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诚信与马克思主义诚信_马克思主义论文

实践诚信与马克思主义诚信_马克思主义论文

实践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整体性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10-0034-07

      马克思主义既是理论,也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整体性理论来源于整体性实践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还体现在整体性理论对整体性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践行。

      一、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从抽象规定出发解释现实世界,不能正确解释思想、理论的来源及其客观性问题,因而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思想的共同缺点。马克思大学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在实际斗争中逐渐认识到: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念而不是相反,是物质利益决定人的思想而不是相反。马克思从研究政治经济学开始,从批判旧哲学入手,提出了全新的哲学世界观,这就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①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在哲学史上乃至在人类思想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是立足于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人们正确认识外部自然和人类自身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立足于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解决了人的认识来源及真理的客观性问题。人的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亲身参加变革对象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对象的正确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当然,这是从人类认识的总体来说的,对于具体时代、具体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前人积累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间接经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但是这些间接经验在前人那里就是直接经验。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②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唯物主义超越了旧哲学的束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人的主观性的内在关系得到科学的解释和说明,从而解决了思想史上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唯物主义走出了传统哲学的宿命,成为新哲学世界观的基石。

      另一方面,立足于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从人们纷繁复杂的活动中区分出物质生产活动,把它确立为最具始源性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指出物质生产实践不仅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维持生存的根本和源泉,也是制约人类社会性质、社会结构和面貌的决定性因素。“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③生产实践的物质性、客观性不仅表现在人生而具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而其满足却不在自身,在对象世界。人为了生存就必须要生产、要以一定方式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与自然这一永恒矛盾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表现在人为满足自然欲求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不是偶然的、零散的行为,不是个体或具体时代的人们随心所欲的行为,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历史性活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不以具体时代、具体的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开创了科学认识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基于当时经济和政治等发展条件,特别是以资本主义大生产和由此造成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基本前提而提出的。18世纪中叶,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上半期遍及欧洲。物质生产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也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形成了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它们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在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压迫下,无产阶级的贫困、苦难成为社会上最为严重的问题。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地由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从砸毁机器发展为有组织的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产业革命所生成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规律、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分析,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当然,他人及前人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思想、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包括自然科学及欧洲和世界思想史资料。但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基于时代发展、来源于实践需要。

      二、整体性实践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一种理论、认识之所以具有整体性,是因为它所反映的实践是整体性的活动和过程。实践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对实践的认识和把握不是一个角度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从多视角、全方位认识和理解,由此,理论也呈现出不同层面的整体性特征。

      1.实践活动内容的基础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相统一的理论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人们终日奔波,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生存。人的肉体、感官及其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客观性,决定了人首先必须要为满足这些基本需求而活动,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其他的非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而展开,并且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的自然欲求得到更好的实现和满足。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首先,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因为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们只有彼此联合起来才能面对强大的自然界。人们为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常常是分散的、不稳定的,需要有超越其上的自觉力量来协调和规范。于是,通过制定各种社会制度、法律等,以强制方式规范人们生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活动逐渐产生。风俗、习惯、民情等最初的社会规范及从中提升出来的宗教、道德等则以非强制方式规范人们生活、维护社会秩序。与此同时,人们创造了语言和文字等符号系统。语言具有抽象、概括功能,文字使信息突破时空的局限。借助于语言文字符号体系,人们可以传承前代人留下的生产力,同时,又对对象世界进行新的探索和认识,形成知识积累下来。由此,文化活动渗透进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使后人总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以往实践的全部成果而进行新的创造,从而使人类的生产超越了动物的本能活动,能够世代传承,不断创新。由此,道德教化、科学试验、教育等文化活动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的统一性,强调在物质生产、经济建设的基础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物质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所关注的主要是生产的社会性质方面,强调经济的基础性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一方面强调“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④,“这些关系(即马克思的用语“生产关系”)的体系是为政治法律形式和某些社会思潮所包裹着的社会基础”⑤;另一方面强调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公平正义,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经济对文化活动的决定作用,同时文化活动和成果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为政治进步提供理论支撑;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不会有政治的昌明和经济的长远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2.实践追求的真理与价值相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阶级性辩证统一的理论

      人以人的方式即实践方式生产满足需要的资料。有两个条件对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至关重要,一是对对象的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二是对自身需要、目的的准确把握。前者为真理原则,后者为价值原则。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共同构成实践活动的完整内容。真理属于人的思想范畴,但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真理原则,就是要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按照对象自身的尺度来规定人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认识、掌握事物的客观性,遵循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是一切成功实践的内在要求。价值是标志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范畴,亦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坚持价值原则就是要按照人的需要和目的要求,遵循实用功利的尺度,使人的各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而从事的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说,有理性的人不会去干那些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无利无益的事情。价值与真理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人作为实践主体总是能够依据自己的根本需要和实际情况,按照主体的能力进行调节,或者根据科学真理调整自己的需要和计划,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新真理,寻找新机会。因此,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真理与价值有区别,但本质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成功的实践也总是表现为真理与价值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人民是人类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没有工人、劳动人民群众的解放,就不会有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获得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阶级地位决定了其根本利益与人类发展整体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因而必然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相一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⑥因此,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既强调认识、遵循对象世界(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和规律,又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

      3.实践活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与追求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理论

      实践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现实性是实践的固有特性。实践的现实性是指,有生命的现实的人为了生活,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物质生产,因而只能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现实性使实践具有当下性和有限性,它为现实的个人生活提供了基础,也赋予他无法超脱的必然性。实践具有现实性的同时,还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实践的理想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自觉的、有目的活动,实践过程内涵着对实践结果的预测和了解,内涵着确立什么样的实践目标以及如何去实现目标的方向选择问题。因而,实践活动是指向未来的、以理想和意义世界为参照的活动。动物只有一个现实世界,即感性的当下的物质世界。人除了现实世界,还有一个理想和意义的世界。这不是一个事实的世界,而是一个观念世界,是人通过思维、运用概念、根据对象的属性、规律和人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有了理想和意义的世界,人就获得了评判现实的依据和超越现实的力量,就能够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世界为判据,批判现实中的不合理性,并通过改进生产、完善制度、提升道德境界等,使人的实践活动更完善、更合理、更能满足人的需要。理想和意义世界的存在,使人类的实践活动超越了过去、当下和现实,直指向未来。由此人的实践活动不再是一个静止的自然状态,而成为一个由现在联结着的过去与未来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强调改造现实与追求理想的辩证统一。变革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现实努力,同时,这种努力又必然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立足于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社会主义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过渡性和阶段性,社会主义在具体实现形式上,在表面特征上与资本主义有相同的地方,如,人们仍然要服从分工,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还需要利用资本来继续完成资本的历史使命等等。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以自身为导向,而社会主义则以共产主义为理想和导向,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作为理想,作为人类现实世界的精神家园,它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和信念,引导、规范当今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使其朝向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与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共产主义不仅不同人的本性、理智、良心相矛盾,而且也不是脱离现实的、只是由幻想产生的理论。”⑦共产主义不仅是理想,而且更是现实运动;不仅是结果,而且更是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现实之外的“彼岸世界”或上帝天国,而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现实、通过实践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是超越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个细小进步,都是向共产主义理想目标迈进一步。

      4.实践创造性与享受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变革资本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论

      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在人的需要、目的驱动下,主体制定行动方案(包括使用的工具、具体的操作程序等的设计),进入实施操作阶段,通过发挥意志力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最终取得实践成功。经过一番创造性活动获得劳动成果,并不是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占有和享受这个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的需要、增强人的本质力量,才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说,创造劳动产品的劳动者把实践成果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实践是创造性和享受性的内在统一过程。

      在原始社会,实践的创造性和享受性是直接统一的,原始生产的目的直接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私有制出现后,改变了人们生产和消费的本来意义。随着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再是人的需要,而是财富本身。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这种分裂状态达到尖锐程度。尽管工人也有消费,但因为“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⑧,因而工人的消费仅仅是为维持生命存在的片面消费,是有限的、贫乏的。而“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⑨,人的消费应该是全面占有产品基础上的全面享受。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其核心即是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通过直接占有他人劳动和劳动成果、实现资本家发财致富的需要。这无疑造成了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群众的贫困和落后,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完整统一的实践过程的分裂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分裂,造成了人的片面、狭隘发展。

      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代替资本主义的新制度的特征:“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⑩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对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具有根本意义,从而最终在全社会消除通过直接占有来满足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保证劳动者全面占有和享受劳动成果,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5.实践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思想从抽象理性出发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黑格尔将抽象理性规定为绝对理念,费尔巴哈将抽象理性规定为感性的人。马克思将抽象理性规定为人的类特性,但是马克思所讲的人的类特性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特性”,不是感性存在,而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11)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实践的抽象表达,是普遍性的实践范畴,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和思想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哲学意义上的,是抽象规定,还不是实际的劳动,不是现实中的自由实现。马克思当时把它看成是不证自明的前提,是历史的基础,在私有制度下它被异化劳动取代,只要扬弃私有制,就可以实现人性复归的共产主义。而实现这一扬弃的力量不是别的,就是这种活动本身,就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身。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由自觉的劳动”进一步具体化,他们从人的复杂的活动中提升出物质生产活动,确立了人类历史的基础。由此出发,马克思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的特点、本质和规律——这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特点、任务和目的等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正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现在已不再意味着凭空设想一种尽可能完善的社会理想,而是意味着深入理解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12)至此,普遍、抽象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范畴具体化为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实践范畴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革命实践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性正是实践普遍性和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性的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对整体性实践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仅体现在整体性理论来源于整体性实践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而且还体现在整体性理论对整体性实践的具体指导。这是两种思维的行程,突出体现着实践主体的智慧和力量。因为从理论到实践即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的过程,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演绎法那样简单,它不是借助于一般去认识个别,而是强调一般必须与个别相契合,因此它要求实践主体要理解具体实践情境,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清楚,把一般原理转化为具体理论、方针和政策等,从而使整体性实践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取得成功。

      整体性实践的最终目标是把人从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解放与无产阶级解放是一致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整体性实践总是表现为从最能代表革命整体的具体方面开始,这在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等会有不同表现。只有不断改变现存世界,并把改变的具体措施与整体性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最终实现整体性实践的成功。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对实践指导是全面的、具体的,本文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仅举以下几例说明。

      1.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毫不动摇”整体性

      马克思在《哥达钢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13)列宁指出:“那么过渡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用在经济上是不是说,在这制度内有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成分、部分和因素呢?谁都承认是这样的。”(1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世界历史和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等因素,当前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1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确定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呢?经过长期探索,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2007年党的十七大和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都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呢?这是当前我国乃至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的内在要求,是符合当前我国实际国情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现实要求。过去我们曾单纯强调单一公有制结构,排斥、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结果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事实表明,在现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对于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对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对于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创新发展,对于拉动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一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对实现社会公正公平、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根本意义。它可以克服私人占有和市场失灵,可以确立更合理的分配制度,最终实现更大优势。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生产力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技术、互联网日益将全球联结为一个彼此影响的整体。人类实践的全球化、一体化增强了实践活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实践的普遍性。普遍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普遍性,每一个体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纽结,由此,任何社会现象和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绝不是偶然的个体的行为,而是联合起来的个体的社会协同活动,它要求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价值追求的资本主义制度片面强调个体物欲,以物种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种社会制度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超越狭隘的私人占有制度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既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也不能偏废任何一方,要坚持二者辩证统一的整体原则。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两个“毫不动摇”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是占据主导和引领地位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基础和保障,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而不是向资本主义倒退的根本保障。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应当致力于把公有制改革成为混合制,而应考虑把私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改造成混合制,从而向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向着共产主义的目标迈进。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途径和目标的整体性

      作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以共产主义为导向,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价值追求,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促进和维护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根本手段和途径。因此,以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生产、配置资源等最终都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为根本判断依据。价值与真理、目标与手段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实践为例。农村改革是实行一家一户“分田单干”还是坚持集体合作?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不同背景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农民团结性不强,村民之间、邻里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影响生产,小岗村成为“讨饭村”。为了促进生产,乡亲们能有饭吃,村干部冒着风险决定分田到户,“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当年粮食生产即增加6倍,小岗村也随即跨过温饱线,成为远近闻名的温饱村。

      但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情况并不完全如小岗村一样。例如河南新乡刘庄村,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创办合作社,60年代初发展起了奶牛饲养、粮油深加工等集体合作企业。在人民公社时期,刘庄始终保持了生产大队即村级的核算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庄是否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们认为,刘庄集体经济基础好,群众合作的能力和意识都很强,不一定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吸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刘庄村确立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集体经济使刘庄跨入新发展阶段,成为闻名全国的模范村。

      集体所有的土地家庭经营与集体合作经营,二者并不矛盾,只要能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就是好的经营方式。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升级换代,单打独斗式的一家一户经营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落后性,小岗村“一年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就是一个现实例子。因此,在大包干“分田到户”、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走集体合作发展的路子,这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近些年来,小岗村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合作企业,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按比分红,农民比一家一户单种赚得多多了。尽管“先分再合”,但是其内在价值追求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为了温饱,后者是为了致富,最终都是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过上好日子,为社会主义的长远事业发展。

      3.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与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经济、政治和文化相统一的理论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从两个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到三个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个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历程,这既是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般原理不断具体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指导整体性实践的具体实现过程。

      关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等都有过相关阐述。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内涵。此后,邓小平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经过20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新世纪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也不断获得实质性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陆续被提出。

      政治文明是江泽民在2001年1月提出的,它是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和具体落实而提出的合乎逻辑的理论和实践,“三大文明”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社会文明建设是2004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的,“社会文明”的具体要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十八大报告指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民生问题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社会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深入推进、具体落实的逻辑必然。

      生态文明建设很早就被提出来,但正式写入党的文献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各个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但是,实现经济生态化还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部门的扎实管理和切实推进,因此也必然是政治建设的内容。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必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建设要切实实现,没有全体人民的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没有深厚的文化建设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论具体化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从两种文明协调发展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始终处于首位,是基础性实践,是文化建设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物质保障;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障。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两个文明”及至“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制度保障。同时,文化、政治、社会、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五个文明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整体性实践。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5—336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6页。

      ⑤《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8页。

      ⑥(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61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2—61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⑨梁爱强:《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人学意蕴》,《求实》2011年第12期。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8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5页。

      (14)《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实践诚信与马克思主义诚信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