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刘万平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二分局
摘要:在当今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因为其紧密联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旦其施工不到位,不仅仅是工程建设的损失,同时更会给我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以此,为了保障电气安装的质量与安全,强电施工的顺利,对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势在必行。以下就是对其分析总结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电气安装;强电施工;目前概况;技术实施
1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所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要求尤为严格。由于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过程比较繁琐,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在施工前期需要建立施工单位的同时也要建立监察单位,并且要保证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施工的期间还要配以最新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以及严格的监察制度;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要制定出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关专业技能,以此才能确保强电施工顺利、安全的实施。施工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就数施工技术的合适与否,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与措施才能达到更高的施工质量要求。下文就是结合当今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现状,对其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上的分析。
2 案例分析
四川某地区施工项目中电气工程包括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等。电源在地下车库内设置变配电所,引来两路高压电源,低压电源由变配电室低压柜供给,各楼动力、照明三相电源由变配电所电缆引接,地下层配电柜采用干线式供电。住宅楼层采用树干式配电方式,每三层为一条干线,对各层采用单相供电,每个住户家庭安装一个户表,每户内设住户配电箱;住宅的公共部分部分设应急照明,出口标示灯,疏散标志灯及特殊场所的应急照明灯;且该建筑为三类防雷建筑,有着相应的避雷设施。
小区用电量大,电气安装过程复杂,为了能够保障小区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顺利进行,保障居民用电的安全、稳定,就必须保证电气安装技术的先进、高效。
3 当今施工现状
3.1 变配电系统现状
很多时候,电气安装的变配电系统设计并不完善,施工方一时没有明确的设计方案可以执行,往往就必须让下面的相关人员进行具体的设计,导致设计周期的延长,以及施工的延误。不仅如此,由下层相关人员进行设计的变配电系统,由于专业能力的不足,缺乏相应的设计经验,往往造成所设计的系统达不到预定要求,从而造成了设计施工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图 1 变配电工程图
如图1所示:合格的变配电工程系统图必须有着明确的电压传输、变化、稳定的配置设计,在设计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由专业相关技术人员来进行设计,从而保证变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的准确、安全、高效,尽可能的在源头上解决施工隐患。
3.2 电气安装现状
由于现如今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用电需求,建筑等级高的使用电量比较多,建筑等级低的就相比较少。但是当今建筑中存在着不根据实际用电需求进行的电气安装设计,更甚者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根本就没有进行设计说明的现象,这严重降低了电气安装的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3.3 照明系统和供电系统现状
目前,我国存在供电系统安装的不严格、不规范现象,导致系统安装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安全事故时常发生。除此之外,在照明系统的设计安装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盲目的通过利用白织灯代替节能灯,不预留相应线路管道的措施来节省成本,严重影响了整个电气安装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因此,优化照明与供电系统,完善照明与供电设备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4 防雷系统和电源插座系统现状
现如今,我国电气安装中还存在着电源插座系统设计的非常完善,但是在强电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的欠缺,往往电源插座的施工质量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的现象。还有,防雷系统的完善程度不够,不具备充分依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合理电气防雷布局的工作能力。因此,防雷系统施工前往往会对建筑物进行严格的受雷面积计算如图2所示,从而通过合理的施工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图 2建筑物的等值受雷面积
4 强电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4.1 接线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完成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照明器具的接线工作。接线时要依据导线的多寡实行不同的接线方式,相比较于单股导线的直接接线步骤来说,多股导线的接线工作需要有严格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要通过接线鼻子与搪锡的辅助才能进行接线工作。除此之外,在室内的插座设计安装时要注意左零右火的接线方式,以及开关要设置在火线上,万万不可设置在零线上,以防事故发生时造成的二次伤害。还有,接线时也要注意避免产生震动与撞击,防止照明灯具的损伤破坏。
4.2 管内穿线的施工技术
首先要进行预留管道的清理工作,通过将布料绑在钢丝上,然后穿过管道,来回摩擦,最后在撒入滑石粉,从而实现清理管道内杂物,增大管道光滑度的目的,为后续在管道内穿线打下基础。其次,为了避免由于管道设计的不合理等其他因素造成的导线穿入的过程中卡在管道中的某一位置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导线穿入之前进行引线穿入的检查步骤。只有这样才能验证管道设计的合理与否以及管道的畅通程度,从而保证导线能够顺畅的穿入管道中。最后,导线从管道中穿出之后要进行相关接线处理,此时要确保接线线头不能设置在管道中,更不能设置在后期难操作的墙壁里面。最为稳妥安全的接头位置应该是在接线盒内,并且要保证接线预留的引线长度达到要求,只能长不能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接线的稳固,避免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用电的安全以及便利。
4.3 PVC电线管是施工技术
由于PVC电线管具备耐腐蚀的特殊性能,因此,PVC广泛用于酸碱强度高的施工地;但是PVC的机械性能差,容易老化变形,不耐热,所以,PVC不适合在温度高以及机械性能要求高的地方使用。另外,PVC电线管在铺设时要求最短的路线,并尽量避免管道弯曲,以此保证后续穿线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实在避免不了弯曲的时候,其弯曲程度也要在其标准之内,符合相关规定,不能出现因为弯曲过大造成的起皱与断裂现象,以此保证PVC电线管的质量。
4.4 电缆敷设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电缆敷设工程实施之前一定要确保电缆的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不仅要对电缆进行常规的检测,严格时还需要进行超潮湿实验、交流耐压实验、直流泄露实验等,以此来判断电缆的工作性能,从而选择最合适,质量满足的电缆型号。之后,进行电缆敷设的时候要进行分支敷设,并通过支架,吊钩的相互配合来保证电缆敷设的精度要求,最后将分支的线端以及总电缆安装在配电柜内。从而简化施工工作,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4.5 配线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管内穿线的工程实施之前一定要对管道进行清理,保障管道的畅通。由于浇筑混凝土以及墙体粉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废料,一旦这些废料落到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将严重影响管道穿线工程的实施。因此,要不断的检查管道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管道堵塞。在具体实施管道穿线工作时,可以通过两个人的相互配合的方法,在管道端口两端,一人送线另一人拉线,此时应该注意要留有一定长度的线端,并加以固定,以备后续工序的使用,以此实现导线顺利的穿过管道。
4.6 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防雷接地由于对后期电气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不可违规、不规范的进行安装施工。正常情况下的电气设备是不会带电的,但可能会由于设备维修不当,使用时间超过期限等原因,而导致自身漏电现象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就必须保障防雷接地工程规范,全面的实施。所有具备金属外壳或者金属支架的电气设备都必须进行接地,同时该接地工程的实施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从而确保电气设备接地工作的安全、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完成电气防雷接地工作后并不能直接使用。此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防雷接地测试中心的相关专业人员对接地整体电阻的测试检查,以此判断防雷接地施工在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强电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导线的规范进行接线,严禁电线接头相互缠绕、打结现象的发生。如若电线接头比较多,可以通过对电线进行颜色辨识或者在各接线上面做记号等措施来进行区分。
(2)导线区分清楚之后,在进行接线是一定要注意接头的牢固与否,一旦接头不牢固,将会产生导线接触不良或者其他现象的发生,引发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事故,造成严重的相关损失。所以,一定要保证接线的牢固性,准确性,尤其是多芯线的导线,必须确保各芯线不能冒出毛刺。
(3)还有就是一定要保证各电气设施正负极正确、牢固的连接,以满足电气强电设计要求与施工质量。设备中的螺钉、螺母等细微之处也要确保合适的预紧力,以防太紧导致的设备压裂或者太松导致的设备不稳定。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技术就目前而言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无论是配电系统、电气安装,还是照明、供电、防雷系统都需要今后不断的研究与完善。因此,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技术在现如今还是一个不成熟、困难重重的领域。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技术面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大对强电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技术施工要求与规范,全面做好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以此实现电气安装中强电施工技术能力的提升,确保电气安装的更为安全、高效、稳定,人们生活的更加便捷、舒适。
7 参考文献
[1]魏文龙. 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综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7).
[2]杨建辉. 浅谈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26).
[3]张军. 浅谈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J]. 企业导报, 2012(23):255-256.
论文作者:陈建华,刘万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电气论文; 接线论文; 管道论文; 强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雷论文; 导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