生气、攻击或沮丧代之。在学校里,可能会导致孩子听不明白老师说的话,无法理解老师的意图,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有的孩子不顺心就会动手打人或发脾气,不知道如何通过对话来说出自己的不满,寻求解决之道。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则是来自父母,来自家庭教育。
说出你的感受,发展他的能力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心理推测能力的概念,讲的就是儿童理解和把握别人意图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他人心理状态认识越好,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越好。相反,心理推测能力发展不良,也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导致与人交往的问题和障碍,甚至发现,自闭症与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衡量儿童是否具有心理推测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他人虚假信念的理解。也就是说,儿童能够理解他人认识中出现的错误,并能预测他人建立在那些错误观念基础上的行为。测试儿童对虚假信念的理解的经典实验是著名的“Maxi和巧克力”的题目。您也可以用这个故事测测自己的孩子。题目是这样的:
有一个叫Maxi的孩子,他有一块巧克力。他把巧克力放在自己的盒子里,然后出去玩。这时妈妈正在做巧克力蛋糕,于是把巧克力从盒子里拿出来,用了一些,然后放在了壁柜里。Maxi从外面回来想吃巧克力的时候,他会到哪里去找呢?
把这个故事和问题呈现给被试儿童之后,能够理解虚假信念的儿童会认为Maxi要到原来放巧克力的盒子里找,而不能够理解虚假信念的儿童则会说他要到壁柜里找。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认为应该到原来的地方找,并且似乎觉得这是明摆着的答案,因为Maxi不知道妈妈已经把巧克力拿走的事实,他知道的只是自己原先把巧克力放在了盒子里。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心理推测的过程,我们正是站在了Maxi的角度,分析了他不知道妈妈拿走巧克力这一情节,理解了他建立的“巧克力在盒子里”的虚假信念,并推测出他根据这一错误信息发出的行为——到原来的盒子里去找巧克力。但是,这一看似简单的道理有些孩子却不能理解。那些回答“到壁柜里找巧克力”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关心的是给出最为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当事人最为可能的答案。他们回答的不是“Maxi会到哪儿找”这个问题,而是“到哪儿能够找到巧克力”的问题。他们不会站在故事主人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心理推测能力发展不良的一种表现。其实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平时我们家长和老师自认为说得很明白的事情,交代给孩子之后他就是办错了;为什么在课堂、作业和考试中出现所答非所问的情形。
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全世界的儿童在4岁以后几乎都能够理解他人的虚假信念。然而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的孩子却落后了,3岁到7岁的不同年龄段,理解他人虚假信念的正确率均比平均值低了几个百分点。研究分析,这可能与我们教养孩子的方式有关。与欧美国家的父母相比,中国的父母往往忽视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言语表达给孩子或者任何人。
可见,经常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经常通过言语向儿童陈述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他的社会认知发展。例如,当你因为什么事情感到高兴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今天我因为什么,所以特别高兴”。让孩子知道原因,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把孩子抱过来亲昵一番,让他感到莫名其妙。或者用诸如“妈妈今天还有点工作没有做完,你安静地玩一会儿,这样妈妈可以快点做完事情陪你玩”、“爸爸今天感到不舒服,想躺一会儿,你自己玩好吗”这样的语言来给孩子一些提示。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好处。第一,孩子可以通过父母的言语提示获得对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正确认识,为以后进行心理推测找到可靠的依据。第二,通过语言强化和提示,可以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习惯,避免儿童的自我中心。第三,孩子还可以通过模仿和观察父母的言语行为,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学会与人沟通。第四,父母通过言语表达出不良情绪,同时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理解,有利于紧张精神的缓解和放松。
另外,与同辈年长者交往也有利于心理推测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多让孩子与年龄比他稍大的儿童在一起,因为儿童之间的关注比起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关注更为对等。过家家等假装性游戏也影响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发展,有的孩子即使上了小学仍会热衷于此。如果您的孩子是这样,千万别去阻止,因为他们并非没有进步,并非沉溺于幼稚的游戏,其实游戏中的规则是越来越复杂的,他们正通过游戏学习认识他人和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